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是一种由ARSA(芳基硫酸酯酶A)或PSAP(前体鞘磷脂酰化激活蛋白)基因的双等位基因变异引起的罕见遗传性溶酶体疾病,基因缺陷会导致硫脂类分子代谢的缺陷,而这些分子大量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髓鞘中,由此中枢和周围神经髓鞘会严重受损。尽管儿童型MLD研究较为充分,成人型这一亚型因发病率低而鲜有文献报道。最新《Journal of Neurology》杂志发表研究,通过分析62例来自全球的确诊病例,呈现了成人型MLD的自然病程,为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参考数据。
这项研究从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地收集了34例患者的“调查队列”数据,结合21篇文献中报道的28例成人型患者,共计62例病例。这些“全球队列”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25岁(范围15-62岁)。首次症状到确诊的诊断延迟中位时间为3年,时间最长可达44年,提示早期确诊的重要性。
研究显示,约80%的患者初始表现为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情绪失控),运动障碍和癫痫等症状多见于疾病后期,与婴儿型MLD显著不同。此外,大量病例证实成人型患者具有更为缓慢的疾病进展。
Kaplan-Meier分析揭示了以下核心结果:疾病10年后,75.5%患者未达到任何严重临床里程碑(如失语或无法独立行走);20年后,这一比例下降至48.5%;胃造口术的概率在病程24年后仅为19.8%,需要轮椅的概率在20年后为33.8%,失语的概率在23年后为38.4%。对比儿童型亚型,成人型的存活率显著提升。在发病头十年,成人型的存活率高达92.8%,而晚婴儿型仅为40%,早期少年型则为75%。
图: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估在招募的成人发病型MLD患者(n=62)中保留重度残疾(失语、无法独立行走、依赖轮椅、胃造口术以及死亡)发生风险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成人型MLD的基因型-表型关联性。所有被分析的患者均携带至少一个轻度致病的“R”位点等位基因,从而保留部分可检测芳基硫酸酶A(ASA)活性。然而,即使是同一家族中的患者,发病年龄差异仍可能高达18至32年,表明基因型无法完全预测发病时间,外部环境因素和基因调控机制可能对疾病有深远影响。
在治疗方面,该研究总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部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调查队列中两名患者分别在发病3年和4年后接受了HSCT治疗,但均未显著改善病情,其中一人因手术并发症去世。在文献病例中,有11名患者接受了HSCT,约半数(6名)患者能够实现病情稳定或轻微改善(随访时间中位值为6年,最长17年)。
本研究是对成人型MLD自然病程的全面回顾,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回顾性研究之一。研究数据清楚地表明,与儿童型MLD相比,成人型病程进展显著缓慢,为新兴疗法(如基因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干预时间窗口。研究者指出,该亚型依然面临诊断延迟与治疗效果不一的挑战,但这些数据为未来临床试验设计和患者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
Natural history of adult‑onset 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 J Neurol. 2025 Apr 1;272(4):303.
来源:神经科的那些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