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请保存图片至微信中识别二维码参与活动
12月8日,山西朔州应县1岁男童在一家名为和谐医院的私立医院打完点滴后身亡。
从新闻视频报道中可以看到医药费用清单中的至少有两个药物是不应该使用的。
视频截图
第1个不该用的药--注射用赖氨匹林
注射用赖氨匹林的主要成份是赖氨匹林,批准的适应证是“不适用于口服给药的发热及中度疼痛的治疗”。
图源:“用药助手”截图
【儿童用药】说明书部分说明了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不良反应】部分说明了“1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1~2 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本品。如该人群使用本品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安等表现,应警惕瑞氏综合征。此种情况虽然少见,但神经系统症状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
在这里,我忠告各位家长朋友们,注射用赖氨匹林用于儿童风险大,不建议用于儿童退烧,安全的退烧药首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第2个不该用的药就是上图中的炎琥宁注射液
这个药早在2009年就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点名了。
炎琥宁、穿琥宁注射液和喜炎平的成分类似,炎琥宁/穿琥宁注射剂的主要成分均为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多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2009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CFDA明确建议:炎琥宁、穿琥宁注射液儿童慎用!
图源:CFDA官网
中药注射制剂是历史遗留下的产物,中西医都不认可。中药注射制剂其原料来自多种中药材,而完全分离提纯其中的每一种成分非常的困难。有些药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会去改进工艺,造成中药注射剂杂质过高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率。
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是医生和家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最古老、价格最便宜的非甾体抗炎药。它不仅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可用于治疗足癣、结膜炎、糖尿病,预防老年痴呆症。由于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副作用比较大,现在一般很少用于解热、镇痛和抗炎了。仅在单纯关节受累的风湿热中常用。
常用剂量:小儿 80~100mg·kg-1·d-1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扑热息痛,为临床用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其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但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临床常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会导致肝损害。该药口服后约 30 min 起效,作用可维持 3 h~14 h,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乙酰氨基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2 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发热时的首选解热镇痛药。
常用剂量:儿童每次 10~15 mg/kg,不超过 4 次/d,<2 个月的婴儿应慎用。
布洛芬
强效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抗炎作用突出,临床主要用于发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肌腱炎等。它对血象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用于儿童退热比较安全的药物,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的患儿。
常用剂量:小儿剂量一般为每次5 mg/kg,体温高于39℃时可用 10 mg/kg,需要时每 6~8 h使用,每 24 小时不超过4次。
双氯芬酸
双氯芬酸口服吸收好,抗炎作用强,能很好地解决关节痛、肿胀,改善其活动,适合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不适用于单纯发热的患者。因本品有导致骨髓抑制的可能,所以作为非处方药仅限外用。
常用剂量:每次 75~150 mg,每日一次。儿童不宜服用。
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为强效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有强大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重,故不作为日常的解热镇痛药应用。临床可用于急慢性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另外还是癌性疼痛的首选药,目前临床上多用栓剂。
常用剂量:小儿常用量,一日按体重61.5~2.5 mg/kg,分 3~4 次使用。
综合整理自儿科黄哥黄医生、上海药讯
请保存图片至微信中识别二维码参与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