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患者的70%,此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年轻人(18~50岁)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大幅增加。在缺血性卒中中,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和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分别占20%~30%和30%~40%。心脏磁共振(CMR)检查作为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之外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不仅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病因的确认,还可以揭示缺血性卒中新的发病机制。
中国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卒中学会综合目前研究结果制定《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对临床规范应用CMR提供了更多指导。小编将从“为什么做”“哪些人需要做”以及“怎么做”三个方面简要整理《共识》,帮助读者快速获取《共识》重要内容。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CMR检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诊断:CMR能够识别TTE难以发现的隐匿性心肌病,如心肌淀粉样变性、心肌致密化不全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等,这些隐匿性心肌病也是ESUS的潜在病因;
2.治疗决策:感染性心内膜炎(IE)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与常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方案明显不同。心内膜炎常累及心内膜、瓣叶和腱索,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易导致心源性卒中。心电图不具有特异性,超声心动图也无法确诊。CMR具有独特的影像表征,是诊断IE及其并发症的有力影像工具,可以准确识别IE的存在、数量和大小;
3.风险分层和二级预防:对于合并心肌梗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CMR有助于提高风险分层和二级预防,减少栓塞及死亡事件的发生。一项缺血性卒中研究显示,CMR有助于发现漏诊的未被认知心肌梗死(UMI)患者,从而改变了患者的二级预防方案(患者接受了更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因此,CMR检查有利于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策略,减少栓塞及死亡事件发生。
根据《共识》,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群体是CMR检查的主要对象:
1.经TTE检查后病因仍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以改变治疗方式的患者:CMR可作为第二步心脏成像方式,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2.隐源性卒中/ESUS患者:对于经过标准检查后病因仍然不明的患者,CMR有助于识别可能的栓子来源,如隐匿性心肌病;
3.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CMR有助于识别UMI,从而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策略;
4.卒中-心脏综合征患者:卒中-心脏综合征指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新出现的一系列广泛心脏损害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①急性心肌损伤;②急性冠脉综合征;③左心室功能障碍,;④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⑤神经性心源性猝死。CMR有助于神经源性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心肌病的诊断。CMR是鉴别Takotsubo心肌病、心肌炎或真性心肌梗死的关键诊断工具。
《共识》推荐的CMR检查流程如下:
1.初步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检查(头颅CT或MRI)及血管成像检查(CTA/MRA、MR壁血管成像)等,以明确缺血性卒中存在及可能的病因;
2.心脏疾病评估:对于怀疑心源性栓塞的患者,进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TTE评估心脏疾病;
3. CMR检查:对于怀疑ESUS患者或需要排除合并心肌梗死时,进行CMR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隐匿性心肌病、心房早期结构异常、未被认知心肌梗死、心内膜炎、神经源性应激性心肌病等。
通过这一流程,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二级预防策略。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神经整理自《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专家共识》,转载需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