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临床用药指引

2025-04-2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作为抗真菌治疗的重要药物,虽然其毒性较传统剂型显著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输液相关反应和低钾血症等。此外,临床对于该药的用法用量,包括剂量方案、给药方法和输液前预处理等存在诸多疑惑。为规范临床应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总结本文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引。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成人和1个月以上的儿童:


1.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感染,如隐球菌病、北美芽生菌病、播散性念珠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组织胞浆菌病、毛霉菌病,也用于治疗美洲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2.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且高度提示存在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尽可能排除常见病毒、寄生虫或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不明原因发热的可能。



3.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和儿童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也可作为免疫功能受损(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但初次清除寄生虫后的复发率很高。


注意:该药作为抗真菌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且本身不良反应较大,应避免常规用于初始经验性治疗。



用法用量



01
























给药剂量
(1)成人患者(根据不同治疗目标而定)


  1.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通常初始治疗的剂量为1.0 mg/kg/天,临床通常从50mg开始使用,逐步加量至 3.0 mg/kg/天。剂量递增方案在治疗毛霉病时会导致疗效延迟,因此指南共识推荐毛霉病患者首日即给予初始治疗剂量5 mg/kg,每日一次。此外,使用大于5mg/kg的高剂量治疗毛霉菌病已有用于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有限,因此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获益/风险评估。典型的累积剂量为3至4周内1.0-3.0 g。疗程应根据个体确定,临床实践中通常使用长达56天的疗程;在有深部感染、长期化疗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2. 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不明原因发热初始治疗剂量为1 mg/kg/天,如果有指征可将剂量增加至 3 mg/kg/天。

  3. 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可使用 1.0-1.5 mg/kg/天的剂量持续给药 21 天,或者以3.0 mg/kg/天的剂量持续给药10

(2)特殊人群


  1. 儿童人群:1个月至18岁儿童使用剂量可按照与成人相同的每kg体重进行计算;

  2. 老年人群:无需改变剂量或给药频率;

  3. 孕妇:尚未确定本品在妊娠女性中的安全性,仅当潜在获益大于对母亲和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可以使用本品;

  4. 肾功能不全人群:一般不需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因为肾功能不全时对药物的清除影响较小,接受血液透析和滤过的患者也无需调整剂量;

  5. 肝功能不全人群:尚无研究指导在肝功能不全人群中的剂量调整方案,用药中应对血清电解质(尤其是钾和镁)以及肾、肝、造血功能进行定期实验室评估。


02
























配置方法
(1)溶媒


本品必须用无菌注射用水复溶,杀菌剂(如苯甲醇)可导致本品出现沉淀;只能使用5%、10%或20%的注射用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本品与生理盐水不相容,不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复溶或稀释,也不要使用已经输注过盐水的静脉输液导管进行给药。不得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或电解质混合。

(2)本品50mg装小瓶复溶和稀释方法


  1. 每瓶(50 mg)加入12 mL上述无菌注射用水,以制备浓度为4 mg/mL两性霉素B浓溶液;

  2. 加入无菌注射用水后,立即充分震摇小瓶30秒使本品完全分散。复溶浓溶液为半透明黄色分散液。目测瓶中是否有颗粒物质,继续摇动直至完全分散。如果有异物的沉淀现象请勿使用;

  3. 根据最终静脉输注液浓度计算出需要进一步稀释的两性霉素B复溶浓溶液的体积。

  4. 静脉输注液可通过用注射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复溶浓溶液获得,使用本品随附的5μm一次性使用配药用过滤器,将复溶液注入到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中。按照体积比使用的葡萄糖溶液的体积可为复溶浓溶液体积的1倍至19倍,最终输注液浓度应在推荐范围0.20 mg/mL至2.00 mg/mL之内。


03
























给药方法

(1)每次疗程首次使用应缓慢输注测试剂量(1 mg)10分钟,随后仔细观察患者30分钟,关注有无相关输液反应;



(2)与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相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输液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该药说明书也未要求输液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预防。建议在治疗毛霉病首次足剂量(5mg/kg)给药或采用高剂量(>5mg/kg)治疗的患者初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或抗过敏药预处理;



(3)本品静脉输注给药,输注时长为30-60分钟;剂量大于5mg/kg/天时,推荐输注时长2小时;考虑该药为浓度依赖性,其疗效与体内峰浓度有关,应避免过度延长输注时间。



(4)若与其他药品共用输液导管,则在给药前予注射用葡萄糖溶液进行冲管,若不能冲管则使用单独输液导管给药。


                           
禁忌



(1)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或辅料过敏的患者,除非医生认为必须使用;



(2)本品含豆油,过敏者请勿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过敏反应:本品输注后如果发生严重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且患者不得再次给予本品输注。



(2)肾毒性:本品肾毒性远低于两性霉素B普通制剂,但仍有可能发生,合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必要时可在给药前进行水化。



(3)药物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僵直、低血压等。可通过输注前20-30min预先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5mg、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增加口服抗组胺药(异丙嗪25mg、苯海拉明20-50mg)进行预处理,以及延长滴注时间进行处理,并在给药初期密切观察。



(4)低钾血症:AmB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的结合导致滤过裂孔增大,钾排出增加,形成低血钾。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钾浓度变化,推荐在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时,如发现有血钾降低趋势应更加积极补钾,非紧急情况首选口服补钾。



注意事项



(1)不同两性霉素产品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给药剂量方面不具有等效性,不能与其他两性霉素产品互换使用;



(2)本品不得与其他任何药品混合,不能与盐水和其他电解质混合。



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对本品进行特定的相互作用研究。但是,已知以下药物可能与两性霉素B产生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与本品产生相互作用:


(1)肾毒性药物:本品与其他肾毒性药物(例如,环孢霉素、氨基糖苷和戊烷脒)同时给药可能增加某些患者出现药物诱发的肾毒性。在合用本品与肾毒性药物的患者中,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



(2)皮质类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利尿剂 :合用时可能加重低钾血症。



(3)毛地黄糖苷:本品诱发的低钾血症可能加重洋地黄毒性。



(4)骨骼肌肉松弛药本品诱发的低钾血症可能增强骨骼肌肉松弛药(例如筒箭毒碱)的箭毒样效应。



(5)抗真菌药:合用氟胞嘧啶时可能增加氟胞嘧啶细胞摄取和/或抑制肾排泄,增加其毒性;两性霉素B和咪唑类联用的体外和体内动物研究表明,咪唑类可诱导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抗性,应慎用联合治疗,特别是免疫受损患者。



(6)抗肿瘤药:与合用抗肿瘤药时有增加肾毒性、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的可能性。应谨慎合用抗肿瘤药物。



来源:南方医院临床药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