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便秘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粪便干硬或排便困难(排便费时费力、排出困难、须手助排便、有排便不尽感或肛门坠胀感等)。慢性便秘至少六个月病程。
慢性便秘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继发性疾病如结肠原发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等,以及某些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等。
排便不畅,心情比较烦躁,严重者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排便时用力过度,容易引发痔疮、肛裂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引起脑血管破裂、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另外,慢性便秘还可能引发结直肠癌、乳腺疾病等。
(一)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膳食结构
1.饮水和膳食:
增加饮水量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饮水量推荐每日1.5~2.0升;蔬菜、水果、红薯、玉米、燕麦、土豆等膳食纤维,推荐每日摄入20~35克。另外,适当补充酸奶和其他发酵食品,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利于排便。
2.适当的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缩短肠道传送时间,利于通便,尤其是对卧床较久、运动较少的老年患者更有好处。疫情期间,适当增加室内运动项目,推荐每天运动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两次。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在晨起和饭后,结肠运动最为活跃,最易产生便意,一般选择在早晨起床后或饭后两个小时内排便。排便时避免被外界干扰,请不要携带手机、书报等无关东西,集中注意力排便。另外,相对于坐位排便,蹲位可改善排便困难、缩短排便时间。
4.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面对各种压力,应科学管理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药物治疗
当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不能缓解便秘的症状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1.泻剂:常用泻药主要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① 容积性泻剂:通过滞留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起到通便作用,对于以粪便干结为主的轻度便秘患者效果较好,使用时必须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防肠梗阻的发生,该类泻剂起效较慢,一般需要几天。
② 渗透性泻剂:通过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对轻、中度便秘患者效果较好,使用时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
③ 刺激性泻剂:通过刺激肠神经系统,从而增加肠道动力、刺激肠道分泌。该类泻剂仅可以短期、间断使用。长期使用,会引起肠道平滑肌萎缩,肠道蠕动功能变差,对其形成慢性损害。
④ 润滑性泻剂:有极强的吸水性和油性,能让肠道更润滑,排便时更顺畅,适用于直肠粪便嵌塞的患者,润滑性泻剂使用不方便且不能经常使用。
2.促动力剂:让肠道平滑肌轻松自如地缩放,加速结肠运动、缩短结肠传输时间,从而增加排便次数。当各种缓泻剂对便秘症状没有改善时,可以考虑促动力剂,但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3.促分泌剂:刺激肠液分泌,使结肠转运速度增快,加快排便频率,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对饮食生活习惯和泻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
4.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变肠腔分泌功能,恢复胃肠道动力,对便秘和腹胀起到缓解作用。
5.中药:我国传统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汤剂,对缓解慢性便秘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周世毅
来源:重医附二院药学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