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绞痛与生活质量的纵向相关性 | 健心知著

2022-07-1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冠心病原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团队为您推荐冠心病介入技术进展方面的最新研究,点评研究结果,诠释临床意义。让我们快速了解冠心病介入领域学术进展。


心绞痛与生活质量的纵向相关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孙浩宁、孙宇彤


微信图片_20220622154501.png



健心荐语

依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3.30 亿,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1,139 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慢性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在之前的队列研究中,心绞痛与较差的生活质量和较大的医疗保健支出有关,但其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态的纵向影响尚未被很好地量化。本研究试图探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本文于2022年2月发表于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文章介绍

本研究试图探究5年期间心绞痛频率与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态的纵向关联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心脏与灵魂研究(Heart and Soul Study)的数据,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旨在调查社会心理因素对稳定性CAD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2000年9月至2002年12月的1,024名受试者,其中包括549名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54%), 237名非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患者和238名由接诊医生诊断的CAD患者。参与者在基线和随访期间每年完成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随访时间共5年,其中有1名患者失访,共1,023名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研究者通过调整模型评估了心绞痛频率对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SAQ-疾病感知量表)、身体功能(SAQ-身体限制量表)、整体健康感知和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绞痛频率评估包括2个问题,用Likert-scale量表作答,包括“在过去4周内,你平均有多少次胸痛、胸闷或心绞痛?”和“你有多少次因为胸痛、胸闷或心绞痛而不得不服用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得分为100分,100分代表无心绞痛,0分代表心绞痛每天发作4次及以上。入组患者根据心绞痛发作频率将参与者分为3组,分别为心绞痛发作频率以月计算(得分61 ~ 99分)、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周计算(得分31 ~ 60分)和心绞痛发作频率以日计算(得分0 ~ 30分)。


身体功能状态使用SAQ进行评估,评分按100分计算,100分代表没有限制,0分代表心绞痛导致的严重身体限制。生活质量通过SAQ-疾病感知量表进行评估,得分也通过100分的量表进行计算,100分代表不担心心绞痛,0分代表非常担心心绞痛。


身体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年度变化通过用上一年度的分数与当前年度的分数相减来计算。作为整体健康状况的衡量标准,参与者被问及“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你会如何评价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你认为自己的整体生活质量如何?”。对于这两个问题,参与者从“差”、“一般”、“好”、“很好”或“极好”的回答中选择。这些指标的年度变化分为由“差”到“极好”的五个程度,研究者从1到5分配数值对年度变化进行量化。


身体功能状态通过结合纽约心脏协会功能分级和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心绞痛评分的量表进行评估,这两种评分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预后评价工具。参与者被要求对其心脏症状负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包括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疲劳,程度包括轻微(Ⅰ)、轻微(Ⅱ)、中度(Ⅲ)或严重(Ⅳ)。


本研究中对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别心绞痛频次的基线特征,最后使用拟合广义估计方程的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基于SAQ的心绞痛频率与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态的纵向关联。


研究结果

在同年(52.0 vs 89.2, p < 0.001)和1年后 (75.3 vs 85.0, p < 0.001),心绞痛较频繁的患者均对应更糟的生活质量。而心绞痛负担较低的患者有更大的概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OR 2.03, 95% CI 1.25 - 3.31)或生活质量(OR 2.16,95% CI 1.50 - 3.11)。SAQ心绞痛频率评分每改善10分,患者即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更好的总体健康状况(OR 1.43, 95%CI 1.36 - 1.52)和更高的生活质量(OR 1.20, 95%CI 1.13 - 1.27)。这些发现在调整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


image.png

图1: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image.png

图2:按心绞痛频率分类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Adjusted:结合年份、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身体活动、抑郁症状、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硝酸盐进行调整。


image.png

图3:基于心绞痛频率,总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概率的横断面分析


image.png

图4:基于1年后心绞痛频率,总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概率的纵向分析


image.png

图5:基于心绞痛频率类别改变预测疾病感知和身体限制的SAQ生活质量评分的平均变化


结论

5年以上的纵向分析表明,在同一年内以及之后的一年内,较高的心绞痛频率与较差的自我健康感知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点评

这是一项由1,023名稳定性CAD患者组成的队列研究,研究者通过5年的纵向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AQ评价的心绞痛频率与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为期5年的纵向分析对既往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无论是同一年还是延后一年的问卷调查均显示出:频繁的心绞痛发作会导致疾病负担、身体限制和生活质量感知显著恶化,而更好的症状管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而这些关联独立于临床危险因素、运动不足和用药史。值得注意的是,在5年的随访中,研究者并未对患者的药物及血运重建进行干预。另外,都本研究中纳入的2000年-2002年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水平较目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补充。



图片1.png


刘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血管内超声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欧洲心脏病学协会(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协会(SCAI)等国际学会专家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及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副组长等五十余项社会兼职。


专业特长为冠心病的诊断和综合性治疗,包括,冠脉介入性治疗,特别是针对高龄,合并复杂疾病的高危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方面。致力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和血管生理学研究,包括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血流储备分数。胸痛中心的建设,急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SCI收录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参与国内多部临床指南的撰写。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自然重点,国自然面上项目,北自然面上,首都卫生发展科研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基金支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多本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主译《轻松掌握血管内超声》、《介入心脏病学》、《心脏病学实践》等著作。


相关推荐

一表知悉!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要点


高血压患者服他汀应知多少?


降压药怎么选,看这张图就够了!


高血压领域十大新鲜事儿!


贫血性心脏病如何改善心功能?


新四联治心衰,什么顺序最好?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关于强化降压,你的种种担心或许并不存在!


一文详解心律失常(PPT)


心衰病人必须牢记的8个要点!


老年人脑出血恢复期血压最好控制在什么范围?


2022AHA/ACC/HFSA心衰指南:谈HFpEF诊断


50张高清心脏解剖图谱,值得珍藏!


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进展盘点——心衰器械治疗篇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化验尿蛋白!


心源性猝死动态心电图演变,很清楚!


常见恶性心律失常抢救策略


说说肌痛——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危急警示!掌握这种猝死预警心电图!


房颤综合管理:从理念到实践


高血压性心脏病


血压波动降不下来,你是否选对了降压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