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定时炸弹”肠息肉,切除后怎么复查?谁是高危人群?

2021-02-27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肠道息肉大致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当然,并非所有腺瘤都会发生癌变。)


即使是炎症性息肉(过去认为不会癌变),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而且,长大之后,也有腺瘤化改变的可能。


所以,结直肠任何小的息肉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发现有肠息肉,无论什么性质,都应尽早切除,以免它悄无声息地变坏。


我们应当在它癌变之前切除它,以绝后患。


微信图片_20210225132822.jpg

息肉演变示意图


由于息肉隐匿大肠深处,用一般检查化验、X光、CT、磁共振等最新技术等也往往不易早期发现,以致不少大肠息肉患者因最终癌变失去了宝贵的治疗的时机,十分令人惋惜。肠镜是发现它最好的手段。


治疗方法有:内窥镜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镜下切除。


微信图片_20210225132825.jpg

息肉切除后,钛夹闭合创面


内镜下结肠息肉的切除术是一种非外科剖腹性微创无痛性切除术,是内镜诊断与治疗技术上的重大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225132828.jpg

圈套切除示意图


但是,由于多数结肠息肉病人没有消化道出血、腹痛等明显症状,对于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和及时内镜下切除治疗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放弃早期检查与治疗,直至癌变出血不得已才来治疗,但往往肿瘤已是晚期并已转移。


当然,切除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术后的休息与活动


1、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黏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2、息肉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3、治疗后大小便问题:

治疗后1-3天较长时间平卧在上,要注意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要先在床边坐上片刻,无头晕不适下地,再站立一阵,无头晕反应才去所,完厕后慢慢起立,站稳,无头晕再回床休息。以防发生起立性昏厥,跌倒。


4、大便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要努排便。以防擦伤息肉创面,引发出血。


5、一旦出现便血、腹痛、发热等,要立即就诊!


6、治疗后2周左右,宜酌情服用一些抗溃疡、止血、生肌药物。


二、怎么定期肠镜复查?


微信图片_20210225132831.jpg

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切除后,由于可能留有残基,也可能有漏网之鱼;


再者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还存在,适合于它生长的环境还在,所以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应强调定期结肠镜随访并及时处理。


1.对于1~2个小管状腺瘤(直径<10 mm)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2~3年进行初次随访,具体间隔视患者意愿、医生的选择而定;


2.对于3~10个腺瘤,任何一个腺瘤的直径≥10 mm、有绒毛结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如果确定息肉完全切除整块切除的在息肉切除术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


3.在1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随访间隔应在1年以内,并考虑是否有潜在家族息肉病的可能;


4.对于接受分块切除无蒂型息肉的患者应该在随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从而验证息肉是否被完全切除;


5.对于疑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加强随访,同时对其由血缘关系的亲属做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后期大多数癌变)。


6.单个良性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多发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三、高危人群如何复查?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属高危人群:


①多发腺瘤;


②直径≥2cm;


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④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高危人群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其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四、术后的自我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3天,进流食或少饮食1周,半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2、术后1月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有无血便情况。如有不适,请随时到医院检查。


3.保持稳定情绪 应尽量避免精神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4、原有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应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五、注意饮食习惯的改善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


2、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如,

不食或少食、炸、烘、烤食物。


3、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三要素”食物;


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腌、泡和过、过碱、过冷、过硬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来源:胃肠病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