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梁阿铭 董瑞
1 、 一般资料
患者,男,37岁,以“头痛5天”为主诉入院。疼痛为全头痛发作性胀痛,颞枕部为主,伴恶心、眼胀,无呕吐,无畏光、畏声、流泪、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等,无耳鸣、复视,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抽搐,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可缓解,4小时前头痛症状加重,呈持续性,服药后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急来我院就诊。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查体对称,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尚稳准,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胸部CT、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头CT平扫(图1):左侧颞叶高密度影,临近颅骨明显变薄,建议结合临床并MRI检查。
图1 入院术前患者头部CT平扫:左侧颞叶高密度影,临近颅骨明显变薄
图2 入院术前MRI平扫: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异常信号,邻近颅骨受压变薄,考虑:蛛网膜囊肿,破裂可能?右侧额部颅板下及大脑镰、小脑幕、右侧后纵裂旁硬膜下血肿
2、手术经过:
经左侧扩大翼点入路,行囊肿切除术及颅内血肿清除+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中见硬膜下血肿、包膜形成,见左颞蛛网膜囊肿,囊壁有破孔,囊液为陈旧性血性液体,有分层,囊壁较薄,与周围粘连明显。切除囊壁送病检提示为蛛网膜囊肿,见图3,术后复查头颅CT平扫见图4,病理结果见图5。
图3 术中所见硬膜下血肿包膜形成,见左颞蛛网膜囊肿,囊壁有破孔,囊液为陈旧性血性液体
图4 术后复查头颅CT平扫见原颞部高密度影消失。
图5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纤维囊壁样组织。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形成的颅内非肿瘤性囊性占位病变,多为先天,少数为炎症、 颅脑损伤等后天因素所致,由于胚胎发育的不发育,正常融合的内外层蛛网膜异常分裂,蛛网膜细胞分泌液体进入所形成的裂隙。好发于中颅窝,大多数没有症状。
无症状的成人蛛网膜囊肿一般不行手术治疗,成人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为颅内压增高,局部脑组织受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合并出血等,手术方法为内镜/显微手术开窗,膜切除术,或囊肿-腹腔分流术。
蛛网膜囊肿增大的原因有:
一、蛛网膜囊壁存在分泌功能的结构,使脑脊液增多形成囊增大。
二、在解剖上存在囊内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单向活瓣,这种通路允许脑脊液向囊内移动。
有学者认为外伤使蛛网膜囊肿与硬膜下腔相通,脑脊液进入蛛网膜囊肿腔使其压力体积增大,最终囊肿破裂。在受到外力等条件下,极少数会发生破裂。
本例患者无外伤史,可能原因可能为蛛网膜囊肿本身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分泌增多或形成单向活瓣,最终囊内压力增高导致囊壁破裂出血。
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无癫痫发作,未见脑积水等并发症,有效地解决了头痛症状。
来源: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