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学组谈学科发展(下)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4(第二十五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2024-09-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40911094558.png


学组谈学科发展(下)


代华平.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组长

代华平教授


间质性肺疾病学组

加强ILD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提升专病照护能力


间质性肺疾病(ILD)学组围绕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学研究、ILD 病例多学科讨论、远程会诊等方面开展工作,全方位推动ILD诊疗能力提升建设。依托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项目,2022年1月正式启动“ILD规范诊疗体系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发布ILD规范诊疗中心建设标准,以建设发展更多ILD规范诊疗中心,形成示范中心引领,层级推进,形成全国ILD协作网,建立ILD规范诊疗体系与临床研究体系,全面提升我国ILD“促、防、诊、控、治、康”水平。截至2024年5月,全国申报建设单位逾300家,达优秀级别逾100家,覆盖29个省市,全国掀起ILD规范诊疗中心建设高潮。学组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放射学、病理学、风湿免疫病学等领域医生制定并发布《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并将开展以共识宣讲与ILD病例多学科讨论为基础的全国巡讲20余场/年,每月进行1次疑难/罕见/典型ILD病例多中心、多学科讨论及“一路同行·畅达呼吸:ILD多学科诊治名家指导”,从省市城市逐步走到地市县级城市,极大程度普及推广ILD知识和诊疗技术,推进ILD多学科诊疗模式。ILD规范化诊治参访等项目培养了ILD 多学科团队及青年骨干。同时,依托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建立多中心ILD队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队列,进一步促进我国ILD临床规范化诊疗与研究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


2024年是PCCM科规建3.0升级版,聚焦提升专病照护能力,ILD专业组有幸被选为第一批专病照护能力组。我们将按照PCCM科规建要求,不断完善和简化相关流程。未来要继续推进ILD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培养ILD多学科团队,普及推广ILD多学科诊治规范;制定与更新ILD相关诊治指南;同时加强ILD临床研究体系建设与ILD多中心队列研究,绘制疾病临床特征图谱,筛选疾病进展、预后相关临床标志物,以改善临床实践。



梁宗安.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组长

梁宗安教授


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

共同努力,把PCCM做实做强


近年来,在王辰院士及陈荣昌前任主委、瞿介明主委的指导下,PCCM学科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室规范化建设和专科联合体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危重症医疗照护(CC)能力大为提升。但2023—2024年度对PCCM科规建的复审以及对PCCM专培基地的调研显示,PCCM学科在CC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① 医院和科室对PCCM科做CC重视不够,未落实相关政策或未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导致PCCM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ICU,或者主要收治相对轻的危重症患者,如需有创机械通气支持,还是转至重症医学科管理;② 基本条件不足,表现为床位、人员、仪器设备短缺、患者数量少和病种质量低;③ 国家推行限定日剂量(DDD)、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平均住院日考核等政策对ICU不利,医院相关考核指标区别对待重症医学科所属ICU等;④ PCCM专培招收学员少,与待遇、专培结业者前途、各医院用人政策等诸多因素有关;⑤ 专培师资培训不足;⑥ 专培过程管理松懈等。


2024—2025年度,要从认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室运营等方面多管齐下做好相关工作。① 强化学科发展意识,呼吸人须认识到“无CC,不呼吸!”CC必须是PCCM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呼吸医师,必须是PCCM科医师;② PCCM科主任要有担当,睿智地应用行政和技术方法全面落实国家和医院政策,倡导PCCM科和重症医学科发展ICU应一视同仁,给予平等支持;③ 逐步解决专培学员待遇问题,加强PCCM专培过程管理及师资培养工作;④ 逐步全面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⑤ 逐步解决ICU各项不足问题;⑥ 通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中毒症专病能力提升项目以及重症肺炎项目提高呼吸危重症医疗照护能力,以实力赢得学科发展。相信通过PCCM全体同行共同努力,本着协同、融通、开放、独特的学科理念,PCCM学科一定会是大学科、强学科!


翟振国.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副组长

翟振国教授


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

全面推进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全程管理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质量改进、肺血管病介入能力提升以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诊治体系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提高VTE预防率列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目标。为此,学组以“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为核心目标,进一步规范VTE的诊疗行为,推动我国VTE防治能力建设。2023年10月,学组荣获全球血栓领域年度优秀奖,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对我国在VTE防治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由学组倡导启动的肺血管病介入单修正式纳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PCCM)培训体系。学组牵头制定了肺血管介入单修基地的评估标准、内容与目标,同时主导发布了《右心导管操作规程》和《肺动脉造影操作规程》等专家共识,推动了肺血管病介入的行业标准建设。此外,在学组的共同努力下,CTEPH指南正式发布,为我国CTEPH的规范化诊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聚焦重大疾病,提升专病照护质量与能力,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全面启动了PCCM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针对临床的关键问题,项目专业委员会下设3个项目组,即肺栓塞与肺血管病专病能力提升项目组(关注救治)、全国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项目组(强化预防)、肺血管病介入单修项目组(聚焦技术)。学组也会从VTE预防、肺栓塞诊治和慢性血栓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对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照护能力。主要的关键环节包括制定中心建设标准、搭建管理与质控平台,开展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作,最终为我国“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肖毅.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长

肖毅教授


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规范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体系,加强个体化精准治疗实践


在过去的一年中,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主要推进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组织制定多个共识,《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治专家共识》已刊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致白天过度嗜睡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和《神经肌肉疾病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专家共识》已完成待发表。同时,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组织刊发了2期重点号,分别围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中枢和外周化学敏感性、觉醒阈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的上气道扩张肌机制及对策以及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呼吸暂停的适应性伺服通气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未来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任务应着力于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独特的内型、表型特征以及相关合并症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研究推动新一代监测技术与量化指标的整合,实现更准确的诊断和评估,以及新药研究的转化应用;同时,应构建综合性的OSA管理策略。


时国朝.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学组组长

时国朝教授


烟草病学学组

将戒烟控烟融入到日常诊疗工作中


戒烟临床实践 适应吸烟人群特点,开展“在线戒烟”服务,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开展“戒烟工作,医者先行”,倡导医者主动率先远离烟草,积极参与戒烟干预工作,带动身边患者、朋友戒烟。积极创新开展戒烟服务,将戒烟控烟工作融入到日常诊疗工作,在医院HIS系统基础上,设计完成尼古丁成瘾患者随访的APP。


戒烟临床研究 全国戒烟队列研究(CNTCCS)招募了我国七大地理分区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评估我国真实世界的临床戒烟诊疗现状。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与随访,戒烟成功率为21.74%,近75%参与者患有烟草依赖,仅有70%患者设立戒烟日,仅60%患者能获得至少80%的治疗,戒烟药物使用率越高的地区戒烟成功率越高。呼吸系统疾病基因检测自助采样系统(健康自助小屋)多中心研究正在进行中,由大众自行进行咽拭子采样,展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高戒烟意愿与成功率。“评价智能一氧化碳居家监测联合戒烟干预软件戒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学组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论文发表于《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和《免疫网络》(Immune Netw)等权威期刊。


烟草病学教学 持续开展烟草病学教学,近20家医院开设烟草病学课程。


指南共识标准 肖丹教授参与编写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戒烟指南,在国际戒烟领域发出中国声音。王雄彪教授参与地方标准《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制定。


世界无烟日 2024年世界无烟日主题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社会对吸烟危害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健康的认知。


年会安排 本次CTS大会设置了4个烟草病专场,共16个专题发言,16个论文交流,按时完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组稿。


未来工作计划:

① 继续推进“在线戒烟”和“医者先行”活动;

② 推进尼古丁替代疗法临床指南制定;

③ 推进学组更名,将“烟草病学组”更名为“烟草病学与吸烟者健康照护学组”,目前已进入学会审批阶段。


陈良安.pn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组长

陈良安教授


肺癌学组

全面推动肺癌与肺结节项目落地落实


2023—2024年,肺癌学组主要围绕“PCCM规范化建设-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肺癌精准诊疗规范管理千家医院”项目、学术交流、共识制定等方面开展工作。


“PCCM规范化建设-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 在王辰院士的指导下,已经制定了项目的评审方案和培训方案。目前在全国25个省市开展了项目启动和推进会议,使呼吸界同道对项目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即将开展全面申报工作。


“肺癌精准诊疗规范管理千家医院”项目 2023年已经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了17场肺癌的规范化诊疗和肺癌前沿的学术进展报告,与“PCCM规范化建设-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融合对接,极大地推进了肺癌诊疗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学术交流 在本届CTS年会设置了6个肺癌专场,内容涵盖肺结节与肺癌早诊、介入诊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全程管理和共病处理等。中华医学会全国肺癌学术大会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已经成为肺癌领域的品牌会议,极大加强了我国肺癌领域学术交流,促进了肺癌诊治技术研究发展。


共识制定 先后完成了《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难治性肺癌中国专家共识》和《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并即将完成肺癌与间质性肺疾病共病的相关共识,为临床具体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指导。


临床研究 推进肺癌与共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工作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① 全面推进“PCCM规范化建设-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落地,进行申报评审结果认定,开展规范化培训,提升肺结节诊疗能力;

② “肺癌精准诊疗规范管理千家医院”项目与PCCM项目融合,全面提升各级医院的学术水平;

③ 继续推进CTS年会和中华医学会全国肺癌学术大会,在肺癌前沿诊断技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共病全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

④ 完成呼吸学科肺癌诊治能力提升调查,为肺癌PCCM专项和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发展提供依据;

⑤ 按计划组织制定并发布肺癌与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和肺结核共病的共识。


END


来源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