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供受者间遗传免疫的差异将影响非血缘供者HSCT的成功实施。供受者间的遗传免疫差异越大,移植后并发症如GVHD的危险性越高,还会导致免疫重建延迟、增加移植相关死亡的风险。
其中,供受者HLA相合性是影响非血缘供者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此外,还需考虑NK细胞的异基因活性、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基因的多态性等。
关于HLA配型目前有一些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本观念:
①高分辨率的基因分型技术是目前非血缘供者配型和选择的标准技术。
②HLA等位基因不相合的数量是影响移植结果的重要因素。
③HLA等位基因不相合与移植排斥、GVHD、移植相关死亡等相关。目前的分型技术可以识别多种HLA相合水平如12/12相合(A、B、C、DRBI、DQBI、DPB1)、10/10相合(A、B、C、DRBI、DQB1)、8/8相合(A、B、C、DRBI)或6/6相合(A、B、DRBI),不同移植中心的HLA配型标准有所不同、理论上应尽可能选择等位基因匹配程度最高的供者,HLA10/10相合是目前国际通用的金标准。
当等待移植的患者检索不到HLA全相合的非血缘供者时,还需考虑到疾病进展对预后的影响,对于高危组患者,可选择1~2个HLA等位基因不相合的非血缘供者。
在未找到适合的非血缘供者或时间不容许拖延的情况下,也可选择脐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HSCT中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主要归因于供者来源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和NK细胞对受者细胞的杀伤作用。
KIR表达在NK细胞和部分T细胞的表面,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典型或非典型MHC-I类分子相结合,传导抑制或活化信号,调节NK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
KIR根据胞外决定簇数目可分为KIR1D、KIR2D、KIR3D;根据功能分类,可分为胞浆区有长尾(L)的抑制性受体,如KIR2DL、KIR3DL及胞浆区为短尾(S)的活化性受体,如KIR2DS、KIR3DS。
抑制性受体与MHC-I类分子结合后传导抑制性信号,阻止NK细胞及细胞毒T细胞的溶细胞作用;抑制性受体对MHC-I类分子的亲和力远大于活化性受体,当其与活化性受体共同存在时,仍产生抑制性信号。若供者抑制性KIR缺乏1~3个相应的配体,则认为KIR不相合;若供者抑制性KIR的配体均存在,则认为KIR相合;若某一配体的相应受体未出现,则无论该配体出现还是缺乏,都认为这一受体配体是相合的。
美国《科学》杂志2002年首次报道了HLA半相合移植中供者抑制性KIR不相合可显著改善移植预后。
当存在CVH方向的KIR不相合时,NK细胞通过杀伤受者体内的抗原递呈细胞,阻断向供者T细胞递呈抗原,从而阻止了GVHD的发生。
同时,由于肿瘤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的表达下调或缺失以及其表面自身肽的改变,使NK细胞的KIR不能识别相应的配体而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即为NK细胞的GVL效应。
目前在非血缘供者HSCT中,供受者KIR及其配体对移植结果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报道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其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非MHC基因编码的具有不同氨基酸的同源蛋白经加工处理成多肽,与MHC结合表达于受者APC表面,被供者T细胞作为外源性物质所识别,而这些多肽即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Y染色体上基因编码的mHags,与性别相关,被称为H-Y抗原;另一类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编码的mHags。
mHags在不同组织的不同分布决定了其在异基因HSCT中免疫效应的方向和强度,表达广泛的mHags同时参与GVHD和GVL效应;选择性表达于非造血细胞上的mHags诱导GVHD,但不诱导GVL效应;选择性表达于造血细胞上的mHags可诱导GVL效应,不产生或仅产生轻度GVHD;局限于单一造血细胞系的mHags可诱导GVL效应,但不产生GVHD。此外,供者能识别mHags的T细胞受体也决定了GVHD的发生。
mHags不匹配在GVHD与GVL效应的分离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mHags的免疫治疗,如mHags特异性T细胞输注、mHags疫苗,有望成为HSCT后白血病复发治疗的新方法。
但目前研究还不确定人类究竟有多少个mHags,能用于临床干细胞移植的mHags数量非常有限,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更多局限性表达的mHags。
在GVH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参与,遗传基因的多态性导致不同个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高低不同,从而影响了GVHD的发生与发展。
目前关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并发症、移植疗效的研究报道存在不一致性,还有待在更大样本的移植患者中深入地研究细胞因子多态性与移植的关系。
机体的天然免疫能特异性识别“自我”和“非我”,可通过宿主组织或细胞表面的病原微生物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特异分子,激活APC进而启动免疫反应。
PRRs在GVHD的发生、感染等移植并发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已发现NOD2/CARD15基因、Toll样受体基因、髓过氧化物酶基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Fcy受体基因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感染、GVHD等并发症相关。
文章内容节选自《干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 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 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3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 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 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1名,获奖者免费获赠《干细胞与自身免疫病》实体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