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不能随便停药的十三类药物

2022-11-0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药物治疗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药物在疾病治愈后即可停药,但在临床治疗中部分药物不宜随意停药,以免引起“撤药反应”,甚至使原有疾病恶化,如抗凝药物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心肌梗死或脑梗等严重后果。

那么,哪些药物不宜随意停药呢?


1. 糖皮质激素

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曲安西龙等,可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肾上腺功能不全或肾上腺皮质萎缩,糖皮质激素合成释放减少。


如突然停药,萎缩的肾上腺不能及时释放糖皮质激素,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危象产生,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低血压等表现,严重者会休克。


为防止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应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的每日维持量,或采用间隔给药法,逐渐减量至能够控制主要症状后,再慢慢停药。

2.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病大多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服药期间应监测血压,观察药物的效果并准确调整药物的品种及剂量,不可自行没有症状停止服药。突然停药,可引起反跳性高血压、心绞痛加剧、继发性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等,严重者可引起猝死。

3. 抗心绞痛药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冠心病,长期应用改善冠状动脉循环药物如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如果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缺血症状,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猝死。


如需停药应逐渐减量,停药过程至少3天,常可达2周,如有撤药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则需重新再给药,待稳定后逐渐停用。

4. 抗凝药

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大血管支架、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以及肺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或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抗凝治疗时,应特别遵从医嘱,有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服药期间要遵医嘱,定期监测 INR 及凝血酶原时间,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如果随意加量、自行停药或剂量不足,将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后果。

5. 抗癫痫药

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如乙琥胺、丙戊酸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酰胺、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等,若突然停药,可造成情绪激动、失眠、焦虑、惊厥、抽搐癫痫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一般来说,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完全控制3~5年后,失神发作停止1~2年后可考虑停药,但决定停药后,应有一个缓慢减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少于1~1.5年,复杂的部分性发作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6. 甲状腺用药

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过程中,必须根据症状、体征、治疗反应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准确调整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的剂量,有的患者还需要长程疗法(2~3年),以减少甲亢的复发概率。


左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或替代疗法时,需要定期检测游离 T3、游离 T4、超敏促甲状腺素等指标值等来准确调整剂量,以免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导致药物性甲亢,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7. 降糖药

确诊为糖尿病后一般需要长期用药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药物的疗效并调整药物的品种及剂量,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自行增加剂量,以免血糖控制不佳或控制过度导致低血糖。


部分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后,如突然停药,有可能造成血糖反跳,导致血糖显著增高,甚至诱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8. 抗乙肝病毒药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需长期用药。如果疗程短,则易复发,停药后可能出现肝炎严重恶化。如果决定停药,在停药后至少四个月内应密切随访观察,密切监测肝功能、乙肝五项及病毒水平等指标。

9. 抗结核药

在进行抗结核的治疗过程中,即使结核病的症状已消失,也要继续抗结核治疗。目前的短程疗法需要6个月,否则易于复发,甚至发展为耐药结核病,成为难治性结核病,此时的疗程达18个月。所以,抗结核的治疗必须密切随诊,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减药。

10. 抗菌药

在治疗细菌感染时,疗程会因感染的病原菌不同、个体免疫力不同等情况有所差异,一般应用到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的72~96小时,特殊情况应遵医嘱。过早停药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11. 抗帕金森药

抗帕金森病药如溴隐亭、甲磺酸培高利特、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等不能突然停药,因为有发生恶性神经阻滞药综合征的可能,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心理改变等,必要时还需入院治疗。

12.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类药物一般需终身服药,医师决定停药也需要逐渐减量,缓慢停药;长期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后,如果突然停药,也会出现戒断症状等。

13.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停药反应通常发生于停用抗抑郁药几天内,有时见于抗抑郁药减量时,发生于停药1周后者少见。


作者:陈业

本文转发自浦人医药剂科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