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咳嗽咳痰的正确用药

2021-12-0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在防御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咳嗽也是有害的。它可使呼吸道内的感染扩散、胸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剧烈的咳嗽可使受损的呼吸道出血;也可使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发生自发性气胸;长期咳嗽是肺气肿形成的重要因素。



引起咳嗽的病因


感染因素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或喉炎;气管、支气管疾患:肺及胸膜疾患,如各种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胸膜炎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理化因素 任何阻塞、压迫或牵引呼吸道使管壁受刺激或管腔被扭曲变窄的病变都可引起咳嗽。如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狭窄(如结核)、肺不张、肺水肿、呼吸道受压迫、高温气体或寒冷空气等刺激性气体吸入。


过敏因素 如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等。


其他因素 如膈疝、膈下脓肿、肝脓肿(可形成支气管胸膜瘘)等。



咳嗽性质各不相同


干性咳嗽或刺激性咳嗽 见于急性咽喉炎、气管炎初期、气管或支气管受压迫或牵引、肺癌、粟粒型肺结核、胸膜炎、自发性气胸。


湿性咳嗽 常指带痰的咳嗽,多见于呼吸系统的炎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肺阿米巴病、肺吸虫等,也可见于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梗死等。



药物的选择



冬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咳嗽咳痰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剧烈的咳嗽咳痰往往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


治疗咳嗽咳痰的药物包含两大类,即镇咳药和祛痰药,医生在日常门诊接诊中,应根据患者咳嗽咳痰性质,熟练掌握镇咳祛痰药的使用,减轻患者痛苦。


镇咳药


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从而起到镇咳作用,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即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药物,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地美索酯、二氧丙嗪、替培啶和可待因等药物。


(2)外周性镇咳药:凡能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都归入此类,药品有苯丙哌林、普诺地嗪、甘草合剂、咳嗽糖浆等。上述药品中,部分兼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作用,只是主次不同而已。


祛痰药


能改变痰中黏性成分,降低痰的黏滞度,使痰易于咳出,因作用机制不同,主要分为五类。


 (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促使黏膜痰中酸性黏蛋白纤维裂解,导致糖蛋白的肽链断裂,形成小分子物,减低痰液的黏稠度,药品有溴己新、氨溴索。


(2)黏痰溶解剂:结构中含巯基的氨基酸,吸入后与黏蛋白的双硫键结合,可使黏蛋白分子裂解,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黏性痰液化而易于咳出 ,代表药有乙酰半胱氨酸


(3)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酶类:促使脓性痰DNA分解,使脓痰黏度下降,如糜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4)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痰液的表面张力以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其在黏膜表面的黏附力降低,以易于咳出。


(5)黏痰调节剂,能分裂黏蛋白、糖蛋白多肽链上等分子间的二硫键,使分子变小,降低痰液的黏度,同时调节黏液的分泌,并增加黏膜纤毛的转运,从而增加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道分泌细胞的功能,修复黏膜和促进气管分泌。主要在细胞水平影响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度,使之借助于咳嗽反射易于咯出,代表药有羧甲司坦、厄多司坦等。


如何用药


由于咳嗽的病因、时间、性质、并发症或表现不尽相同,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依据咳嗽的性质、表现和类型选择用药,服用药物以镇咳、减少咳嗽的严重程度和咳嗽频率。 


(1)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宜选苯丙哌林或喷托维林。


(2)剧咳者宜首选苯丙哌林,其为非麻醉性强效镇咳药,奏效迅速,镇咳效力比可待因强2~4倍;次选右美沙芬,与相同剂量的可待因大体相同或稍强;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其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其镇咳作用为可待因的1/3;或选可待因,镇咳速度迅速,尤其适合伴随胸痛的剧烈干咳。


(3)对白日咳嗽为主者宜选用苯丙哌林,对夜间咳嗽宜选用右美沙芬,其镇咳作用显著,大剂量一次30 mg时有效时间可长达8~12h,比相同剂量的可待因作用时间长,故能抑制夜间咳嗽以保证睡眠。


(4) 对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考虑应用可待因,其能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大而迅速,其强度约为吗啡的1/4,尤其适用于胸膜炎伴胸痛的咳嗽患者。


(5)对痰液较多的湿咳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应先用或同时应用祛痰剂,以利于痰液排出和加强镇咳效果,避免痰液阻塞气道。另对痰液特别多的湿性咳嗽如肺脓肿,应该慎重给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滞留于呼吸道内或加重感染。


(6)被稀释后的痰液借助咳嗽反射可以排出,在使用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后应暂缓使用强效镇咳剂,以免被稀释的痰液堵塞气道。


(7)乙酰半胱氨酸能溶解白色黏痰及脓性痰。对于一般祛痰药无效者,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可能仍然有效。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作者胡建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