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荐读⑫ :宠物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感染病学》

2023-06-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感染病学(第2版) banner.png

点击可查看全部荐读章



第三十八章 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宠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二、宠物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一)猫咬伤 

猫能将一系列疾病传播给人。被猫咬伤的通常是猫的主人,妇女占72%,往往在其抚弄猫时被咬伤。猫咬伤大多较轻,就诊时非化脓性蜂窝织炎最为常见,但伤口也可能发展为化脓性蜂窝织炎,甚至形成脓肿。猫的牙齿小而尖,伤口容易累及手部的骨、肌腱和关节,导致骨髓炎、肌腱炎和化脓性关节炎。 

猫咬伤创口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是猫口腔正常菌群。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见于75%的病例,其中巴斯德菌和多杀巴斯德杆菌分别占54%和28%。这两种细菌易引起较严重感染,有可能发展至败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常见的需氧菌有链球菌(46%)、葡萄球菌(3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占4%)、奈瑟菌、摩拉克菌(35%)及棒状杆菌属(28%)。棒状杆菌属是一种较罕见的非发酵性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在无脾畸形或肝病等免疫虚损患者尤易导致败血症,且病死率较高。厌氧菌感染占病例数的63%,一旦发生往往形成严重的感染或脓肿。常见分离到的厌氧菌包括顶盖拟杆菌(28%)、梭菌属(33%),尤其是具核梭杆菌和变形梭杆菌、卟啉单胞菌属(30%)以及普雷沃菌属(19%)。从猫咬伤处分离出的厌氧菌大多数不产生β-内酰胺酶,但和人口腔菌群不同的是,与猫相关的具核梭杆菌常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另外,从猫咬伤处也分离出红斑丹毒丝菌,其感染一般为局灶性痛性溃疡和皮肤丘疹,但也可发生播散性病变。 

(二)狂犬病 

狂犬病家猫约占患狂犬病动物的5%,通常是其与野生动物接触时感染。因此,家猫也能成为人狂犬病的传染源。 

(三)猫抓病 

我国猫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巴尔通体是一般人群猫抓病的病原体,在HIV感染人群表现为杆菌性血管瘤病。猫抓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温带地区秋冬季节多发,经猫抓咬或经猫蚤传播。发病者80%年龄在21岁以下,14岁以下儿童接触新获得的宠物猫崽后发病更为多见。流浪猫及从待领所跑出的猫与家养猫相比,前者巴尔通体的感染率高(>40%对比6%),且多为对人致病的汉赛巴尔通体。但猫的感染大多为无症状的,而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一般在暴露后1周(范围3~10日),25%~60%的患者出现原发损伤处的丘疹,有的形成小疱并结痂。约2周(范围5~120日)时出现疼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半数病例局部淋巴结病变为唯一临床表现,常持续3周左右(范围6~12周),而后自行缓解。也有约15%的病例出现局部化脓,伴随症状有疲乏无力、发热38~41 ℃)、皮疹、腮腺肿胀及癫痫发作(<1%)。其他表现有眼肉芽肿、结节性红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炎。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猫相关的暴露史和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对皮肤、血液、淋巴结活检标本等进行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检查,PCR、巢式PCR、PCR原位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对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W-S银染色寻找革兰阴性小杆菌等组织病理学检查。该病病原体分离极为困难(需巧克力色培养基或CDC琼脂,耗时2~3周)。 

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虽然体外研究发现,汉赛巴尔通体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福平、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但多数抗菌药物的疗效未获得临床实践的证明,而且猫抓病一般呈自限性,所以目前认为,对于非重症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不需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于淋巴结明显肿大、视网膜炎、脑病、心内膜炎等可选用阿奇霉素、利福平、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等。控制猫体蚤的携带和对猫进行适当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免疫虚损患者特别是HIV感染者的杆菌性血管瘤通常表现为紫色皮损,酷似卡波济肉瘤,或为无色的皮下结节。患处活检呈血管增生性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患者也可以有发热甚至肝性紫癜。 

(四)经猫传播的肠道感染病 

猫容易感染沙门菌,常见的感染途径是经食物,尤其是未煮熟的肉、鱼或被污染的水。猫能从粪便中排出大量沙门菌,此外,猫的皮毛也可能被污染而成为传染源。小猫较成年猫容易携带空肠弯曲菌。在猫胃中发现有螺杆菌((Helicobacter和Helicobacter felis),并与人的感染有关。从猫也分离到幽门螺杆菌,推测是经饲养者传播的。猫还肯定是隐孢子虫的宿主,自然感染后呈水样便,人与猫之间可相互传播。 

猫已确定为弓形虫的宿主,每日可从粪便排出数百万的卵囊。人可能由于清扫猫窝或接触被猫粪污染的泥土而感染。粪便中刚排出的卵囊不具传染性,但在土壤中当气候温度条件合适(4~37 ℃)时,2~3日可形成孢子,且能保持传染性达1年之久。

较少见的还有托马斯厌氧螺菌(Anaerobiospirillum thomasii),常引起猫腹泻,在人可引起败血症;猫还可以处于假结核耶尔森菌的无症状携带状态,但可引起人腹痛和腹泻。猫还可有猫弓蛔虫感染,人也偶可感染,大多无症状,但也可有哮喘、腹痛、肝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猫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肝吸虫、后睾吸虫、华支睾吸虫也能使人感染。猫绦虫、犬复孔绦虫能传播到人,通常是儿童,临床上有轻度腹部不适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五)与猫直接接触获得的感染病 

家猫可在其皮毛上带有各种皮霉菌,也能被其饲养者所感染。长毛的猫高达90%带有犬小孢子菌。暴露人群中50%会有症状及体征,如体癣和头癣。分离到的其他病原体还有絮状表皮癣菌、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猫的皮霉菌感染常表现为斑秃甚至鳞屑状皮炎。为了打破这种感染的循环,猫应接受外用抗真菌药治疗,或口服抗真菌药。此外,为了控制这类感染,还应采取清理猫的皮毛、去除地毯上的皮屑和限制猫去卧室等措施。诊断主要根据皮肤刮屑镜检等。人感染的治疗为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 

猫还能传播刚果嗜皮菌,能引起皮肤渗出性炎症或脓疱性皮炎。猫感染时,患处皮肤周围应剃去毛发,保持干燥。人的皮肤感染通常为自限性,但发展成蜂窝织炎时,则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治疗。 

人与携带尼帕病毒、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猫直接接触还可被传染上上述病原体进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六)猫传螨病 

猫可感染疥螨,并可传染给人。螨可引起人的超敏反应,表现为痒性丘疹。猫的疥螨在人体不形成皮肤隧道。治疗措施主要是清除猫的体螨和彻底清洗家中的衣服被褥。 

(七)猫传呼吸道感染病 

家猫呼吸道内存在支气管败血性博代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球杆菌,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患猫一般症状轻微,如有咳嗽,则提示其有肺炎。人感染该细菌后,可有类百日咳样症状,尤其是儿童或免疫虚损宿主(如HIV感染者)。尽管与儿童时期接种的百日咳疫苗有交叉免疫应答,但成年后免疫力已逐渐减低。人感染后的症状轻则为轻微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为典型肺炎。用特殊培养基可分离到该菌,但往往因为未考虑此菌或常规临床实验室检查误判而漏诊。 

猫若暴露于鼠蚤,可感染鼠疫。人因接触病猫而患吸入性鼠疫的病例已有报道。人如接触Q热(伯纳特立克次氏体)病猫的流产组织,可能被其感染。猫的感染通常是经蜱咬或在野外环境中被感染。 

(八)经猫传播的蚤、蚊等媒介感染病 

鼠疫可通过“猫-蚤-人”的传播方式传染给人类,本病亦可通过接触病猫的皮、肉、血等经皮肤传播。马来丝虫可寄生于猫体内,经中华按蚊叮咬传播给人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犬恶丝虫可寄生于猫体内,并通过雌性库蚊、伊蚊、按蚊及吻蚊等叮咬后传播至人引起人恶丝虫病。犬复孔绦虫可寄生于猫体内,蚤吞食随猫粪便排出的犬复孔绦虫卵而被感染,而人因食用被病蚤污染的食物、水导致人犬复孔绦虫病。



本文摘自《感染病学(第2版)》



//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区

8c1a578dd18f2fa334163138f4e54e5.jpg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4名,获奖者免费获赠《感染病学(第2版)》实体书


感染病学.jpg

👆(截图至微信扫码享限时折扣优惠购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