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冬季血压波动大,该如何管理好你的高血压病人?

2019-01-07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高血压

冬季气温降低,到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一些患者反映,原本吃的降压药很有效但最近血压开始波动了,也有患者反映本来并没有超标,最近发现血压升高了。这些症状是不是跟气温下降有关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郭军主任医师表示,血压波动与季节关系大,这些患者血压波动跟气温下降有关,也与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气温骤然下降血压波动大,原有药物疗效降低的患者,需要跟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药物要‘加码’,另一方面,高血压作为慢性病,患者也要学会从生活方式的源头上主动干预”。

气温下降 高血压患者血压易波动

有六七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岑姨介绍,数个月前刚做完体检,心血管专科医生为她调整了治疗方案,这几个月血压十分平稳,“但是前段时间气温下降后,一到晚上血压就莫名升高,吃的降压药效果没那么好了。”

郭军介绍,岑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根据以往看诊经验,冬季气温下降后,高血压患者因血压波动前往就诊的患者占据心血管专科门诊的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天气变冷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得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加上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稍微差一些,导致血压的波动更加明显,原本效果不错的降压药在天气寒冷时就变得疗效欠佳。”郭军介绍。

另一方面,一些原本没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但没有症状的人士,会突然发现自己血压超标了,或者出现头晕、胸闷、气频等症状,“这些情况中,天气降温是一大诱发因素,此外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过大、体重超重、身体有隐患的人士,容易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诱发高血压。”

早介入、依从性好 有望摆脱药物

“很多高血压患者害怕吃药,觉得一旦吃药就得吃一辈子,其实这个观念并不正确。”郭军表示。

郭军解释说,在早期高血压发病时,如果患者及早介入治疗以及拥有良好的依从性,一些患者可以在血压平稳后无需再服药,“早期高血压发病时,如果是程度比较轻的一级高血压,通过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配以药物治疗,减少血管硬化等不良影响,有部分患者在血压平稳后可以做到无需再服降压药。”

郭军提醒,对于最近新发高血压病情的患者,可以及早介入治疗,一些病情轻的可以在1~3个月观察期内无需服药,通过日常生活的调整和医生的指导控制病情。等到天气暖和再观察,依从性好的患者有望在早期介入中控制好病情。

血压波动 必要时药物要“加码”

不过,对于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希望不服药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实现血压平稳,这种概率是非常低的。常年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和随便停药。在冬季血压波动大时,更需要特别注意,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药物要“加码”。

一些患者担心“加码”后药量就减不下来了,郭军表示,一般天气暖和血压下降时,可以跟医生沟通再调整用药,适量减药。

“高血压患者另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觉得药物副作用大,因此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其实非常不利于慢性病长期管理。”郭军指出,服降压药归根到底是希望能够让血压平稳,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等的风险。如果血压长期波动不稳,不但对于身体靶器官容易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此外,服药时间也有讲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时段在白天,因此要在白天用药。但是一部分患者是夜间血压波动大,这时候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将服药时间调整至晚上,并且夜间血压波动大的患者,由于这类波动更容易对靶器官造成损伤,因此监控上要更加注意,及时监控好每日血压数据,病情不稳时及时和医生沟通。

冬季要告别高胆固醇饮食

郭军表示,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一定要懂得从不良生活习惯的源头着手去改变,摈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冬季一些老人喜欢“贴膘”,连续几顿吃羊肉等食物进补,但是这些食物胆固醇高,容易引起血脂升高,加重血管硬化,加上天气冷运动少,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合理膳食,减少过于油腻、胆固醇过高的食物摄入,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在食盐摄入中,中国的标准是一日不超过6g,但是很多都超标了。”郭军提醒,我们的烹饪方式常是按习惯加盐,往往放多了都不知道,“特别是浓汤,放盐多,喝一碗汤就超标了,高血压患者要控制每日摄盐量。”

医生提醒,天气寒冷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例如早上6时至10时是心梗的高发时段,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个时段做剧烈运动,在天气过冷、血压波动大时不建议做户外运动,锻炼时要做好热身保暖工作。

疑难高血压要排查病因

高血压作为慢性病,需要患者拥有良好的依从性,与医生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

“数据显示,100个高血压患者中有10个左右是比较难诊治的高血压类型,这些疑难杂症增加了确诊难度,无法正确诊断的话,患者就没办法得到有效治疗。”专家表示。

郭军举例,一些常年的高血压患者,反复更换治疗药物还是无法控制好血压,经过CT、超声检查、激素检查等,才发现体内长了嗜铬细胞瘤,由于这种细胞瘤释放因素,会影响血压、心率不稳,“这种由于嗜铬细胞瘤造成血压、心率不稳的患者,通过外科切除肿瘤后,一般血压、心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专家提醒,常年高血压患者,如果有脸部潮红、心率增快、大汗淋漓、血压突然升到200mmHg以上等症状,要注意排查体内是否长有嗜铬细胞瘤。

此外,长期失眠的患者,尽量排查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再配合高血压的疾病治疗。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