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赵苏
化疗是治疗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化疗及其他治疗措施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也同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就十分常见,肿瘤患者发生贫血后该怎么办?
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气促、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国肿瘤患者的贫血发生率高达60.83%,而治疗率却不足10%。在实体瘤患者中,女性贫血的比例高于男性,胃癌患者重度贫血的比例最高。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接受化疗是患者发生CRA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疗药物尤其是铂类药物的使用能促进红细胞凋亡及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从而引起红细胞计数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此外,肿瘤放射治疗,肿瘤相关的失血、溶血、侵犯骨髓等也是引起贫血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开始,EPO药物便成为治疗CRA最为重要的方法,该药物可有效促进红细胞的产生,纠正贫血状态。当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浓度≤ 100 g/L,即可开始使用EPO药物。
EPO治疗优点
EPO 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使用方便,可用于门诊患者。
EPO治疗缺点
不过, EPO药物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且相对于输血,EPO的起效时间长,一般需要2~4周,此外若EPO剂量控制不当,可能有血栓风险。
个体化用药
使用EPO治疗的理想疗效是血红蛋白平稳上升:即每4周上升幅度为10~20 g/L,直至血红蛋白升至120 g/L,因此EPO的使用剂量应个性化考虑。若患者化疗疗程内血红蛋白持续下降,使用EPO无效,可考虑输血治疗。
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升高血红蛋白浓度。然而,输血治疗的缺点也比较多:
1、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免疫反应及输血后心源性肺水肿。
2、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如输血后肝炎。
3、血红蛋白浓度的波动较大,维持时间短。
4、输血引起的铁负荷过重。
5、血栓风险。
因此,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至70 g/L或80 g/L之前,原则上不应考虑输血治疗。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1、血红蛋白<60 g/L;
2、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
3、对EPO治疗无效的慢性症状性贫血;
4、没有时间或机会接受 EPO治疗的严重贫血。
对于单纯缺铁性贫血的肿瘤患者,则需要补充铁剂来减轻贫血症状。此外,在癌症或化疗引起的肾衰竭的患者中,持续性使用EPO药物往往会导致“功能性”铁缺乏,此种状态下,也必须补充铁剂。常用的注射用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铁剂必须在新患者中进行25 mg试验性给药,然后根据患者的缺铁程度确定补铁剂量。
其他常见的抗贫血药还包括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原理为补充叶酸和促进叶酸代谢,进而促进红细胞成熟。如果是疾病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可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若贫血由叶酸缺乏引起,可单独叶酸治疗,若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需叶酸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肿瘤患者发生贫血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引起贫血的原因和贫血的严重程度积极治疗,改善贫血症状,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来源:瑞金药师讲用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