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场手术,她的糖尿病不用再“终身服药”

2025-04-26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e74fd46f0a8d50663a4c3fa6bf5d9af.png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


64岁的韩阿姨过去一年总觉得自己“不对劲”:明明按时服药、控制饮食,血糖却像脱缰的野马,常常飙到临界值以上。

更让她焦虑的是,镜子里的自己越来越陌生:鼻翼变宽、嘴唇肥厚,手指关节粗大,连戒指都戴不进去了。家人安慰她“年纪大了都会发福”,可韩阿姨却越来越焦虑。



被糖尿病“缠上”,背后竟有“隐形推手”

2024年秋,韩阿姨在瑞金医院复诊时,一句无心之言引起医生警觉:“最近连说话都有点含糊了,邻居说我像变了个人。”结合她难控的血糖和特殊面容,医生脑中闪过一个关键词——肢端肥大症

随后的检查印证了猜想: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超正常值4倍,核磁共振更揪出罪魁祸首——一颗1.5厘米的垂体生长激素瘤。


“这不是普通糖尿病,而是垂体瘤引发的代谢‘连环劫’。”瑞金医院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吴哲褒教授解释。这颗肿瘤虽小,却像一台失控的激素泵,持续分泌过量生长激素,从三大通路“围剿”糖代谢:迫使肝脏拼命“造糖”、阻止肌肉“吃糖”、摧毁胰岛β细胞功能。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将面临心血管病变、呼吸障碍等多重危机,导致特殊类型的继发性糖尿病。


神经内镜下“拆弹”,从“糖魔”手中重夺健康


精心设计方案后,一场精密如绣花的手术悄然展开。

吴哲褒医生团队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在仅毫米级的操作空间内,沿肿瘤假包膜小心剥离,完整切除肿瘤,保留正常垂体并重建鞍底结构。

整个手术过程稍有不慎,可能损伤颈动脉或视神经,甚至导致脑脊液漏。“就像在悬崖边拆炸弹,既要彻底切除,又要保护正常垂体。”吴主任形容。



术后,韩阿姨的空腹血糖直降至6 mmol/L,无需任何降糖药!血液检测显示,生长激素水平从4.029 ng/ml断崖式跌至0.626 ng/ml,达到生化缓解标准。

随着激素水平正常化,韩阿姨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实现了“切除肿瘤即控糖”的疗效。再来复查时,韩阿姨仿佛换了个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全部达标,更惊喜的是,她的面容开始“逆生长”,肢端肥大面容逐渐改善。

生长激素恢复正常后,异常的骨骼和软组织增生会逐步消退,您会越来越年轻!”吴主任笑着说。


生长激素与糖尿病“相爱相杀”,这些情况要注意


这场“代谢战”的胜利,让韩阿姨重获健康。据悉,约10%的难治性糖尿病存在继发因素,及时识别可改变“终身服药”的命运。“许多疾病善于伪装,治愈的关键,在于发现藏在表象背后的那道‘暗门’。医生就要像侦探一样,从细微线索中揪出真凶。”吴哲褒主任感慨,随着基因检测、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隐形病因”正被揭开面纱。


瑞金医院垂体瘤多学科团队

提醒大家: 

  1. 难控性糖尿病合并进行性面容改变、关节痛、睡眠呼吸暂停、视力视野缺损等情况,要警惕垂体瘤。

  2. 确诊金标准:OGTT试验联合生长激素检测。

  3. 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巨大肿瘤可先用药物“缩瘤”。

  4. 术后需长期随访激素水平,监测糖代谢恢复情况,守护激素与代谢平衡。


素材丨垂体泌乳素腺瘤诊治中心

文、编丨祁洁



图片
END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