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4月18-19日,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泉城济南正式召开。时隔一年,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再度齐聚一堂,聚焦研究进展,共议临床热点,厘清发展着力点,辨明优化方向,共同见证多部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和新指南的首次发布。
本次大会延续高效便捷的双会场并行模式,不同瘤种分会场进行专场讨论,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舞台。大会首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包括消化道肿瘤、乳腺癌、骨与软组织肿瘤、肿瘤免疫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等11个专场进行了指南更新解读和前沿进展讨论。
大会次日,鼻咽癌、头颈肿瘤、肿瘤心脏病学、肿瘤治疗所致血液系统毒性、黑色素瘤、肺癌等10个专场的精彩内容陆续呈现,会场学术氛围热烈,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学识智慧深度融合,共同奉献了一场肿瘤领域学术盛宴!中国医学论坛报持续关注大会热点,带您聚焦前沿。
精彩纷呈,续写华章
在该专场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杜晓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坤禹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唐玲珑教授分别就鼻咽癌分期更新、鼻咽癌免疫治疗更新以及鼻咽癌放疗技术及靶区勾画更新三个角度对新版指南更新要进行了阐述。新版指南充分吸纳了中国学者在临床分期体系革新、放疗技术优化及免疫治疗策略拓展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内容也构成了今年CSCO指南更新的核心亮点。
在头颈肿瘤专场,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教授对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指南更新情况进行了解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孝深教授则对鼻腔鼻窦癌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阐述。新版指南重点关注了复发性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方案以及鼻腔鼻窦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疗、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等内容,并强调了依据病理类型分层治疗的相关策略。
在该专场中,中日友好医院张波教授阐述了滤泡上皮来源甲状腺癌指南中诊断方面的更新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卓颖教授则针对滤泡上皮来源甲状腺癌指南中治疗部分的更新要点进行了细致解读。新版指南针对甲状腺癌细胞学、组织学、实验室、分子水平和影像学诊断策略进行了梳理,并在外科手术指征、主动监测、碘-131治疗、TSH抑制治疗、系统治疗等治疗手段方面进行了推荐更新。
在胃肠间质瘤专场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志冬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侯英勇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磊教授分别针对2025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的内科部分、外科部分、病理部分以及影像部分的更新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新版指南在胃肠间质瘤的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手术指征和方式选择、分子检测内容及适应人群、影像诊断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推荐更新。
在该专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褚晓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伍钢教授以及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夏云龙教授分别从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脏毒性及预防更新、放疗所致心脏毒性及预防更新以及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脏毒性处理原则更新三个方面对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新版指南围绕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管理进行了重点更新,聚焦抗肿瘤治疗/放疗的分层预防策略优化、心脏毒性早期识别与处理流程规范化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了肿瘤治疗心脏安全保护策略。
在肿瘤恶病质专场,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勇教授、南京天印山医院陈映霞教授以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玲教授共同对肿瘤恶病质诊疗指南更新情况进行了细致解读。新版指南在新增靶向药物、细化用药建议、补充亚洲数据等药物治疗方案优化;整合抗肿瘤治疗、营养运动、心理支持等多模式管理升级以及和突出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及安全性管理等精准预防理念强化方面进行了更新,提升了临床实践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在该专场,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对CSCO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指南更新情况进行了介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卫平教授则对CSCO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指南进行了解读。《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指南》为首次发布,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意义重大。指南纳入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方向,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有助于保障肿瘤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在恶性黑色素瘤专场中,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峰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誉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连斌教授分别针对2025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中的外科治疗、辅助治疗以及晚期治疗方面的更新内容进行了阐述。CSCO黑色素瘤指南立足临床实践,并且更加注重亚洲特有的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亚型,新版指南基于积累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在免疫、靶向、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面均有更新,为这些特殊亚型的治疗提供了相应的精准治疗推荐。
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指南解读作为压轴内容在指南会次日下午集中呈现。
聚焦小细胞肺癌专场,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以及吉林省肿瘤医院李慧教授分别针对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中内科、放疗、病理及分子病理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新版指南在病理、分子病理、局限期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治疗、放疗、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推荐更新。
在非小细胞肺癌专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斐教授以及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分别针对早期/局晚期/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要点、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要点以及国内外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异同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新版指南在分子分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不可手术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推荐更新。
赓续传统 守正创新
至此,本次2025CSCO指南会所有学术内容已圆满落幕,这场为期两天、包括21个学术专场、汇聚4000余位肿瘤学精英的学术盛会不仅是中国肿瘤学界的饕餮盛宴,更以全面的学术图景展现了我国肿瘤诊疗规范体系的完善与超越。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数代肿瘤学科研与临床工作者披荆斩棘、薪火相传、持续创新的深耕中,依托CSCO等学术平台的前瞻布局与协同创新,中国肿瘤学科临床和科研水平逐渐走向成熟,已实现从国际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部分领域的跨越式跃迁,打造了肿瘤治疗新范式。
CSCO指南则是这一光辉发展历程的具象体现,自2016年CSCO推出第一部肺癌诊疗指南至今,9年来,CSCO系列指南已累计出版186部,总发行量超过200万册,构建起全瘤种的立体化诊疗框架。2025年,CSCO共计划发布30部肿瘤诊疗指南,《浆细胞疾病诊疗指南》和《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指南》首次发布,其余28部为再版更新。这30部指南内容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肿瘤、乳腺癌、血液系统、头颈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多个领域,兼顾前沿治疗手段和肿瘤治疗并发症,为我国的肿瘤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的引领下,每一部指南的诞生均历经严格循证医学论证与多学科专家共识的千锤百炼,指南注重对证据类别的细致划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充分尊重专家的学术意见,确保了指南的严谨性与权威性,广纳全球研究之长处,兼顾中国患者之特殊,形成了“国际进展本土化、本土经验国际化”的双向赋能格局,走出了一条根基深、水平高、有特色、前景广的发展之路。随着不断地更新、修订,CSCO系列诊疗指南已然成为国内广大肿瘤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依据和诊疗规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肿瘤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
站在新起点,我们相信CSCO将继续以指南为纽带,串联起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创新生态,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规范化诊疗与学术研究的全面发展,助力癌症防治专项行动,书写中国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期待后续在CSCO带领下,中国肿瘤专家学者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让我们盛夏7月相约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共同见证中国肿瘤学的繁荣盛况,让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胡岳 刘芊
摄像丨苏彦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