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王宇明教授
西南大学附属公卫医院
上期回顾
【阅读要点提示】
1. 全面了解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2. 掌握黄疸的分类及病因。
3. 掌握利用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判断黄疸类型。
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胆红素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作用。胆红素测定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IBil),多种致病因素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临床上将黄疸分为四类:① 溶血性黄疸;② 梗阻性黄疸;③ 肝细胞性黄疸;④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图1 黄疸的分类及病因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由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作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作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就是总胆红素。
TBil的正常值为1.71~17.1 μmol/L(1~10 mg/L),DBil的正常值为1.71~7 μmol/L(1~4 mg/L),IBil的正常值为1.7~13.7 μmol/L。
图2 胆红素的代谢(注:UB为非结合型胆红素)
黄疸的分类及病因
一般来说小于34 μmol/L的黄疸,肉眼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85 μmol/L为轻度黄疸;85~170 μmol/L为中度黄疸;170~340 μmol/L为重度黄疸;也有将>340 μmol/L称为超重度黄疸。
完全阻塞性黄疸为340~510 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 μ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 μmol/L;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102.6 μmol/L,一般<51.3 μmol/L,有昼夜或季节性波动,约1/3病例在常规检查时正常。
如何通过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判断黄疸类型?
(点击查看大图)
图3 胆红素升高诊断思路图
TBil及DBil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病及胆道梗阻。当TBil显著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及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亦可引起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胆道梗阻等。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DBil与IBil均可升高。
本期习题
1. 导致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因素有哪些?
2. 如何利用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判断黄疸类型?
3. 黄疸患者巩膜为何先出现黄染?唾液、脑脊液为何不出现黄染?为何急性肝炎血中胆红素已经增高,但临床上并未观察到黄疸?而恢复期血中胆红素已经正常,但临床上仍观察到黄疸?
4. 黄疸越深是否意味着肝炎传染性越强?
5. 仅从患者外观如何判断黄疸的类型?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本次活动期间,积极参与互动的老师,将有机会获得惊喜礼物哦~
上期习题参考答案
问题1. GGT异常升高受哪些因素影响?
参考解析→GGT异常升高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熬夜、大量饮酒、休息不好,而病理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代谢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问题2. GGT和ALP异常的不同组合有何临床意义?
参考解析→血清GGT及ALP联合测定的主要价值包括:① ALP和GGT同时升高,提示ALP升高源于肝胆疾病;GGT升高而ALP正常,这对于诊断酒精性肝病有价值,可用于鉴定嗜酒患者;GGT与ALP不同,儿童和孕妇GGT正常,一旦升高即应警惕肝胆病的可能。
问题3.非饮酒者单纯GGT升高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解析→非饮酒者单纯GGT升高可考虑两方面因素。① 非疾病因素: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其他因素如长期熬夜、情绪异常、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② 疾病因素:常见的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炎症、肝外梗阻等胆道疾病,以及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肝实质疾病;肿瘤肝转移时也常引起GGT偏高;心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等疾病也可引起GGT偏高。
问题4. ALP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
参考解析→ALP偏高在生理情况下,主要与骨骼生长、妊娠、成长、成熟和脂肪餐后分泌等有关。对于ALP病理性增高,可见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成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骨质疏松等)、阻塞性黄疸、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内占位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等。引起ALP偏低的主要因素包括:各种原因的贫血、慢性肾炎、肾脏疾病、儿童的甲状腺功能不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缺乏病等。
问题5. 5’-核苷酸酶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解析→血清5'-核苷酸酶和ALP具有相似的诊断意义,但也有不同之处,通过联合的检测血清5'-核苷酸酶和ALP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如果血清5'-核苷酸酶和ALP同时升高,多提示存在胆道梗阻性疾病。如果ALP升高,而血清5'-核苷酸酶正常,多提示是肝胆以外的疾病所造成的,比如佝偻病、软骨病等。5'-核苷酸酶偏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胰腺炎、胆管炎、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感谢西南大学附属公卫医院涂洋粟医生为本次活动精心准备的互动内容。
Day4 预告
肝脏合成功能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敬请期待!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