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没有家族病史,年纪轻轻却得了癌!这些高危人群要做这件事......

2025-01-03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小刘今年30岁,从小体重就偏大,加上平时缺乏运动,饮食也不加节制,所以他一直是胖乎乎的。


近年来,他的体重更是直接飙升到300多斤,BMI指数高达惊人45.4 (正常值为18.5-23.9 kg/m²), 属于重度肥胖状态。


最近,小刘为了治疗肥胖来到医院,筛查B超发现有双侧甲状腺结节,而且已经发展到恶性可能,同时伴有左侧颈部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可能。


以为只是胖,没想到得了甲状腺癌

面对这样的筛查结果,小刘一开始都不敢相信,因为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什么症状,而且家里直系三代都没有甲状腺癌的病史,怎么年纪轻轻就得了癌呢?


于是,他进一步做了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还是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过咨询,小刘找到了浙大二院甲状腺外科的专家王平主任。王主任看了小刘的病史,不无遗憾地说,已经有很多的国内外文献都报道,重度肥胖是导致甲状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促进甲状腺癌的周围侵袭以及淋巴结转移。中国的肥胖人群比例不断升高,也是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像小刘这种肥胖患者,成年后应该进行定期的甲状腺检查,并且积极减肥,减少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的概率。


重度肥胖,不仅促进了肿瘤生长

也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王平主任团队对小刘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结合B超和CT,发现小刘肿瘤已达2.5cm,局部侵犯颈前肌肉,而且有明确的淋巴结转移,需要进行甲状腺癌根治和转移侧淋巴结清扫。


同时,由于小刘重度肥胖,颈部暴露困难,属于困难气道,给术中插管及后续的复苏都增加了难度。因此,王平主任团队和麻醉科医生一起,制定了严格的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计划。


由于患者体型较大,手术床需要加宽,因此为了尽可能靠近颈部手术区域,主刀医生需要全程半弯着腰,而且患者颈部粗短,脂肪层有正常人的3倍厚,甲状腺窝犹如一个深坑,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难度更大。



王平主任根据丰富的手术经验,仔细分离解剖筋膜组织,发现肿瘤果然已与带状肌致密粘连,经过一番精细操作,终于完整切除了双侧甲状腺,清扫了相关淋巴组织,而且完整保护了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


无独有偶,当天还有另一位体重高达184斤的重度肥胖的甲状腺癌患者小黄。该患者8mm的乳头状癌病灶,侵犯了喉返神经入喉处的气管壁,环甲肌和带状肌,还有转移淋巴结与喉返神经紧密粘连。


王平主任带上手术放大镜,利用出神入化的刀法,将喉返神经与气管和肿瘤剥离并完整切除,术后患者也没有任何声音嘶哑。


图:小黄,BMI:31kg/m²


胖,不仅仅是一种体态

还是多种恶性肿瘤的诱发因素

肥胖是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也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其中就包括甲状腺癌。


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²,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就增加25%。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肥胖显著增加了癌灶侵犯周围其他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王平主任表示,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显著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肥胖患者白色脂肪组织的瘦素释放增加,脂联素分泌减少,芳香化酶活性增加,导致循环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内源雌激素水平被认为是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上述内环境紊乱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促进甲状腺癌的增殖和血管生成。高瘦素水平将异常激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促进甲状腺细胞的肥大和甲状腺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从而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在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脂血症、炎性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异常将显著影响机体的内分泌代谢稳态,从而导致经典致癌信号通路PI3K/AKT/mTOR、IGF-R、MAPK/ERKs等的显著激活,诱导致癌基因转录翻译,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甲状腺癌的增殖与转移。


最后,王平主任表示,根据这两位年轻的肥胖患者病理报告,都属于复发的高危组,未来还将面临长期的随访和肿瘤复发的风险。


预防甲状腺结节,远离危险因素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以下:


(1)高碘或低碘;


(2)家族遗传;


(3)14周岁以前的辐射暴露;


(4)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


(5)吸烟、酗酒,长期睡眠不足;


(6)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7)体重过重或有代谢异常问题者;


(8)自体免疫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约10%有可能是恶性。风险较高的结节,通常是那些超声下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钙化点的。


检查甲状腺结节,一般查超声和甲功。建议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那些带有风险因素的人群......


审核专家


科普专家



来源:浙大二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