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科学吃零食!关键把握这 4 招

2022-08-15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合理膳食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  吴艳
审核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教授 于康


哇,又一个热闹的暑假!但是,许多小朋友都有个让父母头疼的问题:“零食深度中毒

那碗泡面的香味

那颗甜甜的果冻

巧克力派的拥抱

 棒棒糖的诱惑……

全都是小朋友的最爱!


尽管爸妈多次强调:“不可以吃太多零食!”


可对小朋友来说,依然没用。


那到底能不能健康与放心同在呢?答案是:

01
孩子真该对零食说“不”吗


当然不是


所谓零食,并不单指上面所提到的各种甜饮料、油炸小食品、膨化食品。


零食指的是非正餐时间吃的各种食物或饮料。


它只是吃的时间不是正餐时间,吃的量不如正餐多,但不一定就是油炸或高盐高糖、含有各类添加剂的“垃圾食品”,牛奶、蔬果、坚果、煮蛋等也可以当零食


那孩子们到底该不该吃零食?答案是肯定的:该吃!



孩子们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上学后消耗会大大增加,但他们的胃容量小,一次摄取的食物量不宜过多,因此需要加餐,额外补充能量和微量元素。


只要在坚持每日总量不超标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零食的种类、数量与吃零食的时间,就可以既满足味蕾的渴望,又能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


在三餐之外再加一到两顿点心,这样的一日多餐对孩子们来说远胜于一日三餐。

02
选择健康零食的必备技能

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

儿童时期形成的食物口味偏好,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一旦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将来很难纠正,并且贻害终身。


健康零食首选天然、新鲜的食物,但如果实在是难以抵挡速食零食的诱惑,就应选择低糖、低盐、低脂产品。


这些产品的营养标签最好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无脂食物:脂肪含量≤0.5克/100克(或毫升)

低脂食物:脂肪含量固体≤3克/100克,液体≤1.5克/100毫升

低糖食物:食品含糖≤5克/100克(或毫升)低钠食物:食品含钠≤120毫克/100克(或毫升)(1克盐含钠约4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营养标签标注的是100克该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而有些可能是每份(如15克)该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家长们一定要看仔细,不要被误导。


除了营养成分表之外,配料表也要仔细看。


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比如,配料表中只有鲜牛奶,说明这是100%的纯牛奶,而如果水、白砂糖紧随其后,代表这是被稀释的牛奶。对于那些配料表最后出现的看不懂的各种成分,则应尽量要少,尤其是各种添加剂。

03
选对吃零食的时间

1
正餐为主,零食少量

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

第一,零食难以做到像正餐那样营养均衡,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需要。

第二,应当培养孩子合理的三餐饮食习惯,少吃零食。

第三,保证正餐尤其是早餐的数量和质量,才不至于孩子胡乱用零食充饥。

2
课间或者正餐之间适当加餐

学龄儿童身体代谢旺盛,为防止因饥饿影响学习和运动,在两餐间吃点零食“垫饥”,不仅能为身体提供能量,让人精力充沛,还能防止午餐、晚餐吃得过多。

3

保持口腔卫生

淀粉含量高的零食容易在牙齿上留下残渣,要鼓励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和吃食物后漱口的卫生习惯,以免形成蛀牙。

4

吃零食要专心

在孩子看电视或者其他休闲娱乐的过程中,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因为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地摄入过量,久而久之引起肥胖。


04
父母必备零食管理能力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多半不足,想要合理吃零食,父母们的零食管理能力尤其重要,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合理引导

对孩子吃零食的种类和行为不能单纯约束。可以与孩子商量具体的零食规划,让他们参与选择健康种类的零食,每次购买后与孩子约定好吃零食的时间和量。让他们有参与感,有责任感,有助于养成健康的零食习惯。


鼓励分享

让孩子将零食与其他小朋友或家人分享。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还能控制孩子摄入零食的量。


自己动手DIY

在家自制零食,从原料到做法都可以自己全权掌控,既能保证食材新鲜,又能很好地控制油盐等调味料。在DIY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一同享受学习烹饪的乐趣。


Tips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整理的零食分级提示


低脂、低糖、高营养,可作为常备零食每天食用。

  • 蔬果、无糖蔬果干:草莓、香蕉、葡萄干、地瓜干等。

  • 健康粗粮:低脂粗粮饼干、煮玉米、蒸或烤红薯等。

  • 牛奶制品:纯鲜牛奶、原味酸奶。


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的高营养零食可适当食用。

  • 烘焙谷物、饼干等。

  • 坚果类:花生、核桃、瓜子等。

  • 肉蛋类:牛肉干、猪肉脯、肉松等。

  • 奶饮料、奶油制品、奶片、鲜奶冰激凌等。


高盐、高糖、高脂肪,低营养的零食少吃或不吃。

  • 油炸、膨化谷物:方便面、薯片、虾条等。

  • 炸肉类:炸鸡块、鸡米花。

  • 碳酸饮料、甜饮料等。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策划:吴卫红 谭嘉

END





推荐阅读

☞ 孩子缺锌的7大表现,别疏忽了!

☞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5招减轻痛苦

☞ 孩子肚子疼,哪些情况要警惕阑尾炎?

☞ 儿童镇咳,药不能乱用!

☞ 实用经验!小儿退热药物的选择

☞ 【婴幼儿急救技能19】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个家长都应该掌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