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收藏!一文掌握胆囊肿瘤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2023-03-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解剖结构


微信图片_20230321112843.png


  •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呈囊泡状鸭梨形
  • 大小:长约7~9cm,直径约2.5~3.5cm,壁厚<0.3cm
  • 毗邻结构:
         前外—肝右叶
         内后—十二指肠、胰头
         下—横结肠、右肾


基本扫查方法


  • 患者仰卧位或右前斜位置
  • 必要时膝胸卧位或站立位
  • 右手向上抬举,于右肋弓下、右肋间,多方向,多切面扫查
  • 防止将下腔静脉、门静脉误认为是胆囊


正常切面声像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133.jpg


  • 胆囊纵切类似鸭梨或茄子形,颈部为膨大的哈氏囊
  • 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 胆囊壁厚均匀,<0.3cm
  • 胆囊壁回声鲜明,内壁光滑


定义与分类


定义:胆囊内附壁性良性或恶性赘生性或肿瘤样病变
大体病理分类:按胆囊隆起性病变的病理组织                                 
 特点分五类:1.胆固醇息肉  2.炎性息肉  3.增生  4.腺瘤  5.腺癌


Chistensen从病理组织学分类,除恶性的腺癌外,分为两类: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137.jpg


临床上较常见:

  • 胆固醇息肉(良性假瘤)  
  • 腺瘤
  • 腺癌


胆固醇息肉


  • 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向黏膜表明突出的小结节
  • 弥漫型和限制型(后者多见,呈息肉样表现)
  • 最常见的胆囊瘤样病变
  • 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相似


声像图特征
弥漫型: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回声显著增强,不均匀,伴胆囊壁多发 彗星尾征,此型少见。
局限型:
  • 一般为多发,以胆囊体多见
  • 体积小,最大直径多小于10mm
  • 形态多呈颗粒状,有蒂或基底较窄
  • 内部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后方无声影

 

胆固醇息肉

11.png

胆囊腺瘤

病理:
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
体积较小,呈圆形或乳头状,偶有蒂,乳头状腺瘤有恶变倾向,为癌前病变


临床表现:
体积小的腺瘤一般无症状,但常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出现右上腹不适,厌油等症状


声像图特征


  • 形态呈乳头状或分叶状,有蒂或基底较宽
  • 内部多为强回声,但无声影
  • 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直径最大可大于10mm,但多数不超过15mm
  • 单发或多发,常为单发性,好发于颈部或底部
  • 凡大于10mm的结节,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胆囊腺瘤

   

222.png

胆囊癌

  •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高恶性度的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及体征,诊断往往被延误
  • 病理类型:大多数为腺癌,占约70%~90%,偶见鳞癌
  • 腺癌可分为:浸润型(硬化型)、黏液型(胶质癌)、乳头状癌
  • 胆囊癌扩散较快且广泛
  • 乳头状癌少见,可能从乳头状腺瘤恶变而来
  • 约70%胆囊癌同时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


  • 多半有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病史
  • 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 晚期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恶心、纳差、呕吐
  • 胆囊管梗阻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出现黄疸和发热,若浸润门静脉、肝脏时可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


超声声像图分型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309.jpg


  • 小结节型
  • 蕈伞型
  • 厚壁型
  • 混合型
  • 实块型
  • 实块型合并结石


Ⅰ型 小结节型

胆囊癌早期表现

  • 病灶一般较小,约1~2.5cm左右
  • 典型的呈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块自囊壁囊腔内突起
  • 基底较宽,表明不平整
  • 好发于胆囊颈部
  • 合并多量结石时易漏诊
Ⅱ型 蕈伞型
  • 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块状肿物突入胆囊腔
  • 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
  • 常见多发,可连成一片
  • 单发的病灶以乳头状为基本图像
  • 肿块周边可见胆泥形成的点状回声
Ⅲ型 厚壁型
  • 胆囊壁呈不均匀增厚,可呈局限型或弥漫型
  • 弥漫型以颈部、体部增厚更显著
  • 内壁线多不规则,呈不规则锯齿状改变
  • 早期与慢性胆囊炎所致的囊壁增厚不易鉴别
IV型 混合型
  • 此型多见,胆囊壁呈不规则增厚
  • 伴有乳头状或蕈伞状突起物,突入胆囊腔
  • 即蕈伞型和厚壁型的混合表现
V型 实块型
  • 胆囊肿大,正常液性腔消失,呈现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糙而不均匀的实性肿块
  • 胆囊腔内可充满不均质斑点状回声,其内有结石时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团伴声影
  • 因肿块浸润肝脏,使肝脏和胆囊间的强回声光带被破坏、中断甚至消失
  • 肿块侵犯周围组织及肠袢时,胆囊轮廓显示不清


声像图特征 :
隆起型
1、胆囊腔内见息肉样隆起或乳头状结节样实性回声
2、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隆起,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3、基底宽,蒂短小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311.jpg

声像图特征 :
肿块型
1、团块自囊壁突向胆囊腔,附着的胆囊壁显示模糊
2、团块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坏死钙化时有强回声
3、合并结石可见强回声伴声影
4、CDFI:团块内可见血流信号

333.png

声像图特征

壁肥厚型
1、胆囊壁非均匀性肥厚,并且回声强度不均匀
2、胆囊腔变小,显示模糊

3、胆囊外形欠规则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411.jpg


声像图特征 :

混合型
1、胆囊腔内见乳头状团块突入,胆囊壁不均匀肥厚
2、胆囊腔形态欠规则

3、胆囊腔变小或显示模糊

555.png

转移征象

  • 胆囊癌易侵犯肝脏及早期转移
  • 超声诊断间接特征:
  • 肝门部胆管阻塞,肝内胆管扩张
  • 肝实质浸润及肝内有转移灶
  • 胆囊颈部和胰头淋巴结肿大


胆囊癌CDFI表现

  • 胆囊壁和肿块内可探及丰富的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RI多<0.40
  • 炎症所致的胆囊壁增厚,较少探及动脉血流信号,且速度较低

666.png


鉴别诊断:

1.胆囊壁本身良性病变形成的增厚或隆起性病变,如:慢性胆囊炎,腺肌增生症,良性腺瘤,息肉等.
鉴别要点:
(1)慢性胆囊炎多属均匀性增厚,内壁较规则,厚度不如癌显著,
(2)腺肌增生症在壁内显示为小囊状结构为其特征.


2.囊腔内回声性病变形成的肿块伪像:如:无回声或声影不明显的堆积状泥沙样结石,陈旧性的稠厚胆汁团或脓团,凝血块等.
鉴别要点:
这些异物与胆囊壁有明显分界线,且改变体位可移动,易于作出鉴别.


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鉴别

微信图片_20230321133436.jpg


来源:即时超声

猜你想看

▶肿瘤标志物CA72-4升高,要查胃镜吗?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一文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上)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下)

▶抑制胃酸分泌药——奥美拉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