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学医20年,不是为了和患者家属说一声“我已经尽力了”

2021-06-2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医学人文

本文作者:钱宝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55秒,116层,541米,我站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360度鸟瞰特区四面八方的城市景观与风貌,不禁感叹这座比我年纪稍长城市的发展奇迹。


恰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远眺深圳湾的碧海蓝天,梧桐山的青山绿水,一切是那样的生机盎然。


梧桐叠翠,梅沙踏浪,It was the best of times。“醉”是一年好时节。


红树林海面上风帆点点,天海一线,碧波万顷,站在世界最高悬空玻璃观景台,仿佛在云际飞翔,各种高科技的多媒体视像互动,让我恍如隔世,突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回到了2000年的那个秋天。

那年,19岁懵懂的我,刚刚高考进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


大一新生的我都不知道人体骨骼有多少块,怀着欣喜,好奇走进了这个医学殿堂。


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当我宣誓过医学生誓言后,有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悬壶济世!


医学知识浩瀚如海洋,医学生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永远考不完的试,永远分不清的鉴别诊断,永远读不懂的心电图……太难了。


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隔着一条学府四道街,因为同学的交集,也因为哈医大校部的图书馆座位不够,很多医学生会去黑大的图书馆上自习。


那时很搞笑的一个场景是,你走进黑大的自习室却发现桌子上是一本本的《内科学》,《外科学》,每次期末考试医学生要背一本本比砖还厚的教材,考着一嗅二视三动眼,而黑大新闻系的考试却是看一部奥斯卡影片写个观后感……羡慕嫉妒恨呀。


每次去黑大上自习看见那的学生风花雪月,片片桃花落,相互依偎坐在树下呢喃着:“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我都会心中默念: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白驹过隙,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5年学习,让我对麻醉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有幸在这个全国第二个设立麻醉学专业的医学院得到了规范的培训,受益终生。


大学毕业在哈尔滨工作了4年,2009年我考到广州医科大学继续攻读麻醉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


踏着先辈的足迹,在这个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西医院学习了2年,丰富了理论知识,熟练了临床技能,离开广州来到了深圳这座年轻富有活力的城市。


任何职业都辛苦,但麻醉医生,尤其一线麻醉医生更加辛苦!


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曾经资助了一项研究,报告中医生因过劳而猝死的情况麻醉科比例最高,而且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每天正常白班的时间是8:00-18:00,10个小时,中途没有休息时间。


日常的麻醉工作时刻面临着风险,要面对肝炎,梅毒,艾滋,空洞播散型结核等各种传染病的考验。


遇到抢救、危重病人,甚至连吃饭喝水,上WC的时间都没有,不管你信不信,这经常发生。


一个麻醉医生,一定要有反刍动物的胃和强大的膀胱括约肌!


通宵做麻醉是经常的,而且抢救重患也常常是在夜班。每次夜班,肾上腺素飙升抢救患者后,是死在床上一天都缓不过来的状态。真的是身体被掏空,而不仅仅是感觉!


每次夜班做麻醉到凌晨1点多,地沟油的炒粉、可乐类碳酸饮料、各种添加剂的方便面才是真爱呀,别和我说这些食物不健康,这时要是有人送碗热粥,我立刻痛哭流涕地娶了她!


曾经有次感冒,我的心率121次/分,静脉输注消炎药,喉咙发炎要雾化吸入,感觉都心肌炎了,还要跑几个手术间。


每天抢救患者的人呀,真不知道怎样自救!医生可以死,但是病人绝对不可以死。


那段时间的孤寂,那种深夜挤在公交车里望着窗外霓虹闪烁,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属于你的感觉没人懂;那种地铁坐了一站又一站,却不知身归何处的感觉没人懂。


学医的成长周期很长,读研,规陪,背井离乡......唯一支撑你的都是家人背后默默的付出。


已经记不清帮多少同学、朋友找人帮忙看病,而自己家人住院却相隔千里,不可以照顾,更与何人说!


学医后见惯了生老病死,做麻醉医生后见惯了人生无常。


有紧张患者病情的家属哭到别人扶,有的漠不关心病情只问费用,有人因感激跪在地上,有人先问出了意外赔偿多少,有拿钱可以买到命的,有拿不出钱等死的,有拿钱也买不到命的,有不肯出钱放弃的……



从2017年7月1日我开始担任麻醉科住院总,到2017年12月31日,6个月的时间完成手术室麻醉262例,外出DSA室,CT室麻醉160例。


其中外出手术种类,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管再通术,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颅内动静脉瘘栓塞术;血管外科: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胸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术;DSA:肝癌,肺癌,肾癌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动脉血管畸形硬化术;骨科:输液港植入术;泌尿外科:肾动脉栓塞术。


共计21次通宵,最长一次连续28小时5台DSA手术,n次连续工作13个小时以上,其中最累一次连续18个小时4台DSA手术,患者平均年龄80+,2台抢救,最紧急的一次是患者心梗同时脑梗,一次是患者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同时摔裂的,全程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透着射线CPR……


假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应该造了N座哈利法塔了吧。


为此我写了一首歌《麻醉医生》:

麻醉医生,你从未忘记你的初衷。就算你和别人一样,忍受着病痛。


麻醉医生,你叫醒患者的时候很美。就像深圳河里,清澈的水。


麻醉医生,你也是个普通的人呀。嘴角保持微笑,心里却万分疲惫。


麻醉医生,笔架山夜晚时间匆匆。值班的人,请给我一支肌松。


所以那些通宵的夜是真的。麻醉医生,你才是那个保障生命的指路灯。


多想睡上一觉,可手术接的是没完没了。这让你感到绝望,麻醉医生。


麻醉医生,你关掉麻醉机,收了药盒。你说前半夜就这样吧,快到明天。


麻醉医生,当急诊电话再次响起。在某天的早晨,生命不再属于你自己。


所以那些猝死都是真的,麻醉医生。你才是那个需要救治的老伤员!


多想睡上一觉,可手术接的没完没了。这让你感到绝望,麻醉医生。


所以那些猝死都会是真的,麻醉医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对抗那死神。


手术成功那一刻,睁开眼睛慢慢苏醒。


一切都值了,麻醉医生。


接下一台吧,麻醉医生。


自娱自乐吧,仅以此歌纪念那些逝去的同行,相比遗忘,你我更应该怀念,愿这悠扬的旋律可以带来片刻安慰,轻轻唱出那些无法言说的痛。


谁都活得不轻松,一样面对城市的繁华冷漠,一路抗拒却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每天机器一样的工作、吃饭、睡觉。


既然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擦干眼泪,要微笑,微笑既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心情,继续前行,太阳照常升起!



俯瞰华灯初上的夜深圳,霓虹闪烁,灯火阑珊,纵横的车水马龙构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络。


从事医疗行业经常不被理解,受委屈,但更多的是收获感动,无论世界怎样变化,都离不开爱。


都说医者仁心,但我觉得也可以称为医者“人”心,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仁慈之心,更要有医技专研之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为人善良之心。


医生首先是一个人,把人做好了,把患者当做人,就不乏仁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疾病的残酷无情和人类的渺小之间,我学医20年不是为了和患者家属说一声“我已经尽力了!”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来源:淼哥故事会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