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究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道路交通噪音与心力衰竭(HF)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丹麦女护士队列(年龄44岁以上)的数据,通过Cox回归模型调查了3年平均暴露于空气污染与道路交通噪音和HF之间的关联,并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
根据丹麦国家患者登记中心的数据,HF发生率被定义为队列基线(1993年或1999年)和2014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就诊(住院、门诊或急诊)的HF诊断率。
自1990年以来,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住所直径<2.5 µm的颗粒物和自1970年以来的NO2和道路交通噪音的年平均水平。
在22189名护士中,有484名发生了HF。
研究人员评估了HF与3种污染物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
直径<2.5 µm的颗粒物增加5.1 µg/m3的风险比(HR)为1.17(95%CI为1.01~1.36);
NO2增加8.6 µg/m3的风险比为31.10(95%CI为0.99~1.22);
道路交通噪声增加9.3 dB的风险比为1.12(95%CI为0.99~1.26)。
研究人员观察到,暴露于高浓度3种污染物的个体患HF的风险增加。
然而,共同暴露的效应调整后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既往吸烟和患有高血压的护士与直径<2.5 µm的颗粒物表现出更强的关联(调整效应P<0.05)。
由此可见,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道路交通噪音与HF独立相关。
来源:心血管新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