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以抗HER2靶向为代表的ADC药物不断涌现,不仅显著优化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更将治疗获益人群从传统定义的HER2阳性扩展至HER2低表达群体,标志着乳腺癌精准治疗迈入新阶段。
本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煜星医师为我们分享一例82岁高龄双乳癌术后肺转移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右乳癌为三阴性(HER2 IHC 0);左乳癌属于HER2低表达型(HER2 IHC 2+/FISH-),肺转移后历经放疗、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仍持续进展。通过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的创新应用,实现了疾病缓解。同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守满教授将对这一病例进行点评,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朱煜星 医师
中南大学肿瘤学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
德国“林岛学者”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相关基础科研与临床工作
迄今在Oncogene、Hepatology等国际知名肿瘤学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先后参与多项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
获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
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女性,82岁。
入院时间:2023年7月12日。
主诉:双侧乳腺癌术后复查提示肺转移。
现病史:
2017-5行右乳肿块(2x1.5cm)切除活检术+右侧乳房切除术。术后口服卡培他滨化疗,2疗程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I度),并发热感染,治疗后好转。其后患者自行口服中成药“菊藻丸”,具体不详。
2022-7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复查,2023-05复查CT提示右下肺背段结节均较前增大,转移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既往史:糖尿病。
辅助检查
右乳切除术后病理(2017-5):(右侧)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癌组织未侵及乳头,皮肤切缘及基底部未见癌残留。免疫组化:ER(-),PR(-),HER2(0),Ki-67(约50%)。
左乳切除术后病理(2022-7):乳浸润性癌,可见神经侵犯。腋窝淋巴结切片见癌转移(1/15,宏转移,癌组织小灶突破淋巴结被膜至周围淋巴结组织,FISH检测:Her-2基因无扩增),免疫组化:ER(-),PR(-),HER2(2+),Ki-67(热点区20%+),FD-L1(CPS:5)。
CT(2022-9-1):1.双乳Ca术后改变,左乳区皮下软组织内少许密度增高影,大致同前;2.右下肺背段结节均较前增大,性质待定:转移?建议复查;3.右上叶前段结节同前,建议复查;4.右下叶外基底段及右肺中叶钙化灶同前;5.右中肺节段性不张,大致同前;6.心包少量积液:胸11左侧关节高密度影,大致同前,请复查;7.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同前,建议必要时MRI检查。8.双侧上颌窦囊肿。
CT(2023-5-8):1.双乳Ca术后改变,左乳区皮下软组织内少许密度增高影,大致同前;2.右下肺背段结节均较前增大,性质待定:转移可能性大,建议复查。3.双肺上叶结节同前,建议复查;4.右中下叶肺及左肺尖钙化灶同前;5.右中肺节段性不张,大致同前;6.心包少量积液:胸11左侧关节高密度影,大致同前,请复查。
入院诊断
1. 肺部结节:转移可能性较大
2. 右乳腺癌术后(浸润性癌Ⅲ级 T1cNxM0 Ⅰa期;三阴性)
3. 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浸润性癌pT2N1aM0 Ⅱb期;ER(-)、PR(-)、HER2(2+)、FISH:HER2基因无扩增;FD-L1 CPS:5 )
4. 肺部感染
5. 陈日性脑梗塞
6. 糖尿病
诊疗经过
2023-7予以完善放疗前定位后行病灶处三维适型放疗,具体放疗方案为:56Gy/2.0Gy/28F 8野。
2024-4 CT复查示肺部病灶进展,骨扫描提示脊柱多个椎体骨质代谢略见异常,性质待定,不完全除外肿瘤骨转移可能。综合评估后,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考虑患者高龄,故予以小剂量单药化疗),具体方案为2024-4予多西他赛30mg d1+40mg d2+信迪利单抗 200mg,并予地舒单抗注射液 120mg修复骨质治疗;2024-5予多西他赛30mg d1+40mg d2+信迪利单抗 200mg。
2024-6复查提示疾病控制欠佳,调整用药为表柔比星40mg d1+30mg d2+信迪利单抗 200mg。2024-7辅助检查提示患者心肌酶较前上升,同时考虑患者高龄,遂调整用药为多柔比星注射液(脂质体)40mg d1+30mg d2+信迪利单抗 200mg。2024-8继续予多柔比星注射液(脂质体)30mg d1+30mg d2+信迪利单抗 200mg。
2024-9 CT复查示肺部部分病灶增大且新增病灶,考虑疾病进展。拟更换方案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具体用药为:信迪利单抗 200mg+安罗替尼8mg qd(服2周,停1周)。2024-10继续予信迪利单抗 200mg+安罗替尼8mg qd(服2周,停1周)。
2024-11 CT复查再次提示疾病进展。患者既往HER2(2+),FISH检测无扩增,且患者年纪大,化疗耐受性差,拟更换方案为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具体用药为:维迪西妥单抗100mg+信迪利单抗200mg。
CT(2024-11-1):右肺下叶背段结节大致同前、周围炎症较前稍增多;右肺门区软组织灶较前稍缩小;双肺结节较前增多、增大,考虑转移瘤,纵隔内淋巴结大致同前。右肺上叶、下叶炎症较前吸收好转,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炎症大致同前。右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T2椎体所见同前,骨转移可能,请结合临床检查。肝右叶结节较前增大,考虑转移瘤,建议复查或MRI进一步检查。
CT:2024-11-01对比2024-09-18肿瘤进展明显
2024-12复查CT,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遂继续给予维迪西妥单抗100mg+信迪利单抗200mg,q3w治疗。
CT(2024-12-18):右肺下叶背段结节大致同前、周围炎症较前稍减少;右肺门区软组织灶大致同前;双肺结节较前明显缩小、部分消失,仍考虑转移瘤;纵隔内淋巴结大致同前。右肺上叶、下叶炎症较前吸收好转,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炎症大致同前。T2椎体所见同前,骨转移可能,请结合临床检查。肝右叶结节较前缩小,考虑转移瘤。
CT:2024-12-18对比2024-11-01肿瘤缩小明显
2025-01-14、2025-02-06、2025-03-01、2025-03-28继续予维迪西妥单抗100mg+信迪利单抗200mg治疗4周期。
王守满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导
湖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甲状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乳腺癌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制定需综合考虑分子分型、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及耐受性等多重因素。对于高龄、多线治疗失败患者的治疗始终是临床实践中的一大挑战。本例82岁女性患者历经双侧乳腺癌术后肺转移,右乳癌为三阴性(HER2 IHC 0);左乳癌属于HER2低表达型(HER2 IHC 2+/FISH-)。其治疗难点不仅在于缺乏明确靶点,更因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陈旧性脑梗死,对治疗的耐受性受限。患者在尝试放疗、化疗(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免疫治疗(信迪利单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安罗替尼)后均未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示需探索新型治疗策略。
ADC药物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以抗HER2靶向为代表的ADC药物不断涌现,不仅显著优化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更将治疗获益人群从传统定义的HER2阳性扩展至HER2低表达群体,标志着乳腺癌精准治疗迈入新阶段。这类药物通过“精准制导”机制,利用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表面抗原,将高效力的细胞毒素直接递送至肿瘤细胞内,在提升抗肿瘤活性的同时降低全身不良反应。这一创新疗法为那些传统治疗失败或耐受性受限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对于像本例患者这样的高龄、多线治疗失败的HER2低表达型乳腺癌患者,ADC药物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选项。
本例患者目前在治的方案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获批上市的新一代ADC药物,由全人源化抗HER2抗体、组织蛋白酶可裂解的缬氨酸-瓜氨酸(vc)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甲基澳瑞他汀E(MMAE)组成,药物抗体比(DAR)为4,具有高毒性和旁观者效应,能精准有效杀死癌细胞。目前在中国已有胃癌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和国家医保,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同时,多项临床试验也证实了维迪西妥单抗在乳腺癌领域的优异疗效。在最近的2024年SABCS发布的一项Ⅲ期研究(RC48-C006)中,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肝转移患者,较对照组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显著降低44%的疾病进展/死亡风险;中位PFS达到9.9个月,较对照组翻倍,显示出维迪西妥单治疗存在内脏转移的乳腺癌具有显著获益趋势[1]。另一项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I/Ib期临床研究,入组人群均为经过多线治疗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其中88.2%存在内脏转移,中位治疗线数为3),但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依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其中HER2低表达患者ORR为33.3%、DCR为81.8%[2]。
本例患者82岁高龄,且合并症复杂,治疗耐受性差,因此除疗效指标外,安全性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故在调整方案为ADC联合免疫治疗时,选择一款安全性佳的ADC药物尤为重要。维迪西妥单抗的优异安全性为本例患者长期用药的耐受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从既往研究中也证实了维迪西妥单抗在安全性中的显著优势,是无需过度担忧不良事件风险的优选ADC:RC48-C006Ⅲ期研究中,HER2阳性伴肝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3级AE发生率仅为37.7%,因AE终止治疗率低至5.7%[1];I/Ib期研究中,多线治疗且病情较重患者发生的AE多为轻中度,终止治疗率仅5.9%[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ILD、心脏毒性等备受临床关注的ADC不良反应在维迪西妥单抗治疗中的发生率也较低,使其成为无需过度担忧不良事件风险的优选ADC。本例患者通过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治疗的创新应用,实现疾病部分缓解(PR)。在前期的多种治疗尝试失败后,这一治疗策略的转变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验证了维迪西妥单抗“高效低毒”的特性。目前患者已接受6周期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治疗,仍在继续治疗中,期待能够取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更好的生存质量。
本病例的成功经验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带来启示。首先,精准分型是治疗基石,HER2低表达已逐渐被视为独立亚型,ADC药物应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方案。其次,药物选择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维迪西妥单抗凭借其低ILD风险、可控的血液学毒性及心脏安全性,是高龄或合并症患者的优选ADC。最后,同病异治的个体化决策需贯穿全程,尤其对高龄患者,需以生存质量为导向,灵活调整治疗强度。随着更多ADC药物及联合方案的临床研究推进,乳腺癌治疗将迈向更高层次的精准化。本例患者的治疗历程,既是ADC药物价值的生动诠释,也为难治性乳腺癌的破局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Jiayu Wang, Quchang Ouyang, Weimin Xie, et al. PS8-06: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disitamab vedotin (an anti-HER2 monoclonal antibody-MMAE conjugate) with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SABCS 2024.
2、Wang J, Liu Y, Zhang Q, et al. Disitamab vedotin, a HER2-direc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HER2-overexpression and HER2-low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phase I/Ib study. Cancer Commun (Lond). 2024. 44(7): 833-85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