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事实战|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这么使用可能变成“毒药”

2022-08-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目前解热、镇痛常用药物之一,其疗效确切,口服吸收快,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儿童使用较为安全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在我国,多种西药及中成药物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临床上常用的散利痛、日夜百服宁、白加黑、泰诺林、感冒灵颗粒等,大约有100多个品种,可谓“良药”。然而有时良药也会暗藏“杀机”,如果使用不当,对乙酰氨基酚也可能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毒药”。



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美国食品药与药物管理局(FDA)多次警告,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高危人群包括:①在24 h内服用超过处方规定剂量的患者;②同时服用>1种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药物的患者;③在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药物时,饮用含酒精饮料的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为何会“伤肝”?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揭示了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过程:正常情况下80%~95%的药物在肝脏直接代谢、失活,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药物则易被肝脏代谢,活化为具有毒性的N-乙酰苯醌亚胺(NAQPI)。


事实上,当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正常时,NAQPI完全可以被肝脏的解毒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分解,而不易发生肝损伤。


但是,肝脏作为处理大多数外来药物的重要“加工厂”,能力是有限的,当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NAQPI大量生成,还原性谷胱甘肽耗竭,肝脏就会受损。当肝脏受损且超过了自我修复能力时,肝损伤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所以,正常的用法、用量下的对乙酰氨基酚是“良药”,而大剂量、长时间、不合理地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就会使其成为“毒药”。因而,对乙酰氨基酚“量”的概念至关重要。



对乙酰氨基酚使用误区


误区1 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发热,1 d内自行多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希望借此快速痊愈。


解析 最终此患者发生肝衰竭。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推荐用量不宜>2 g/d,而FDA明确指出,日极限剂量为4 g。


误区2 有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同时使用≥2种的“感冒药”。


解析 使用多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并不科学,这些药物可能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用药,导致摄入过量,引起肝损伤。


误区3 有患者大量饮酒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解析 此时,患者即使服用药物剂量不大,也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因为,乙醇会诱导肝细胞药物代谢酶,加快NAQPI的生成,饮酒服药时,即使药物剂量不大,但短时间内NAQPI即可达到中毒剂量,导致肝损伤。


规范用药要点



患者因对乙酰氨基酚而造成的大多数肝损伤,是由于过量使用而引发的,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医务人员在该药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用药前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清成分,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特别是要留意中成药,事实上多种中成药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不可忽视。


●用药期间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服药不得>4次/d,2次用药间隔需6~8 h,同时患者可适当多饮水,以加快药物代谢。


●用药期间不得饮酒或喝含酒精的饮料,以免增加肝损伤的风险,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退热时严格遵守“38.5℃”的界限,体温<38.5℃时,以物理方法退热,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湿毛巾擦拭或外敷降温等;当体温>38.5℃时,才考虑用药,但连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应>3 d。


●儿童患者应格外注意剂型和剂量,严格根据年龄和体重,按说明书用药。


●未开封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应室温保存(10~30℃),患儿家属应将药物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使用后则应拧紧盖子,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2~8℃),以保证药效。


●一旦服药过量,出现异常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催吐、洗胃,并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来源 基层医界作者 石浩强 



猜你想看



药事实战|哪些人群不宜大剂量使用左氧氟沙星?


这种乙酰氨基酚与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


蒙脱石散的正确打开方式~


药问药答|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行还是不行?


今日学药|美托洛尔用法用量


今日学药|甲钴胺注射液


药学笔记|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及常用处方


医学笔记|洋地黄中毒的识别及防治


今日学药|炉甘石洗剂


医学笔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总结


点赞收藏.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