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神经重症将神经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交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且高质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最基本单位。然而,部分NICU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多种模式并存,规模大小不一,专业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在2014年推出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对NICU建制、仪器设备配置以及人员资质与职责均提出了推荐意见。现将部分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大型教学医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封闭式NICU管理神经重症医师(受过重症医学专业训练,掌握神经重症专科知识与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全面负责患者监护与治疗,并采取高强度神经重症医师配备,以便实施标准化救治方案。(A级推荐)
中小型医师推荐开放式NICU神经重症医师协助神经科主管医师进行监护与治疗,并加强夜间和节假日神经重症医师配备。(A级推荐)
NICU地理位置应方便多学科协作。
NICU应方便神经重症患者急救(急诊科)、检查(如神经影像中心)、治疗(如血管介入中心)和运送(“绿色通道”),同时还须考虑临近神经科普通病区、心内科和呼吸科,为多科协作提供条件。(A级推荐)
大型医院NICU床位数6~12张,神经科为重点专科的医院可适当增加床位数,但需分区或分组管理,以保证医疗质量。小型医院NICU床位数6~8张,或纳入综合ICU的一个专业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床位使用率达75%~85%可作为NICU规模是否合理的参考依据。(A级推荐)
①良好的通风条件: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至下的空气净化系统;
②良好的采光条件:最好装配日光源;
③良好的室温条件:最好装配独立室温控制[(24.0±1.5)℃]和相对湿度控制(45%~55%)设备;
④相对独立的区域划分:最好划分为病床医疗区、医疗辅助区、污物处理区和医护人员生活区;
⑤合理的医疗流向条件:最好人员流动与物品流动通过不同进出通道。
(A级推荐)
①病床医疗区:至少每10张床设置1~2各分隔式房间,以便分隔精神障碍、特殊感染和特殊治疗患者。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尽可能达到全部为分隔式房间或单间。
②医疗辅助区:NICU辅助用房面积是病房医疗区面积的1.5~2.0倍以上,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家属谈话室、探视室、治疗室、仪器存储室、处置室和污物处理室等。
(A级推荐)
NICU规章制度需保证完善。
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补充和完善符合NICU工作性质的医疗管理文件,如工作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以保证NICU医疗质量。(A级推荐)
①制定收治患者范围,如伴有颅内压增高、昏迷、精神障碍、癫痫持续状态等患者,以充分发挥NICU监护与治疗作用。
②制定NICU收治与转出标准,参考重症或神经重症评分系统,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和急性生理评分等。
(A级推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NICU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较早且为数不多的设有NICU专业团队并进行重点建设的亚专科之一。第一次改建扩大于2011年,标志着NICU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21年初完成第二次改建扩大,由神经重症专业医护团队封闭式管理,目前病床数28张,年收治病人700余人。至今,NICU已成为湖北省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单位、中国神经疾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培训基地,团队力量及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NICU自建立至今,不断完善并坚持执行以下管理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专病种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行政查房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床位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外出检查陪检制度、手术操作管理制度、探视制度等。
中德医学双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兼秘书。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医院神经科ICU行政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常委,湖北省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主任,湖北省病理生理协会神经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市癫痫学组组长。
神经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多变、病因复杂,常伴有心、肺、肝、肾、胃肠、代谢和免疫等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损伤,早期积极评估、完善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对预后常有决定意义,神经影像学检查是患者评估和明确诊断必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分享CT、MRI、DSA、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1.活动页面签到3天,可获得半年数字报
2.活动页面签到7天,可获得1年数字报
3.活动页面签到10天,可获得优秀学员学习证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