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教你应对肿瘤患者的“腹水”难收

2021-07-28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结直肠癌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患者生存和照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胃癌

恶性腹水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5%~50%,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多见于肝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肠癌等。一旦出现恶性腹水,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应对,掌握自我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什么是腹水?


正常人体腹腔内约有30 ml液体对肠道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集聚、腹腔内液体量超过200 ml即为腹水(Ascites),又称腹腔积液。


二、肿瘤合并腹水的原因有哪些?


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水通常是由于癌栓阻塞、肿瘤压迫、肿瘤侵犯腹膜或在腹腔内种植等原因。恶性腹水以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和肝癌多见。


三、哪些肿瘤会引发腹水?


腹腔内原发肿瘤(发生率依次为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肝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


继发性的腹腔肿瘤或肿瘤并发广泛性的腹膜种植、转移和播散的病例;


腹腔外肿瘤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腹腔转移或腹膜浸润等也很常见;


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


恶性肿瘤间接导致的营养不良或原发性腹膜炎等,也是引发恶性腹水的原因。


四、腹水会引起哪些症状?


1、早期一般会出现乏力、纳差以及腹胀症状。腹胀会随着腹水量增多而加重,严重者出现脐疝。


2、大量腹水会导致压迫症状,引起胸腔积液,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会合并活动困难、气喘。


3、如果腹水合并感染,则会出现发热及腹痛症状。


4、若出现肝肾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症状。


五、哪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腹水情况?


1、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腹部超声,简单、无创、廉价。超声可以确定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初步判断来源、位置(肠间隙、下腹部等)以及作为穿刺定位。其次包括腹部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2、腹腔穿刺抽取适量腹水是操作简单、安全的措施。通过腹水理化性质、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等分析,可明确腹水性质,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


六、腹水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1、一般治疗

(1) 支持治疗:除保证各种营养能量供给外,适当给予人血白蛋白或输注新鲜血浆。


(2) 利尿剂治疗:适用于中等量以上的腹水患者,需要注意监测电解质。


(3) 腹腔置管引流术:适用于大量腹水患者,可以直接有效地缓解腹胀等症状,需要注意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电解质。



2、抗肿瘤治疗

(1) 全身化疗:对于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等化疗较敏感的肿瘤,全身治疗可能收到良好效果。


(2) 腹腔内化疗:腹腔内化疗是将化疗药物注入腹腔内,使化疗药物与肿瘤接触更为直接。在疗效观察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耐受药物作用。化疗敏感药物因人而异,对恶性腹水疗效较好。


(3) 精准控温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腔精准热化疗是通过体腔热灌注治疗仪,监测入体及出体药液温度,经过调控将药液温度精确控制在43 ℃,运用热效应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转移灶。其特点是热疗治疗过程中辅以化疗,发挥热化疗的协同作用。


(4) VEGF抑制剂:VEGF是一种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还可通过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参与癌性腹水的形成,因此抗VEGF抗体可用于治疗恶性腹水。贝伐单抗是人源化的单克隆抗VEGF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VEGF,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和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腹水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5) 卡妥索单抗:卡妥索单抗是一个针对表面抗原-上皮黏附分子(Ep-CAM),且具有活化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功能的抗体,它能同时激活T细胞和免疫辅助细胞,从而破坏拥有Ep-CAM的靶肿瘤细胞。卡妥索单抗可用于高表达Ep-CAM的肿瘤腹膜扩散所引起的腹水的治疗,可减缓腹水生成速度、减少腹水引流次数。目前,卡妥索单抗用于治疗因胃癌引起的恶性腹水的中国临床试验已经开启。


七、腹水患者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1、心理调适

中医常说“怒伤肝、忧思伤脾”,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肝脾正常生理功能,对肿瘤合并腹水也会有严重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腹水病情的恢复。所以既往有肝病的患者都应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心情愉快,以利于疾病好转。由于疾病的难治性、消耗性、长病程,患者常出现忧伤、消极、恐惧等悲观情绪。家人的关心与支持对患者而言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慰藉。


2、活动与休息

(1)轻度腹水患者建议动静结合,适量运动。不建议突然过量运动,应逐步增加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


(2)中、重度腹水患者建议卧床休息,一方面可增加肝血流量、降低肝代谢负荷,另一方面可使肾血流量增加、改善肾灌注而利于腹水消退。


(3)伴下肢水肿等体征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调整卧位,可用软枕或靠垫支撑腹部,垫高下肢,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同时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或按摩,以避免压疮及血栓形成。


(4)伴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家属应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有条件可给予家庭辅助氧疗。


3、病情观察

(1)测量腹围:准备好软尺、纸、笔等物品;保持室内明亮。晨起排空尿液,取平卧位,缓慢呼吸,将衣服拉起,自己或家属协助测量腹围。将软尺沿脐部绕一周、松紧适宜,记录呼气末的腹围数值,观察与上次数值相差值。


(2)监测体重:每日使用同一台体重秤,空腹排尿后穿少量衣物、赤足站于体重秤上,待称上数值稳定后记录。若体重增加过快,应及时就医。居家期间服用利尿剂患者以每日体重减轻不超过0.5 kg为宜。


(3)准确记录出入量:记录每日饮水量、尿量,有助于判断腹水增长的速度。


4、饮食指导

(1)控盐控水:腹水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食盐每日不超过2 g,饮水量每日约1~1.5 L。


(2)补充蛋白: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糖类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可以改善肝脏解毒功能。其中,蛋白质是免疫物质的“原料”、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生长与更新,缩短病程、加快恢复。


5、并发症的观察

(1)感染肿瘤患者多营养状况差、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最严重是自发性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并且有腹膜刺激征,腹水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多,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应关注患者体温及腹痛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肠梗阻 腹水影响肠蠕动,容易出现便秘,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应每日观察排便情况。如果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腹痛、伴或不伴排便排气减少或停止,应考虑此种情况。


(3)脐疝 腹水量过大致腹腔内压力过度增高和腹壁过度牵张而引起脐疝。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时会使腹压急剧增高,应尽量避免,可遵医嘱使用止咳剂及缓泻剂应对。必要时应佩戴脐保护带。


6、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应妥善固定,避免管路折曲或脱出。固定引流管的贴膜应每周更换1~2次,每天检查固定置管的贴膜有无卷边松脱,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等。


(2) 每日分次引流腹水,每次引流量应小于300 ml。引流后及时使用腹带,避免腹压降低引起不适。


(3)病情不同,引流出的腹水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性状。建议记录每日腹水的量、颜色及性状。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腹水颜色、性状及量发生变化;水肿明显加重、体重持续增加;因腹水增加导致呼吸困难等。








最后呈上2种药膳调养,腹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证型食用中药药膳以养生保健。


赤小豆鲤鱼汤:

取鲤鱼一条(重约500克),赤小豆50克,茯苓50克,薏苡仁30克,白术10克,荷叶梗10克,甘草6克。鲤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滤干,切成薄片。赤小豆、薏苡仁除去杂质,洗净,倒入大砂锅内,加冷水浸没,约半小时。先用旺火将赤小豆汤烧开,再改用小火煮1小时,倒入鲤鱼块,加入茯苓、白术、荷叶梗、甘草、黄酒1匙、生姜3片,继续慢炖1小时,至鱼、豆均酥烂时,离火即可。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患者。


黑豆麻鸭汤:

麻鸭半只(重约250克),黑豆250克,茯苓50克,枸杞15克。麻鸭剖腹去内脏,洗净,滤干,切成小块状。一起倒入大砂锅内,先用旺火烧开半小时,后改小火并放入黄酒1匙、生姜3片慢炖1小时,去渣取汤200毫升,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患者。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