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替代终点究竟花落谁家?答案在最后!

2021-08-19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在抗肿瘤药物批准上市或新治疗方案临床广泛应用之前,必须经过合理的临床试验,检验此药物是否能带来临床获益[包括总生存(OS)期的延长和/或生活质量的提高]。抗肿瘤治疗的首要目的往往是延长患者的OS期,因此,在现今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OS期是最可靠的临床试验终点,客观、精确且易于分析。


但OS期要求样本量大、随访期长、费用高,且易受后续药物干扰。


在个体化治疗时代,考虑到OS期的诸多限制,当某类药物用于治疗少见疾病或对现有治疗有明显改进时,可采用替代终点申请上市。


因此,替代终点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迄今为止,替代终点因具有获得快、样本量小、随访期短的优点,已经在临床研究中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应用。



常用的临床试验替代终点



01 无进展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PFS)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开始至患者肿瘤进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02 无病生存期

无病生存(DFS)期或无事件生存(EFS)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开始至患者肿瘤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DFS或EFS主要应用于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之后的辅助治疗临床试验。

肿瘤进展时间

03 肿瘤进展时间

肿瘤进展时间(TTP),定义为从随机化开始至患者肿瘤进展的时间,TTP并不包含任何原因导致的患者死亡。


04 客观缓解率

客观缓解(ORR),定义为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维持一定时间的患者比例,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病例。


01

PFS

在传统的化疗及靶向治疗试验中,PFS期往往与OS期存在较强相关性,是较好的替代终点指标。但在肿瘤免疫相关临床试验中,由于免疫治疗存在延迟起效的特点,PFS期不一定能很好地预测OS期的获益。并且,在靶向治疗试验中,由于肺癌的分子异质性、耐药以及临床试验中普遍存在的交叉现象,在缺乏足够的统计学证据证实二者相关性的情况下,PFS期不能作为OS期的有效替代指标。


其次,在开放性试验中,PFS期容易出现评估上的偏差,属于非精确测量指标。在对照试验中,随访和影像学评价必须保证组间的均衡。另外,随访中的评估频率设定,也会对PFS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为了能够在免疫治疗中最大程度上提高PFS期与OS期之间的相关性,并且避免带来整体事件数的明显下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提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改良无进展生存(mPFS),即剔除3个月内的早期疾病进展(PD)事件(对于3个月内出现早期PD事件的受试者,该早期疾病进展将不被计入事件,该受试者将被继续随访至其死亡或删失)。该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发现“3个月”是剔除早期PD事件的最佳时间节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PFS期与OS期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不会带来整体事件数的明显下降。(更多详情:徐瑞华教授团队专访:探索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创新研究终点的背后故事


因此,mPFS通过对传统PFS期稍作改动,在保留了PFS期本身优点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其作为替代终点的可靠性。但部分专家对这种改动持谨慎的态度,mPFS未来能否得到药监部门的认可,还需要经过严谨的验证



02

ORR


在肿瘤临床研究中,Ⅱ期临床研究通常使用ORR作为研究的替代终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常根据ORR批准药物,但ORR作为一个近期疗效指标,只能评价肿瘤缩小的程度,观察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不能综合判断患者的生存获益。


Lencioni等通过一项应用brivanib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索了ORR作为OS期替代终点的可行性。


结果显示,ORR与OS期呈现明显相关性(R=-0.92,95% CI:-1~-0.73,P<0.001),并且ORR能更早地显示出治疗效应,由此认为ORR可作为晚期肝细胞癌OS期的候选替代终点。


然而,在肺癌、软组织肉瘤、乳腺癌等研究中,ORR并未显示出良好的替代终点价值。因此,目前采用ORR作为主要研究终点的可行性较低


03

DFS

在术后辅助治疗领域,DFS期是最常用的替代终点,但许多研究者认为,DFS期的测量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DFS期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患者死亡的时间。由于疾病复发的准确判断需要组织病理学诊断,难以准确、及时发现是否复发,而如果缩短复查时间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又可能会导致过度诊疗,因此,DFS期自身存在着天然局限性。


另外,由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清除隐匿性转移,但DFS期并不能反映微转移病灶的清除情况。


如果隐匿性病灶被消除,意味着患者通过术后辅助治疗被治愈,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在这种情况下,OS期才是反映隐匿性病灶被清除的最佳标准,而DFS期仅反映了隐匿病灶被控制的时间长短。所以,DFS期是否能够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替代终点仍然有争议






在实际工作中,替代终点指标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两者在生物学上具有相关性;

2.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证明替代终点指标可以预示着疾病的转归;

3.通过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表明替代终点指标与疾病的转归相关。


最后,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研究终点的选择可以参考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终点的技术指导原则》,未来仍然还需要不断寻求更具临床意义的终点。


肺悦新森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