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是ASCVD治疗的基石。
血脂化验单上包括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与甘油三酯,所以甘油三酯只是血脂的一种成分。在临床上,更值得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这项指标与心脑血管病关系最为密切。
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血脂处理策略是不同的。例如,所有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均应服用他汀,无论其胆固醇是否增高;如果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 mmol/L也应该服用他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用药。
在防治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方面,他汀是疗效最为肯定的药物。虽然说明书上罗列的副作用很多,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他汀是很安全的药物。虽然深海鱼油可能对血脂具有一定有益的影响,但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不能替代他汀。
中成药的降脂作用尚有待论证,因此不能取代他汀。
有可能,少数人服用他汀后可以影响睡眠。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放弃他汀治疗,可以尝试更换另一种他汀。
这种症状与他汀无关,建议去骨科就诊,不应因此停用他汀。他汀有可能导致肌肉副作用,但不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
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晚上肝脏合成胆固醇更多,所以有学者认为晚上服药效果更好。对于这个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
能,转氨酶轻度升高不是禁忌证。如果患者经常喝酒,建议戒酒,并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如果平时不喝酒但是很胖,可能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致的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下服用他汀或许还有一定治疗作用。
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胆固醇降到正常后也要继续坚持治疗。擅自停药会导致胆固醇再次升高。
生活方式干预后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参数达标则继续治疗,但仍须每6个月至1年复查1次。如该指标持续达到目标值以下,每年复查1次即可。
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血脂及肝功能与肌酸激酶。若无特殊情况,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开始治疗3~6个月复查胆固醇仍未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再经4~8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对血脂产生明显影响,别吃太多就行。
有人担心服用他汀把胆固醇降到理想范围内之后,继续服用药物会使胆固醇降得太低,不会的!常规剂量他汀没有这么强的作用,因而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不同心血管病风险者的LDL-C治疗目标有什么不同?
已患有冠心病、卒中或外周血管病患者
应尽早使用他汀,同时改变生活方式。LDL-C应降至<1.8 mmol/L(70 mg/dl)。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吸烟
LDL-C应降至<1.8 mmol/L(70 mg/dl)。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无高血压不吸烟
LDL-C应降至2.6 mmol/L(100 mg/dl)。
高血压,年龄65岁,或吸烟
LDL-C应降至2.6 mmol/L(100 mg/dl)。
年轻健康人
治疗目标为3.4 mmol/L(130 mg/dl),最理想的是2.6 mmol/L(100 mg/dl)。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文
降脂治疗方案该如何制定?非常实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
例如,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4 mmol/L,至少降至<1.8 mmol/L。
例如,一位冠心病患者,目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0 mmol/L,我们应该将其降至1.4 mmol/L以下,降低幅度为53%。由于10 mg瑞舒伐他汀或20 mg阿托伐他汀降低胆固醇的幅度最大不会超过50%,按照这个方案给该患者用药难以达到治疗目标,因此初始治疗就应该联合应用常规剂量他汀与非他汀类药物,比如前述剂量的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或者PCSK-9抑制剂,以确保患者胆固醇尽早控制在目标值以下。
再如,另一位冠心病患者,目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2.2 mmol/L,将其降低36%就可以达到<1.4 mmol/L的治疗目标,所以应用10 mg瑞舒伐他汀或者20 mg阿托伐他汀应该可以达到治疗目标。
确诊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复发冠脉事件的风险很高,积极进行降胆固醇治疗并及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目标值以下是改善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保障,所以要按照尽早达标的原则为患者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并且用药后要加强随访,不能达标者应及时增加治疗强度。
他汀不耐受的定义是什么?他汀有哪些不良反应,该如何应对?
美国脂质协会(NLA)2022年学术年会更新了他汀不耐受的定义。他汀不耐受的新定义为:一种或多种与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随着减量或停药而缓解或改善。可分为两类:他汀完全不耐受和部分不耐受。前者是完全不能耐受任何剂量的他汀,后者是不能耐受达标剂量的他汀。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文
01
肝脏不良反应
服用他汀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其发生率约为1%~3%。
建议在接受他汀治疗前以及他汀治疗4~8周后检查肝脏转氨酶。若无异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损害可分为以下类型:
1)肌痛:表现为骨骼肌酸胀、疼痛或压痛,但肌酸激酶(CK)正常;
2)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CK升高;
3)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CK严重升高(超过10倍ULN)和血肌酐升高。
临床上,他汀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由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横纹肌溶解),故需要加强防范。
他汀所致肌肉不良反应的易患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高龄,特别是女性;
2)体型瘦弱;
3)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
4)合并应用多种药物;
5)感染、创伤、围手术期或剧烈运动后;
6)合并应用可能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或酗酒;
7)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
8)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既往曾有肌病史等。
对于这些患者,需要更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加强监测,同时尽量避免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
为患者处方他汀后,需要向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特别要告知若出现肌肉酸胀疼痛或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以免发生严重肌损害。用药过程中若出现褐色尿,亦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升高新发糖尿病风险,他汀治疗的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升高9%。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时对糖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确诊冠心病、脑梗的患者以及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用他汀治疗的获益是肯定的,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的有益作用远超过因增加糖代谢异常所致的不利影响,因而不应因为过度担忧这一不良反应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在临床上,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具备他汀治疗的适应证就一定要积极应用。对于这些患者,更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要嘱患者加强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并控制体重,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若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增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在大型随机化临床试验中并未发现此现象,故临床上无须特别关注此类不良反应。有资料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应用他汀治疗可能会延缓肾脏病变的恶化并对心血管预后产生有益的影响。一般认为,慢性肾病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他汀治疗,因而不是他汀治疗的禁忌证,治疗过程中也无须常规监测血肌酐或尿蛋白等肾功能参数。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4日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6日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9日
我国近四分之一主动脉夹层,可归因于低温!柳叶刀子刊超4万患者分析
心衰“新四联”全解⑤丨临床实战: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引发心衰一例
利伐沙班在风湿性心脏病相关心房颤动中的应用——INVICTUS研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