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膀胱炎多发生在中年女性,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急性期可有发热。
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是非特异性膀胱炎,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特异性膀胱炎常见膀胱结核,现在越来越少见。
膀胱炎根据发病缓急可以分为急性膀胱炎与慢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有尿道区疼痛。
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严重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
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类似,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可以导致患者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
大部分膀胱炎是经尿道的逆行感染所致。因女性尿道短,并与阴道邻近,较男性容易发生膀胱炎。
一些情况下,比如膀胱本身存在病变,如有膀胱结石、异物和留置导尿管时,或存在尿路梗阻及排尿障碍时更易发生非特异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Hunner溃疡)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膀胱炎。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减少,在膀胱底部或三角区有黏膜下出血。
初次检查时不易发现,而在排出膀胱内液体再行充盈时才能看到。
亦可在膀胱顶部见到绒毛状充血,组织学上除可观察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膀胱炎,有显著的肥大细胞浸润外,尚有神经周围的慢性炎性浸润。
本病的病因不明,既无细菌感染亦无病毒或真菌可见。
有人在本病患者血液内查到间质性膀胱炎的抗体,而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亦有人认为本病与慢性肉芽肿病有关,或认为本病是一种神经性病变。
本病用抗菌药物无效,全麻下进行膀胱水扩张可取得暂时的症状缓解。
腺性膀胱炎 膀胱黏膜水肿,其中有腺样结构增生,并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治疗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效果。
化学性膀胱炎 膀胱内化学制剂刺激膀胱黏膜引起严重的膀胱炎。
膀胱上皮发生溃疡。在黏膜固有层的毛细血管扩张,因而发生出血。
严重的可使膀胱黏膜固有层和肌肉纤维化变导致膀胱挛缩和膀胱输尿管回流。这种膀胱炎治疗困难,有时需用膀胱扩大手术和输尿管再植手术。
放射性膀胱炎 膀胱接受放射线治疗一段时间后即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血尿为其主要症状。
目前治疗效果欠佳,泼尼松、维生素E、局部应用硝酸银和福尔马林以及电烧灼均无肯定疗效。出血时虽用双髂内动脉结扎亦不易奏效。
查体时耻骨上区可有不适感觉。通常无腰部压痛。女性如果存在妇科感染容易反复发作。
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及膀胱三角区水肿,整个膀胱呈现片状红肿黏膜,严重者出现黏膜溃疡,有时被渗出物所覆盖。
炎症细胞侵及黏膜及肌层,伴有纤维性变,可以有膀胱弹性降低和容量减少。
膀胱炎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通常要根据尿液细菌培养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
在未取得细菌培养结果情况下,临床医师会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继而根据培养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要持续到尿液检测转为阴性。
●平时多喝水,最好每天达到2 L。
●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不要憋尿。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女性解小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
●男女双方性交前后都要彻底将局部清洗干净,性交前及性交后立刻将膀胱的尿液排清。
●注意避免过度、过量辛辣刺激饮食。
膀胱炎患者久治不愈要考虑除外以下几个方面。
尿道口附近是否有感染病灶存在,如盆腔炎、宫颈炎、尿道旁腺炎、肛周炎,找到病灶后应及时彻底治疗。
做B超、腹平片、泌尿系统上行或下行造影、CT、膀胱镜检查等,看是否有尿路梗阻存在,如结石、肿瘤、膀胱颈狭窄、膀胱颈硬化、前列腺增生、尿道反流等。
经抗生素治疗后疗效仍不佳的患者,应对其他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进行检查,再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有无全身性疾病存在,如糖尿病、结核病、重症肝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结肠炎、肿瘤、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如有则应同时给予治疗。
导尿、尿路器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这些检查容易造成感染。
来源 基层医界 作者 张鑫 李建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