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患者饮食的三大误区!合理补充蛋白质,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力

2021-06-21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肿瘤营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一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改善其营养状态;二是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耐受力,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一、维护免疫力离不开蛋白质


维护免疫力,需依靠多种营养素的联合作用,其中蛋白质扮演着核心角色。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内有数以百计的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各自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促进生长发育和修补组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构成免疫活性物质;构成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运输营养物质等作用。


可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免疫力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免疫力。

二、肿瘤患者的蛋白质需


诸多代谢性研究显示,对肿瘤患者而言,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强患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力,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等。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蛋白质补充可显著改善免疫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肿瘤患者膳食摄入蛋白质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能量的10%~35%,其总量不应低于1.0 g/kg/d。大部分研究证据显示,肿瘤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在1.0~1.2 g/kg/d,甚至更高。若体力活动下降且存在系统炎症状态,蛋白质可增至1.2~2.0 g/k/d。安全性研究表明,在肾功能正常的个体,给予2 g/kg/d蛋白质是安全的;但如患者存在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害,蛋白质摄入不应超过0.8  g/kg/d。考虑到肿瘤患者对蛋白质增量的需要,以及因为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厌食、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造成肿瘤患者不能正常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的情况持续1~2周,则应借助肠内营养(EN)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等来提供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各类营养素和能量,同时,还应注意补充乳清蛋白粉,一般每日20~30g为宜。


在满足蛋白质摄入数量的同时,还应兼顾蛋白质的质量。对肿瘤患者而言,动物类蛋白(包括来自蛋类、奶类、禽畜类、鱼类和海产品等的蛋白质)和大豆类蛋白应占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的75%以上。其中,大豆蛋白质含量很高,约为35%~40%,是同等量猪肉的2倍,且氨基酸的构成较为合理,富含主食中缺乏的赖氨酸,可弥补肿瘤患者主食氨基酸构成的不足;同时,大豆含饱和脂肪酸低,并具有调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可能作用,因此不失为肿瘤患者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三、常见误区


目前社会上还流传着种种肿瘤患者饮食的“误区”,对肿瘤患者造成很大困扰,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对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和总的膳食平衡。在此,有必要针对最常见的几个认识误区加以澄清:


误区1. 肿瘤不能吃发物


所谓“发物”,是民间的传统说法,认为某些食物(海产品、鸡鸭鹅肉、牛羊肉等)可“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因此不能进食。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所谓“发物”的概念,上述食物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盲目限制,将可能导致肿瘤患者膳食不平衡,营养不充分,造成肌肉萎缩,血浆蛋白降低,免疫力会更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和感染发生风险增高。


误区2. 喝牛奶致癌


所谓“牛奶致癌”,源于国外报道的动物试验结果,即用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喂养老鼠,可增强黄曲霉毒素对大鼠的致癌作用。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故由此推导“牛奶致癌”。但这里面存在几个大的问题:首先,老鼠试验结果不能直接推演到人身上;其次,该研究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这在人类自然膳食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还有,牛奶蛋白质含量为3%,其中70%为酪蛋白。每天饮用牛奶250ml,摄入的蛋白质约8克,其中酪蛋白仅仅6g,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8~10%。这与“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动物试验情况截然不同。


误区3. 不吃饭或少吃饭,将肿瘤细胞饿死


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肿瘤患者吃得太多,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少吃或不吃可以饿死癌细胞。


实际上,国内外各类研究都没有看到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如果不进行营养补充,肿瘤细胞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分解人体肌肉组织,最后饿死的是患者而不是肿瘤。


来源:医世象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