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湿疹如何诊疗?不是所有皮疹都叫湿疹

2021-02-02作者:壹声经验
其他非原创

作者: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 严虎


湿疹是儿童医生、皮肤科医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到即使是毫无医学基础的人也能随口叫出它的名字。


 许多国人总会将湿疹和“体内湿毒或湿气太重”联系在一起,不光是湿疹,许多皮肤病(如,溃疡、痤疮、病毒性疱疹、银屑病等)都会被归因于“湿毒”、“湿气”或者“内”,并且需要“发出来”。


在西方医学体系中,湿疹(eczema)的被解释为“generic term fo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of the skin”译为:皮肤炎症的总称。


但在中国,我们常说的湿疹其实就是特应性皮炎,而特应性则等同于过敏性。


1

特应性皮炎发病率逐渐升高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我国上海地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已经从2002年的2.78%升至2013年的29.60%。


绝大部分特应性皮炎病例均在5岁前发病,儿童的患病率数据显示女性略高于男性(1.3:1)。


约50%在儿童期被诊断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可能会有持续的特应性皮炎。 

2

特应性皮炎的危险因素

特应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两个:
其一,特应症(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史。


其二,参与皮肤屏障功能的丝聚蛋白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 7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有特应性家族史,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疾病的儿童发生特应性皮炎的风险是父母均无特应性疾病儿童的2~3倍,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则该风险增加3~5倍。


除此之外,生命早期接触某些产生内毒素的细菌、宠物狗和家畜,早期日间托儿所可能于减少湿疹的发生。


生活用水硬度过高(碳酸钙水平高)可能诱发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3

特应性皮炎的原因


皮肤的屏障和遗传因素


我们知道人之所以具备各种功能,主要是因为具有各种功能的蛋白质的存在。不同的基因编码不同的蛋白质,如有些被叫激素,有些被叫作等等,每一种蛋白都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讨论的特应性皮炎也与一种蛋白有关,叫作丝聚蛋白(FLG)。


丝聚蛋白是由一种分化的角质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由位于染色体1q21的表皮分化复合物中的FLG基因编码。


丝聚蛋白本身可以在表皮层排列成蛋白束,这是支持角质层强度和完整性的关键因素。丝聚蛋白的降解产物天然保湿因子(NMF)具有锁水功能,是皮肤保湿的重要因素。


所以无论是本身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或遗传因素导致丝聚蛋白功能缺陷都可以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除了丝聚蛋白,皮肤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与特应性皮炎有关。


免疫功能紊乱


过敏原或者微生物要通过有缺陷的或受损的物理屏障与机体接触,会引发快速的固有免疫应答,参与到固有免疫细胞及蛋白有:抗菌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抗原提呈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以及皮肤常驻正常菌群。所以这些因素的功能缺失也会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出现。


除引发固有免疫系反应性外,也同时会产生适应性免疫,所以为适应性免疫其实就是导致以Th2细胞增多为主(还包括Th22和Th17)的淋巴细胞增多,其中Th2和Th2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3、IL-31和IL-22)同样可以抑制角质细胞分化,进而导致丝聚蛋白合成降低。


4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常见特征:皮肤干燥和重度瘙痒。

急性的特征:表现为强烈瘙痒的红斑状丘疹和水疱,伴渗出和结痂。


微信截图_20210201153131.png


亚急性或慢性的特征:表现为干燥、鳞屑或表皮剥脱性红斑状丘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出现长期抓挠导致的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及皮肤裂隙。


微信截图_20210201153147.png


大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对多种环境刺激高度敏感,包括暴露于食物和吸入性变应原、刺激物、物理环境的变化(包括污染、湿度等)、微生物感染和应激。60%的特应性皮炎发生在1岁以前,将近85%的病例在5岁前发生。


不同年龄特应性皮炎表现存在不同:


婴幼儿(0-2岁):特应性皮炎典型表现为瘙痒、发红、鳞屑和结痂性皮损,发生在侧面和脸颊或头皮。皮损通常不累及尿布区。急性皮损可包括水疱,严重者可出现浆液性渗出和结痂。 


较大儿童和青少年(2-16岁):特应性皮炎的特征为渗出较少,而且常在屈侧(特别是肘窝和腘窝、手腕的掌侧、脚踝及颈部)分布有苔藓样斑块。颈部两侧可能出现网状色素沉着,即所谓的“特应性脖子(atopic dirty neck)”。


在所有年龄段中,重症病例身体的任何区域均可受累,但腋窝、臀部或腹股沟区病变并不常见;这些部位的皮损提示应考虑其他诊断,例如银屑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


高达8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水平往往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但一些重症患者的IgE值正常。


5

特应性皮炎的评估


轻度:局部皮肤干燥、瘙痒不频繁(伴或不伴小面积发红);对日常活动、睡眠及心理社会健康状态影响轻微。

中度:局部皮肤干燥、频繁瘙痒、发红(伴或不伴抓挠引起的皮肤破损及局部皮肤增厚);对日常活动和心理社会健康状态有中度影响,经常影响睡眠。


重度:广泛性皮肤干燥、持续瘙痒、发红(伴或不伴抓挠引起的皮肤破损、广泛性皮肤增厚、出血、渗出、皲裂及色素沉着改变);日常活动及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限,夜间睡眠缺失。


6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一般处理


患者教育:通常建议每周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加重进行教育,需要由医生(儿科、皮肤科)和护士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患者家长进行指导。 


去除诱因: 一些因素会破坏特应性皮炎患者既已异常的表皮屏障,包括过度洗浴且随后未采取保湿、低湿度环境、情绪应激、干燥病(皮肤干燥)、皮肤过热。避免这些情况有助于避免急性发作,对远期治疗也有帮助。


皮肤保湿:皮肤保湿可谓是重中之重,是特应性皮炎患者整体治疗的关键。为保持皮肤水分,每日应使用润肤剂至少2次,洗浴或洗手后立即使用。建议选择含有水少油多的保湿剂。鉴于特应性患者的皮肤缺乏角质层脂质(尤其是神经酰胺)及“天然保湿因子”(丝聚蛋白分解产生的吸水性氨基酸混合物),故使用含有上述成分的保湿产品可能有益。 


洗浴:建议选择使用温和或无肥皂清洁剂的温水浸浴或淋浴。关于洗浴频率目前存在争议,多数专家建议水性浸浴后立刻涂抹润肤剂。 


控制瘙痒


温水浸浴,冷却皮肤随后保湿有助于缓解瘙痒。


外用糖皮质激素地奈德乳膏、尤卓尔)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1%吡美莫司乳膏或0.03%-0.1%他克莫司软膏),激素控制后,可以改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长期维持。


口服抗组胺药广泛用于特应性皮炎辅助治疗以缓解瘙痒,儿童建议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来源:儿科严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