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肝内血管新生、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失代偿期可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等多种并发症。
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发布多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相关指南[1-7]。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发布《肝硬化诊治指南》[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也先后发布腹水、EGVB、肝性脑病、PVT、肝衰竭、PHC等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指南或共识[9-14]。近年国内外关于肝硬化临床诊治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因此,亟需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以进一步统一并更新相关概念,为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提供有益指导。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较多指南和共识意见发布,本共识意见着重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本共识意见包含43项陈述条款,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部分专家撰写初稿。由来自全国的消化病学专家对共识意见初稿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系统对证据水平进行分级(表1),并将陈述的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表2)。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德尔菲(Delphi)法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表决本共识意见,陈述的表决等级标准见表3。每项陈述的投票表决等级为A或B的人数占比(陈述同意率)>80%被认为该项陈述达成共识并通过;如未达到要求,则全体成员再次讨论并表决,若第2次投票仍未达到前述通过所需要求,则当场修改后进行第3次投票,确定接受或放弃该陈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