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张晓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撰稿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其发病与吸烟、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SCLC 在肺癌中所占比例约为 10%-15%,但其侵袭性强、早期易发生广泛转移,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等国际医学盛会的召开,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取得了诸
多令人瞩的进展,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SCLC 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肿瘤快速增殖和早期转移,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分期对于 SCLC 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局限期(Limited Stage,LS)和广泛期(Extensive Stage,ES)。局限期定义为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可被纳入一个放射野内;广泛期则指肿瘤超出局限期范围,包括远处转移。
传统上,SCLC 的一线治疗主要依赖化疗。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如顺铂或卡铂)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广泛期 SCLC 中,该方案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缓解,但大多数患者会在治疗后短期内复发。对于局限期 SCLC,同步放化疗是重要的治疗策略,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然而,总体而言,SCLC 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仍较低,局限期患者约为 20%-40%,广泛期患者则低于 5%。
免疫治疗的出现为 SCLC 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 ESMO 会议上公布的 CASPIAN 研究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Imfinzi)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显著延长了广泛期 SCLC 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3 年随访数据表明,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的 OS 率达到了 17.5%,而单纯化疗组仅为 5.1%。度伐利尤单抗成为首个在广泛期 SCLC 中与化疗联合,既显示出显著生存获益又提高缓解率的 PD - 1/PD - L1 免疫治疗药物。
此外,WCLC 会议中也有关于免疫治疗联合其他疗法的探索。POSEIDON III 期试验的最终分析结果在总统研讨会上展示,该试验显示度伐利尤单抗、 tremelimumab 和化疗联合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虽然该试验主要针对 NSCLC,但对于 SCLC 的联合治疗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示免疫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可能为 SCLC 治疗开辟新途径。
在 ESMO 会议上,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的新型靶向药物研究收获了显著进展。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 Drug Conjugates,ADCs)作为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其在 SCLC 中的探索性研究成果正式公布。尽管截至目前,尚无 ADCs 药物获批用于 SCLC 的治疗,但众多研究已初露曙光,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潜力。以针对 HER2 靶点的 ADC 药物为例,在 HER2 阳性的 SCLC 患者群体中开展的初步临床试验成果斐然。数据显示,该药物不仅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且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不良反应可控,为 HER2 阳性 SCLC 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有望改变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格局 。
精准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趋势,SCLC 也不例外。WCLC 和 ESMO 会议中,关于 SCLC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作为 SCLC 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在疾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也在开展,旨在更精准地筛选出可能从特定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例如,某些基因表达谱、免疫相关标志物等的研究,有望为 SCLC 的精准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除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其他联合治疗策略同样在会议中备受瞩目。在 ESMO 会议上,COAST II 期试验成果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该试验聚焦于度伐利尤单抗与潜在新药的联合应用,其中包括抗 CD73 单克隆抗体 oleclumab 和抗 NKG2A 单克隆抗体 monalizumab,主要评估其在不可切除的 III 期 NSCLC 中的疗效,特别公布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 Free Survival,PFS)相关结果。尽管这项研究的对象是 NSCLC,但对于 SCLC 的联合治疗策略优化而言,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其提示着深入探索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使用方案,有望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为攻克肿瘤耐药难题提供新路径。通过剖析 NSCLC 联合治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潜在问题,SCLC 领域的研究者们可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联合治疗方案,助力患者获取更好的临床结局。
基于这些研究进展,SCLC 的临床治疗方案正经历着极为显著的调整。在广泛期 SCLC 领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然成为崭新的标准治疗方案。以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为例,该方案凭借在相关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卓越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升了生存质量,从而彻底改变了临床医生对于广泛期 SCLC 的治疗决策。而在局限期 SCLC 方面,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众多科研团队与医疗机构积极投身其中,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从目前初步的研究数据来看,这种联合治疗模式极具潜力,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为局限期 SCLC 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生存希望。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更精准地对 SCLC 患者进行分层管理。通过检测特定生物标志物,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预测治疗反应,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 HER2 阳性的 SCLC 患者,可优先考虑针对 HER2 靶点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的研究进展犹如一座航标,为未来 SCLC 的深入探究清晰地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一方面,亟待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探索新型药物与联合治疗方案。肿瘤耐药问题犹如一道顽固的壁垒,严重阻碍着治疗成效,因此研发新型药物迫在眉睫,通过多种药物的巧妙联合,期望能够攻克耐药难关,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另一方面,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刻不容缓,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精准治疗体系,实现对 SCLC 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全程的精准管理,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配的治疗方案。此外,积极开展更多转化研究也是未来 SCLC 研究的重要任务。基础研究成果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只有通过高效的转化研究,才能将其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切实造福广大患者。
WCLC 和 ESMO 会议所呈现的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犹如为该领域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活力,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在免疫治疗方面,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纷纷涌现,部分免疫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成功打破了以往治疗手段的局限。新型靶向药物的探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不断筛选和研发出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的靶向药物,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与此同时,生物标志物与精准治疗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对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联合治疗策略也在持续优化,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协同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逐步改变着 SCLC 的治疗格局。这些进展切实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丰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让患者看到了更好的生存前景。然而,不可忽视的是,SCLC 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等特点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未来,我们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钻研,从发病机制、治疗靶点、药物研发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以不断完善治疗策略,切实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凭借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临床医生的实践探索,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定将收获更多重大突破,为攻克这一疾病难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林燕.ESMO实践指南:早期及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和随访(2017版)解读[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7):285-286.
[2]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2014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推荐意见[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0):66.
[3]王临润,陈建,王建平,等.RRM1、ERCC1和BRCA1 mRNA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对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C]//浙江省抗癌协会.抗肿瘤药物研究新进展与肿瘤个性化药物治疗论坛论文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2013:268-275.
[4]陈炎,陈亚蓓,陶荣芳.《ESMO2012版临床实践指南:鼻咽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解读[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34-36.
[5]张阿桥.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02):66-6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