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直接提问
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鲁原
最近动脉内血栓切除术(Intra-Arterial Thrombectomy,IAT)的成功率接近80%,但只有50%的患者获得功能独立。血运重建后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IAT成功再通的情况下,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再灌注损伤,血压过低会加重脑缺血。
观察性研究曾表明,较高的平均收缩压与不良预后相关,但两项IAT后强化降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BP-TARGET和ENCHANTED2/MT的结果相互矛盾。
5月26日在第九届欧洲卒中组织会议(ESOC)上发表的OPTIMAL-BP试验血压的结果表明,IAT成功再通后24小时内的强化降低收缩压(SBP)大大增加了3个月时不良结果的风险。
OPTIMAL-BP试验概况
OPTIMAL-BP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的临床试验。最终在韩国19个卒中中心筛选了1606例患者,入组306例:平均年龄73.1±11.5岁,女性40.3%。发病至随机化的中位时间为480分钟。
在这项提前终止的试验中,成功接受IA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随机分组后的60分钟内达到不同的血压目标:强降压组的收缩压低于140 mmHg,常规血压管理组、的收缩压低于180 mmHg。
OPTIMAL-BP试验随机分组后的24小时,强化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9.2 mm Hg,而常规组为138.0 mmHg,组间差异为9.6 mmHg (95% CI -12.2~-6.9 P < 0.001)。常规组患者在前24小时内收缩压为140~180 mmHg的时间为42.1%,强化组为14.2%。
OPTIMAL-BP研究团队还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拟合了随机后24小时平均SBP和90天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强化降压组呈现反J型曲线(收缩压越低,预后越差);常规降压组呈近线型关联;在总体受试者中,SBP与不良预后呈U型关系,其最佳血压值大概在130~140 mmHg之间。
强化组患者在3个月时获得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0-2分)的有利结果的可能性比常规组低44%,需要的数量为6.6。
就安全性而言,两组之间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90天内与卒中指数相关的死亡率也没有差异。
评论和意义
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博士、该研究的主持人Hyo Suk Nam教授说,研究结果表明,再通后24小时内血压的大幅降低会导致残疾的风险增加,但不会降低脑出血(ICH)或死亡的风险。
Nam补充说,结果表明,“尽管再通,缺血大脑的一些区域可能已经受损”,或者周围区域的血液循环继续减少。他认为,这些区域可能已经降低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可能无法有效地抵消血压的突然下降”。“因此,强化降压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血流量……并加剧缺血性损伤。”
Nam认为,血压升高“可能是对卒中急性应激的生理反应”,但一些患者的不良后果“可能反映了卒中的严重程度,而不是血压升高的直接影响”。不过Nam承认,在解释结果时,过早终止研究可能降低了其统计效力,并增加了随机和夸大治疗效果的可能性。他还指出,这项研究是在韩国进行的,因此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人群。
会议联合主席、西班牙Vall d’hebron医院中风单元主任Carlos Molina医学博士认为, “OPTIMAL-BP试验的结果与之前的概念一致,即我们需要小心,因为强化降压与临床恶化和不良结果有关。”他同意Nam教授的观点,即使高血压也是有害的,目前尚不清楚最佳范围。
不过,Molina指出,虽然欧洲卒中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指南都建议成功再通的患者血压应保持在180/105 mmHg以下,但这一建议的证据等级是“弱”的。因为在OPTIMAL-BP试验总体受试者中,最佳血压值大概在130~140 mmHg之间。也与BEST-II研究显示的危险信号方向一致,因此IAT成功再通后的低压管理模式可能并非合理。
OPTIMAL-BP试验获得了由韩国卫生福利部资助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协调中心的资助。
研究的困境和未解之谜
可以肯定的是,血管内治疗再通术后血压管理临床试验的开展十分艰难。首先,血管再通后体循环血压存在自发下降。研究者很难完美通过静脉药物滴定保证血压一直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其次,药物的选择和给予药物的时机可能受限于各地区的诊疗常规及医护人员的个体偏好,存在一定异质性。
OPTIMAL-BP试验与ENCHANTED 2/MT试验(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强化降压治疗研究)结果一致。ENCHANTED 2/MT试验结果于2022年10月28日由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克雷格·安德森教授在第十四届世界卒中大会(14th World Stroke Congress)上面向全球公布,并于同日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共同的主要研究者、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透露,在ENCHANTED-2/MT第一阶段研究结果发布的当天,第二阶段研究将同步启动。他表示,“在第二阶段研究中,我们希望能找到比较明确的血压控制范围,进一步为全球相关指南的修改或制定,提供更确凿的高质量证据。”
目前还在进行的HOPE研究(NCT04892511)、CRSIS I(NCT04775147)研究和IDENTIFY(ChiCTR2200057770)研究是否也会因此提前终止,几大试验的个体数据荟萃分析是否会显示出更显著的U形趋势,期待更多可靠的证据以解开取栓术后血压管理最佳目标的“未解之谜”。
来源:鲁原心论坛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