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1年9月10日,由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多学科诊疗专委会、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委会联合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称“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专业质控中心、江苏省肿瘤化疗中心合力承办的“第七届江苏中青年肿瘤菁英紫金论坛暨第三届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年会”在线上顺利开幕。
本报记者特将刚刚结束的“MDT骨健康巡讲启动会”的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而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更是常见且危急。本届会议将就骨转移癌的特点、诊断、治疗等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剖析和解读,旨在引起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关注,同时,通过梳理相关知识,拓展同道医生的诊疗视野,呼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共同为肿瘤患者带去更多福音。
大会主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海涛教授为大会致辞。他指出,规范化一直是临床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准则,江苏省医师协会多学科诊疗专委会成立的初衷,即为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为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方案。骨相关不良事件(SREs)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现象,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除接受原发疾病治疗外,还需接受骨改良药物的同期治疗。本次会议就此展开,内容丰富,将有多位专家参加MDT交流,相信与会嘉宾必将不虚此行。
大会执行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肿瘤治疗,尤其是肺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骨转移癌相关不良事件让无数患者处于痛苦之中,但其治疗仍未被重视。除手术治疗外,放疗等其他方式应如何治疗?肿瘤领域内,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不同科室如何看待和应对骨转移癌?本次会议,多学科专家将各抒己见,碰撞思维,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周到的治疗方案。
随后,线上观看了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骨健康巡讲启动视频。
Session 1:博采众长,盘点骨转移癌可用之方
大会上半部分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艳宏教授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正祥教授共同主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周光新教授就骨转移癌骨改良药与手术治疗的现状问题做了系统梳理。恶性肿瘤中骨转移癌发生率高、患者生存期短,周教授从骨转移癌的疾病现状、骨改良药的种类及发展、手术治疗三个方面阐释了骨转移癌的相关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癌的介绍,周教授指出骨转移癌的治疗原则包括预防与治疗骨相关事件(SREs),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良生活质量、控制肿瘤进展以及延长生存期。随后,他介绍了骨相关事件的概念变化、多种骨改良药的品类、使用时机及相关的重要研究内容。最后,周教授强调了骨转移癌外科干预的地位,同时强调了术前综合评估和联合其他方式的重要性,并结合多个病例介绍了不同部位的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力元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在实体瘤骨转移治疗中的探索——布拉格治疗。张教授分享了运用布拉格治疗方案治疗多个病例,包括头颈部肿瘤骨转移难治病例、难治性鼻咽癌骨转移病例、肺癌骨转移病例、宫颈癌难治病例、贲门癌骨转移难治病例等。通过布拉格治疗方案,多例难治性骨转移癌患者的非照射病灶出现稳定甚至病灶缩小,无进展生存(PFS)期获益、总生存(OS)期获益都明显增加,患者生活质量较前更高。他表示,布拉格治疗是利用了免疫治疗的放射增敏效应,灵感来源于一项运用大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多发性转移实体瘤的前瞻性单臂研究结果,通过对骨转移病灶的合适部位进行合适强度的照射,暴露更多抗原,进而呈递到淋巴结。最后,张教授展望了未来布拉格治疗的研究方向,分享了有关临床研究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武渊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刘永萍教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邱志远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琦教授对上半场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Session 2:规范统筹,展望骨健康可塑未来
大会下半部分由徐州市中心医院殷海涛教授与徐州市肿瘤医院赵鸿鹰教授联袂主持。
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建峰教授阐述了有关实体瘤骨转移规范化治疗策略的相关事项。他表示,SREs是实体瘤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6%~64%,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事件,因此,积极给予骨改良药物可显著降低SREs风险。紧接着,通过盘点骨改良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从药物机制、半衰期长短等方面比较既往的双膦酸盐与新兴的地舒单抗的异同点,他指出,地舒单抗是实体瘤骨转移骨改良药的新选择,与唑来膦酸相比,其可显著延迟首次SRE发生的时间,并细数了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推荐意见。最后,吴教授强调了规范治疗理念的重要性,总结了“尽早、规范、全程“的六字准则,呼吁肿瘤医生在患者骨转移确诊后立即开始使用骨改良药物,保证长期、稳定、规律的使用频率,以维持最佳稳态血液浓度和更优疗效。
无锡市人民医院许隽颖教授则以《肺癌骨转移在靶免时代的优化治疗策略探索》为题发表了演说。首先,他指出了约30~40%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并概述了肺癌骨转移及SRE预防的系统治疗策略。多项研究显示,无论驱动基因状态如何,肺癌骨转移患者SRE发生率均较高,需要尽早性靶免系统治疗与BTA联合。许教授指出,RANKL通路与EGFR/KRAS等基因表达存在Cross-Talk机制,对骨转移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患者首选EGFR-TKI治疗,且要与BTA药物配伍。而鉴于含铂双药的高肾毒性,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应首选含铂双药/联合免疫并配伍 BTA药物,如地舒单抗。最后,许教授表示,多项临床前及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地舒单抗可与免疫药物协同增效,更多探索性研究正在进行中,更加喜人的消息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随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陈苏蓉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朱海东教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王德强教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周立莉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孙茜教授共同就下半场内容进行了讨论。
会议最后,马海涛教授总结到,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和交流,相信为各位同道拓展了骨转移癌的诊疗思路,规范了骨转移癌的治疗策略,同时也为患者更优的生活质量和诊疗方案有一定的帮助。最后,马教授对所有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宣布本次会议顺利结束!
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辑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