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应用(下)

2022-05-2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非原创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一种,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而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以及影响代谢、血液和造血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何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


糖皮质激素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此外,可使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减少。


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两种情况:


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另外,也可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推荐在无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情况下应用:

1.急性溶血发作或伴溶血危象者首选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

2.慢性疾病、病情较轻者首选口服泼尼松。

3.糖皮质激素治疗3周后,多数患者可取得明显疗效(网织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稳定上升,黄疸明显改善)。疗效不佳者仅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并无益处,应考虑联合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

4.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以3个月内为宜。

5.最小维持量在20 mg/d以上者为糖皮质激素依赖,应考虑联合或换用其他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脾切除术、利妥昔单抗等治疗措施。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 cytopenia, ITP), 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该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首选醋酸泼尼松(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 若停药后复发,重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泼尼松治疗四周仍无效者也应迅速减量直至停 药,维持治疗不宜超过6个月。

2.初治成年患者也可选用地塞米松 40 mg/d,连续4天,若无效可2周后重复,但不能长期使用地塞米松。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起源于T或B前体淋巴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LL的有效药物之一,在治疗各个阶段的化疗方案中都可能会用到,种类主要是泼尼松和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可分为长疗程和短疗程。

2.糖皮质激素一般是与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组成两联或三联方案鞘内注射。

3.因ALL患者本身免疫系统破坏,且还同时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故更易出现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曲霉菌感染,对此应特别注意。


(四)淋巴瘤

淋巴瘤是主要承担机体免疫功能的细胞——淋巴细胞(主要包括B、T和NK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淋巴瘤联合化疗方案有多种,不同方案所用糖皮质激素种类、使用时间、单日(次)剂量及单疗程总剂量均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为主,少数方案使用地塞米松。

2.淋巴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使用多不超过2周,可按规定时间用完即停,无须逐渐减量至停药。但由于淋巴瘤需多个疗程的化疗,仍要注意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副作用。


(五)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特征包括骨髓浆细胞增多、血和(或)尿中存在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终末器官损伤。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糖皮质激素可单独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多数患者糖皮质激素宜联合其他化疗药物。

2.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所用糖皮质激素量虽然较大,但应用时间均短,不必逐渐减量至停用。

3.因反复化疗,且用长效的地塞米松者居多,仍需注意停药反应、感染、骨质疏松等。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即有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骨质病变,需重视双膦酸盐、维生素D和钙剂在本病中的应用。


(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是一种原因不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脏器受累、预后不良的综合征,它们可以统称为CEL/HES。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CEL/HES主要是通过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减轻CEL/HES患者器官受累,并不是治愈 CEL/HES。



(七)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由多种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类型。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受体介导的淋巴细胞杀伤和炎性细胞因子转录阻遏等机制,能抑制免疫应答,是预防和治疗GVHD的主要免疫抑制剂。临床常用药物是甲泼尼龙和泼尼松。如出现复发风险时,应及时减或停用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然在血液系统疾及临床各科应用广泛,但也因其药理作用多而决定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 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因此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 张胤

本文转发自xyb药学时间

看见.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