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患者因120延误救治去世 要问责更要提升急救效率 | 舆情焦点

2022-06-13作者:医事法学法律
非原创 120热线视频完善

【儒亮时评】热线(专线)方式寻求急救,本是快捷考量,但伴随时代进步,本案又暴露这样的缺憾:寻求救治方往往是疾病在身,通过电话方式只是见声不见人,面对因疾病进展可能导致之状况,比如没有力气表达后续内容等情况下,该如何办理?能否开通视频热线,让医学说言的“望、闻、问、切”等元素尽可能在信息沟通中呈现出来,当是120后续要完善的重要内容、方向。希望本案的发生,能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程,让更多求救者不再伤痛。


来源:网络舆情(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2-06-09

患者因120延误救治去世
要问责更要提升急救效率

 舆 情 要 点

5月30日,河南大学女生彭某因急性脑出血不幸离世。其生前与120急救中心接线员近8分钟的通话录音被上传网络后,引发关注和争议。
6月3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网络反映郑州120延误救治大学生一事,郑州市高度重视,郑州市卫健委已成立专项调查组,正对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予以公布。
6月6日晚,中共郑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女大学生因120延误救治去世”事件调查和问责情况,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多人被处分:调度员张真颖负有直接责任,给予开除处分;调度班长代文欣负有直接责任,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两年)、政务撤职处分;调度科科长燕重远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政务记过处分;副主任康晓琴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政务警告处分。

 舆 情 反 馈

截至6月8日,在微博平台,#河南大学脑出血死亡女孩父亲发声# #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调度员被开除#相关话题阅读量分别达11.5亿次、5.9亿次。
舆论对该接线员的处理方式提出质疑。有网民认为,彭某提出头疼且说话断续、意识不清,接线员应该意识到其病症的严重性,通过手机定位彭某位置并及时派出救护车;也有网民认为,彭某在求救电话中给出的地址“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明伦校区”相互矛盾且范围过大,接线员无法确认其位置,派救护车作用不大。有专家表示,该接线员最大的问题在于电话没有声音后,未采取下一步行动。
舆论认为,要确保急救的有效性,需要系统的专业。有媒体发文称,应当有一套系统且周全的应急处置方式,对于具体人员如何应对、通过什么技术确认地址、发现求救者的什么症状作出什么应对,都应当有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与量化标准。也有媒体认为,报警者说不清位置不应成为问题,应引起重视。医疗急救系统应举一反三,通过软硬件的建设来提升院前急救水平,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此外,关于120紧急救援工作,除了被救人员、救援人员,还需要提高社会层面的重视。有专家表示,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化、现代化融合到急救工作中。如将5G+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院前院外急救工作。另一方面,相关协会、组织等应在平时多进行常识性的急救知识宣传,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培养公众的自救能力。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陈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