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第一期丨聚焦基层,协同创新,中西医结合优化慢性病管理模式

2025-05-12作者:巴山中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及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承担筛查、管理、教育和康复等职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慢病管理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展现独特优势。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项目,邀请基层医师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展开访谈。现整理第一期精粹如下。


专家简历

·





滑动查看完整简历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海市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费里主任指出,中医将心律失常归为“心悸”,病机为“本虚标实”,存在气虚、阴虚等本虚,以及血瘀、气滞、痰浊等标实。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如参松养心胶囊,其成分人参、麦冬等补气补阴,甘松、黄连等理气清火,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酸枣仁、龙骨等安神。医生可通过观察盗汗、潮热、心烦、失眠等症状,结合舌象、脉象判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情况,准确使用该药。其安全性高,基于络病理论,可快慢兼调,适用于多种心律失常患者。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燕主任提到,心律失常分快速和缓慢两大类,西医治疗虽有效但有副作用。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中成药,可补气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安神等,方中的人参、麦冬、五味子能益气养阴,可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调节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能改善心悸、胸闷等症状,减少早搏次数,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临床中,轻度患者可单用参松养心胶囊,严重患者可与西药联合使用。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刚主任表示,西医治疗心律失常药物虽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新的心律失常等问题。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调理意义重大,参松养心胶囊可补气滋阴、活血化瘀等,改善症状且安全性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管理


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姜虹主任指出,通心络胶囊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研发,在冠心病治疗中意义重大。它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冠脉血流。在临床应用中,通心络胶囊获得多个推荐,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方面,是首个获Ⅰ/a类推荐的创新中药。长期服用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对预后影响重要。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小娟主任提到,基层冠心病患者常见典型心绞痛及不典型症状如上腹痛、牙痛等。目前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但部分患者仍有症状或存在副作用、合并其他疾病等问题。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在西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其可与西药协同作用,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且副反应少,适用于西药不耐受或疗效不佳患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刚主任指出,西医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虽能快速缓解冠心病症状,但部分患者存在药物副作用或不耐受等问题。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调理可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中通心络胶囊在改善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有效药物选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慢性病管理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小娟主任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分层签约,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个性化服务,如慢性病管理、上门医疗护理、健康评估等,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云APP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基层患者提供线上咨询、预约随访、配药等服务。此外,通过健康讲座、筛查活动等增加与居民互动,可以提升健康意识和参与度、建立医患信任、提高满意度和参与度。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刚主任提到,慢性心衰和糖尿病是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面临挑战。慢性心衰患者常因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心脏功能受损,需综合运用西药和中成药如芪苈强心胶囊等改善症状。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控制血糖,但西药有低血糖风险,中医辨证论治可调节体质,减少西药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基层医生需提高筛查和诊断能力,可使用通络明目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上海市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费里主任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姜虹主任均表示,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中作用重要。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在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治疗中,根据气虚、阴虚、血瘀、痰浊等情况选择中成药调理。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也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西医在疾病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优势,两者结合可取长补短,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小结


中医辨证论治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治疗中优势显著,如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通心络胶囊能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个性化管理和互联网医疗,可以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就医体验。通过中西医结合与家庭医生服务协同,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全面、高效的管理方案,提升基层医疗能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