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PICC置管的血管要求及穿刺部位的选择|【浙一经验】实战PICC①

2023-08-0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原创
浙一经验:8天实战PICC置管

kv.png

临床上,大量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输入化疗药物、血液制品和高浓度液体,很多药物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临床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药物外渗等原因导致的皮肤组织溃烂,堪称血液临床的一大“利器”。


为规范PICC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爱云主任护师团队特别策划“实战PICC”体系化培训,通过8个话题的分享,深入浅出讲解PICC置管相关技术及临床应用经验,期待帮助到大家的临床工作。


PICC置管的血管要求

穿刺部位的选择

本期话题


本期导读

血液肿瘤患者需要长期反复静脉给药,且治疗方案中通常包含发疱性药物(外渗时会引起组织溃烂坏死),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处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常规化疗、干细胞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等选择合适的中期或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同时还应在满足治疗需求前提下,为患者选择外径最小、管腔数量最少、创伤最小的静脉输液装置。


临床常用的导管有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输液港和Hickman等,其中PICC是使用率最高的静脉通路。


本期内容将为大家介绍在为患者置入PICC时,我们是如何去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的?


PICC置管的血管选择


上肢静脉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其次选择肱静脉。


使用超声评估并进行穿刺,超声下显示的最佳静脉表现为单个、直径最大、有弹性、内膜清晰,周边无动脉与神经。


对于超声显示内膜边缘不清、不易被压瘪、易滑动、固定性差的静脉应避免或慎选穿刺,穿刺时避开静脉瓣、神经及动脉。


同时使用超声对血管直径进行评估,根据拟置管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建议导管外径与置管静脉内径比值≤0.45(即放置4Fr的PICC导管对于血管直径的要求在2.96 mm以上),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穿刺部位的选择


首选上臂中段。具体可使用ZIM法(见下图),即测量肱骨内上髁到腋下的距离,将测量长度平均分为3等份,上臂中段1/3的上1/2即绿色区域为最佳穿刺部位。


day1 图1 ZIM法选择最佳穿刺部位.png

图  ZIM法选择最佳穿刺部位


一般该穿刺部位皮肤平坦,固定导管的贴膜位于上臂中段,活动肩关节、肘关节时无牵拉等不适,导管相对固定,可减少导管随着肩关节、肘关节活动摩擦血管内膜而致机械性静脉炎、渗液,并可避免肘窝、腋窝的汗液刺激引起置管区的不适,减轻患者手臂活动顾虑,增加患者手臂活动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对置管的舒适体验。


如若淋巴瘤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上腔静脉受阻时,可选择下肢置入PICC,穿刺点选择大腿中部。PICC穿刺部位必须皮肤完整、无感染灶。



 一句话总结

合适的部位+理想的血管+可视化技术=安全的生命之路。



 下期话题预告

PICC日常换药注意事项,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image.png


- 本期完 -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海报1 拷贝.png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团队介绍.png



精选话题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北大血研所经验

看这篇就够了!他克莫司用药的 4 项注意事项及 6 条个体化用药经验

CML疾病危险度及其他预后评估因素

各种TKI药物的特点及选择原则

镰状细胞贫血的诊断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



更多推荐

铁剂应用的五问五答

中国之声|姜尔烈教授团队:对于早期达MRD阴性患者,自体移植不劣于异基因移植

一文掌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要点

应对TKI不良反应的12条实用策略

白细胞、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这例的诊断应该是……?

太全了!一文详解血小板减少

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前,需要搞清楚的3个核心问题

静脉血栓栓塞症

TKI的减量与停药


订阅血液频道1-1.3.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