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腹部CT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一般患者:
①上午检查早餐禁食,下午检查午餐禁食,禁食时间不少于4小时;
②检查前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在1周内行消化道钡餐检查者CT检查前先腹部透视,明确腹部无钡剂影响时方可行CT扫描,对须提早检查者应行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处理;
③扫描前15~30分钟口服温水500~1000 ml,检查前即刻再饮200~300 ml,使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充盈,检查肾及肾上腺前也需要在检查前30分钟口服温水;
④预先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训练患者平静均匀呼吸并在扫描时屏气(听扫描时的语言提示及看扫描机架上指示灯),特别要根据具体检查部位强调螺旋扫描时屏气时长。
2.对于急诊患者是否需要做上述准备则视情况而定,对于临床禁食(如急性胰腺炎)、怀疑肠穿孔或昏迷患者可以不用口服对比剂,同时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扫描。
3.需增强扫描的患者,请患者及家属在使用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无需碘过敏试验,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4.不配合的患者或5岁以下患者使用镇静剂,通常采用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须由有相关资质人员按规范使用。
5.检查的其他常规准备,如移去检查部位金属(物品)和对CT扫描检查产生影响的物品。
(二)腹部CT扫描常规应用技术概述
1.体位通常为仰卧位,特殊情况下加扫其他体位,如左侧位、右侧位及俯卧位,以利于病变显示或明确是否有病变存在。
2.扫描范围,先扫腹部定位片,根据检查要求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部位和范围。扫描范围应包括检查脏器的上缘和下缘,对肿瘤分期、并发症者或为了解病因应扩大扫描范围。
①肝:通常从膈顶扫至肝右叶下缘。
②胰腺:通常自肝门扫至肾门平面,但胰腺癌的扫描上缘应至膈顶,下缘应视淋巴结转移范围而定,一般应扫至肾下极平面。急性胰腺炎上缘包括下胸部有助于观察有无胸腔积液。
③肾上腺:一般自第11胸椎椎体扫描至左肾门平面,但临床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未发现病变时,应扫描全腹部(包括盆腔),甚至还需行纵隔扫描。
3.较大脏器如肝、肾、脾通常采用层厚5mm扫描,疑为小病灶在可疑病灶处用层厚1~3mm薄层扫描或重建,较小脏器如胰、肾上腺采用层厚为1~3mm薄层扫描。
4.不同脏器窗技术、不同背景使用的窗宽(windows width,WW)、窗位(windows level,WL)有所不同,一般窗宽为200~250HU,窗位应与所观察脏器的CT值相接近。观察肝或较消瘦患者的其他脏器宜采用窄窗技术,有些部位的病灶如胰腺采用两种窗位观察。增强扫描的窗位应比平扫时增加10~20HU。
常用参数:
①肝:WW为180~200 HU,WL为45~60 HU;
②胰腺:观察胰腺实质采用WW为180~200 HU,WL为40~50 HU,观察胰腺周围结构采用WW为250~400 HU,WL为10~50 HU。
③肾上腺:WW为250~400HU,WL为0~30HU;
④外伤患者为了观察有无骨折应采用骨圆位,WW为1500~2000 HU,WL为400~500 HU。
5.扫描方式常采用常规螺旋扫描、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增强扫描常用的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明系统及泌尿系统结石而不怀疑癌肿者可只行平扫。增强扫描方法见各脏器CT扫描技术。采用普通CT扫描肝海绵状血管瘤时,国内李果珍提出的“两快一长”技术很有意义,即快速注射、快速扫描及延迟扫描。鉴别诊断困难的病灶还可采用团注法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即在病灶的中心层面第1分钟扫2~3次,然后分别在第2分钟至第3分钟每分钟各扫一层,直至病灶充盈对比剂。
本文摘自《CT读片指南》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CT读片指南》实体书(附赠主编签名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