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45个专科(前10名)榜上有名。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也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五年发布。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宣读医院排行榜榜单(孙国根摄)
今年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在各大医院名次的“表达”方法有了重大改变,百家医院由原来的第1至第100名顺序排名,改变为不直接排名。分为A + + + +、A + + + 、A + + 、A + 和A 五个等级,每一等级20家医院,A + + + +为最高等级。医院排名先后按行政大区编码(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排列;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院名笔画少为先。虽 “表达”上有重大改变,然评选方法不变,规则不变,依然借鉴美国best hospital专家评议的方法,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同时充分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采信符合中国国情的权威第三方数据,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在稳定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和细化评价方法。
高解春说,表达方法的改变主要源于美国best hospital医院排行榜从去年起已开始改变,纳入排行榜的医院排名不分先后,以字母A、B、C、D排序。而这种排名“表达”背后更深层次的理念和逻辑在于: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的“初心”一直是以学科声誉为魂,客观、公正地反映全国医院一流专科的顶尖水平和该专科领域的临床实力,为老百姓治疗疑难杂症指点迷津,但实际遇到的现状是每个区域有综合性医院,也有专科医院,有的医院学科多,有的医院学科少,有的医院学科大,有的医院学科小,如此,学科多的大医院和学科少的小医院相比,或大医院的大专科和小医院小专科相比,没可比性,有失公平,易导致医院间过于“内卷”, 亦易“造成”医院间规模攀比;“老方法”评审在不同规模、人数、专科医院间确实欠缺公平。改变“表达”,就是为了提倡医院更加关注学科建设和专科能力提升,不必纠缠医院间的微小差异。这样做,也是为了紧跟国际先进潮流。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也把主要目光投射到各家医院专科特色的形成和专科能力的提升上,更注重引导医院的学科建设。有专家认为有时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分值差距太小,分不出“水平”上下。回归“初心”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各医院把注意力放在学科建设和临床能力的提升上,无需过多关心医院名次的“排行”,避免再出现因0.001分之差而见高低的“窘境”;实则 0.001分之差没有代表性,有偶然性,没多大的实际意义。
从关注医院建设,到注重学科建设,这是国家动态要求的最新进步表现,也是顺应国际潮流。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从诞生起,就一直强调学科建设,而不是医院排名。
(中国医学论坛报通讯员 孙国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