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报名
作者:天津康汇医院 杨宁 李玉明
有效动态血压监测有效读数在设定应获取读数的70%以上;白天至少20个有效读数,夜间至少( )个有效读数(单选题)
A 5个; B 6个 ; C 7个 ; D 8个
答案:C
随着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四肢血压测量变得更为准确、简便、易行。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获得臂间血压差、踝间血压差和踝臂指数等指标。四肢血压测量对于周围动脉疾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已得到认可,且其在评估心血管风险、筛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预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2013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作为临床实践的一种工具。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是指将4个袖带分别置于左、右上臂肱动脉处和左、右踝部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处,同步获得四肢血压数值。利用上述测量值,可分别计算臂间血压差异(IAD)、踝间血压差异(IAND)、踝臂指数(ABI)等项指标(图1),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血压信息,避免单一血压指标可能导致的误差。上述指标可用于周围动脉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还能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图1 四肢血压相关指标
(1)受检者的准备:测血压前30 min内受检者禁止喝咖啡或饮酒、不进行剧烈活动、情绪平稳;排空膀胱,在安静环境下充分休息5 min以上;测量时保持平静;
(2)体位要求:四肢血压测量时,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测量部位,仅测定双臂血压时,可采用坐位、椅子需有靠背,受检者的上臂高度应与心脏水平在一致;
(3)环境要求:适当的空间,适宜的温度,保持安静。
采用经验证的示波法血压测量设备。目前已上市的动脉硬化检测仪可同步测量四肢血压。
由经过血压测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及技术人员实施。
测量上臂血压时应选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气囊宽度需覆盖上臂长的37%~50%,长度达到上臂周长的75%~100%。下肢血压多测定踝部血压。推荐使用50 cm×14 cm左右的长方形袖带进行测量,袖带气囊宽度达小腿周长的40%,长度至少达到小腿周长的80%,将袖带绑在受试者的双脚踝上方,袖带下缘距内踝上2~3 cm,松紧适宜。
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示波法血压测量设备同时测量患者的四肢血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1~2 min,取后一次测量值或2次测量的平均值。
评价标准正常参考值如下(表1)。
表1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IAD增大的患者:当sIAD>20 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以便全面了解周围血管病变情况;
(2)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排除主动脉缩窄;
(3)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
(4)间歇性跛行或肢体无力、怕冷的患者;
(5)血压升高程度与靶器官损害不相称的患者;
(6)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7)疑似大动脉炎或既往患过大动脉炎的患者;
(8)糖尿病患者;
此外,四肢血压测量也可作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一种筛查措施。
(1)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获得IAD、IAND和ABI等指标。可用于周围动脉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还能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2)收缩压IAD>10 mmHg,提示心血管事件和外周血管病风险增加;IAD>20 mmHg,提示上臂相关动脉非对称性狭窄;
(3)收缩压IAND>15 mmHg,提示下肢动脉非对称性狭窄;
(4)ABI 0.9~<1.0 提示心血管风险增加;双侧ABI<0.9提示主动脉狭窄;
单侧ABI<0.9提示下肢动脉非对称性狭窄。
需要进行四肢血压测量的重点人群包括(多选题):
A.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B.间歇性跛行或肢体无力、怕冷的患者
C.HDL-C<1.0 mmol/L
D.体质指数≥28 kg/m2
E.疑似大动脉炎患者
高血压有哪些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敬请期待下期文章!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康汇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高血压学组组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干事;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高血压中心主任;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FACC;FESC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康汇医院 慢病管理部主任,高血压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委员、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高血压中心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学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会 委员、总干事;天津市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总干事;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心肾交互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心与代谢共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