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评估及治疗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⑦

2023-05-28作者:论坛报沐雨综述
原创

banner (2).png


上期问题答案

Q:对于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如下哪些正确


A:5-羟色胺能药物对强迫症有效,但与其他患者相比,强迫症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

B:5-羟色胺能药物对强迫症无效

C:强迫症的一线治疗药物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

答案:ACD


Day7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史珂

审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渊



要点提示

躯体症状障碍(SSD)指患者有躯体症状,并产生对该躯体症状的过度担心、感觉,或过度的疾病相关行为,导致显著的痛苦或功能受损因对躯体不适显著痛苦,又常否认情绪问题。此类疾病往往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并增加患者的医疗开销。因此,准确识别、评估和治疗SSD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SSD的识别、评估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01

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


(1)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SSD诊断标准

DSM-5对SSD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三条标准。


  • 躯体症状标准:一个或多个的躯体症状,使个体感到痛苦或导致其日常生活受到显著破坏。

  • 心理特征标准:与躯体症状相关的过度的想法、感觉或行为,或与健康相关的过度担心,表现为下列至少一项:对个体症状严重性不相称和持续的想法;有关健康或症状的持续高水平的焦虑;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到这些症状或健康的担心上。

  • 病程标准:尽管任何一个躯体症状可能不会持续存在,但有症状的状态是持续存在的(通常超过6个月) 。

②鉴别诊断

  • 焦虑、抑郁的躯体化症状

焦虑、抑郁通常伴随多种躯体化症状。如患者担心多个事件,不仅仅针对躯体症状及其相关健康问题,符合焦虑诊断,则考虑焦虑伴发的躯体化症状。如患者除躯体化症状外,还存在抑郁的核心症状如情绪低落、快感缺失或兴趣减退,符合抑郁诊断,则考虑抑郁伴发的躯体化症状。


  • 伴躯体化症状的其他精神疾病

如惊恐障碍、转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等,注意鉴别。


  • 伴躯体化症状的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也可出现躯体化症状,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躯体疾病。


  • 共病问题

SSD可以与躯体疾病或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如果既符合SSD,又符合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的诊断标准,应给予两种诊断,因为两者可能都需要治疗。


02
躯体症状障碍的评估



综合医院医生在接诊过程中需要从既往的仅从病理损害的角度去查找病因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重视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因素及其与躯体症状的关系。综合以上情况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1)临床评估


①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个人史及家族史、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症状出现后的功能状态等,分析有无躯体化症状的线索。


②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躯体疾病,躯体化症状可独立存在也可和躯体疾病共病,共病的情况更为常见。既要避免躯体疾病的误诊和漏诊,又要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影响。


③评估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疾病。需循序渐进询问病史,取得患者信任,同时仔细观察其言谈举止和表情。评估患者有无焦虑、抑郁、惊恐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


(2)常用量表


①躯体症状评估量表

  • 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以及躯体症状量表(SSS-8)用于评估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


  • SSD-B标准量表(SSD‐12)用于评估患者心理和行为特征。


②情绪评估量表

  •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用于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需要注意,量表是用来快速筛查和疗效评估,不能用来作为诊断依据。对筛查阳性的患者,需要深入临床访谈以明确是否符合临床诊断。


03
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


任何疾病都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看待,对躯体化症状和SSD患者更是如此。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治疗比单纯药物或单纯心理治疗可更快缓解症状。必要时多学科联合会诊治疗。合并明显抑郁,或有自杀观念的病人,应及时转诊精神科。


(1)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医生应保持积极倾听、共情、支持及适当保证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能信任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需转诊精神心理科时,注意跟患者耐心沟通,否则易引起患者反感甚至医患矛盾。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我国目前治疗SSD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躯体化症状或SSD常伴焦虑、抑郁或失眠等症状,且与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导致躯体症状持续。针对躯体症状的用药是许多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①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是治疗躯体化症状及SSD最常用的药。


②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或抗癫痫药

抗精神病药物可提高疗效、改善SSD患者躯体症状和情绪水平,起到增效作用。抗癫痫药物可改善患者的躯体化症状。


(3)非药物治疗


①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有一定疗效。


②物理治疗

如电休克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针灸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及光照疗法等可辅助治疗。


③自我调节

运动、冥想、瑜伽、太极、放松训练等自我调节,减少心理社会等诱发因素均对改善症状、预防复发等均有帮助。


(4)综合治疗


SSD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给予患者全方位、个体化的治疗比单纯药物或单纯心理治疗可更快缓解症状。


小结
  • 躯体症状障碍的诊断需同时满足躯体症状标准,心理特征标准以及病程标准。


  • 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看待,包括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


专家简介

图片 8.png

作者
史珂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目前已发表SCI论文9篇。

审校
杨渊教授

图片 1.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身医学、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科管理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综合医院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


互动小问题

Q:躯体症状的评估包括哪些方面


A:临床评估

B:躯体症状评估量表

C:情绪评估量表


请在评论区回复

答案明日揭晓


多重学习福利等您拿:

活动页签到4天,免费领取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签到8天,免费领取1年数字报
活动页签到8天,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明日预告

图片 4.png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怎么诊治,用药顺序是什么?明日文章:

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⑧: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一键返回活动页面

banner (1).png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512144508.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牵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癫痫专业组专家撰稿18篇精品干货文章,手把手指导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

→点击进入

2(1).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牵头,程忻教授主编,分享卒中领域最新指南及进展,以前沿视角审视卒中诊疗!

→点击进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