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思维导图回顾上期学习内容!
(点击查看大图)
本期内容黄峻教授将围绕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回答几个问题,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选药吧!
黄峻教授:SGLT-2抑制剂的应用对肾功能的要求较低,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中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大于20 ml/(min·1.73 m2)。大多数心衰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eGFR在30~60 ml/(min·1.73 m2),即存在轻至中度肾损,SGLT-2抑制剂可以使用。
但ACEI和ARB对肾功能有更高要求。肌酐值为18~20 mg/L,一般不建议用或慎用,低于15 mg/L者可以使用。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患者是心衰急性失代偿而出现的肌酐水平升高,随着心衰的治疗,心功能改善,肌酐能够逐渐降低。即患者并非患有CKD,即便肌酐暂时升到25 mg/L,也可以继续应用。用药后观察一周或更长时间,如肌酐水平并未升高或下降,可继续用;如肌酐进一步升高,则不要应用。肌酐水平在20~25 mg/L一般较为安全,如果肌酐超过25 mg/L,一般不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对肾功能没有特别要求,即使肾功能比较差也可应用。
螺内酯对肾功能的要求基本上与RAS抑制剂一致。
除肌酐以外,使用RAS抑制剂和螺内酯时还应注意血钾水平,如果血钾超过5.5 mmol/L,肯定不能使用;在5.0~5.5 mmol/L之间者应慎用,低于5.0 mmol/L可安全使用。
心衰患者电解质管理的专家共识建议,如果血钾>5 mmol/L,RAAS抑制剂和螺内酯都要慎用。因为这两类药物都要长期使用,使用过程中,血钾可能会继续增高,有高血钾的风险。
黄峻教授:透析患者主要是肾功能衰竭,而心衰失代偿后同样会引起肾脏衰竭。透析过程中体内液体大进大出,可能会加重心衰,容易出现心衰的失代偿。另一困难是常用的心衰治疗药物可能不同程度被透析出去,使药物的血浓度水平和疗效难以稳定维持。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处于两难局面。
目前总体上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对于该类患者仍然采用抗心衰的基本治疗,如在病情早期采用利尿剂+“金三角”治疗,但临床上要更加注意监测患者的情况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选择适合患者应用的药物。如能把心衰积极控制好,对透析患者也是有好处的。
黄峻教授:如果透析患者出现心衰,治疗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肾病的治疗,透析患者应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终末期,其治疗应遵循肾内科的相关指南。RAS系统抑制剂类主要是ACEI或ARB,可以使用,而且有效的药物剂量较大,往往高于心衰治疗的剂量。
以依那普利为例,治疗高血压时可能需要10 mg/d(即5mg bid);治疗心衰时,目标剂量为20 mg/d(10mg bid);透析时,剂量可能更大。如果高血压的剂量是1,通常情况下治疗心衰的剂量就是它的两倍,治疗CKD患者的剂量可能到3倍~4倍,这是基本规律。从上面可以看出,CKD合并心衰的治疗,与目前治疗心衰的药物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剂量上的差异。
对于CKD患者,ACEI和ARB肯定都可以使用,他们的上市时间已经很长,并有大量研究证实,已成为基本和重要的治疗药物。
ARNI於2017年在国内上市,2015年在欧美国家上市,使用时间还不长。该药用于高血压的适应证近期在中国获批。无论国内或国外,已有一些研究资料显示,该药对CKD患者有益,并在一些指南和专家共识中也建议用于CKD患者。但尚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另一部分是心衰的治疗,ACEI、ARB、ARNI都可以应用,而且在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的患者中,ARNI疗效优于ACEI和ARB。
透析的CKD患者伴有心衰,无论CKD与心衰发生的先后,都属于心肾综合征,原则上均可应用ACEI或ARB类,也可积极考虑使用ARNI。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RNI的说明书适应证是心衰,未含CKD患者。应以药物说明书作为依据,因为具有法律依据,超出了说明书范畴使用需慎重。如果确需要用于CKD合并心衰的患者,那么在诊疗文件中应强调其应用目的主要是治疗心衰,而非CKD。如果ARNI单独用于无心衰,也不伴难治性高血压的CKD患者,建议要慎重。应请教肾病科专家,决定否可以使用。
ARNI和透析的关系还不太清楚。一般说来,透析会清除ACEI类,而ARB类则因不被清除而不用补充剂量。推测ARNI的情况应与ARB相似。
黄峻教授:反复心衰患者的临床处理是一个难点。心衰如果反复发作,患者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心衰每发作一次,患者病情就加重一次,即使急性失代偿状态经过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患者的病情也回不到原来的程度,也即病情会持续不断的进展。所以在心衰治疗过程中,怎样防止患者反复发生心衰失代偿,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失代偿需要积极防治再住院,预防心衰患者的住院或者再住院是阻止心衰进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如果患者反复发生心衰失代偿,使用利尿剂后体重下降不明显,应该怎么处理?
患者出现反复失代偿一定有液体潴留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其他引起失代偿的原因。
首先,要控制心衰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引发的心衰,单独应用利尿剂无法改善病情,也不能预防再住院或失代偿的再发生,要进行充分的血运重建以消除心衰病因。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衰,则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此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水平,而不是140/90 mmHg,这样心衰进一步进展的可能性就会相应降低。其他病因导致的心衰也要同样对病因进行处理。
其次,要控制失代偿的诱因。冠心病患者每次发生失代偿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冠心病和心肌缺血,有时可能是肺部感染。对新冠感染患者的研究发现,新冠感染可以加重心功能损害,诱发心衰。因此,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应该通过控制感染来预防感染诱发的失代偿。此外,还有其他诱因如房颤,如果房颤控制不好,也会反复出现心衰失代偿,此时可以进行房颤消融治疗。一些诱因可能与心衰病因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无论如何,都应积极处理这些诱因。
再其次,导致心衰患者住院的还可能是其他一些并发症。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除了心衰、心衰的病因、心衰的诱因以外,还可以合并其他疾病包括心血管病和非心血管病,如合并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贫血等。这些合并症也要处理,因为这些合并症也可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使得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变差。
所以不能仅依靠利尿剂来治疗反复发生心衰的患者,利尿剂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利尿剂的使用也不能过度。
针对心衰患者,目前主张应用不超过中等剂量的利尿剂,如袢利尿剂,以呋塞米为例,通常的剂量不要超过每天100 mg,至多80~100 mg即可。在患者有明显液体潴留时应用利尿剂,在尿量增加、出量大于入量的情况下,患者体重会下降。心衰失代偿患者应用利尿剂时,每天的出量可以达到1 kg~1.5 kg,维持数日,患者液体潴留就会明显减轻。特别是有明显水肿的患者,经利尿剂治疗后体重可以下降并达到稳定状态,液体潴留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肺部啰音等,会明显减轻或消失,体重也会稳定,达到“干重”状态。
此时,可以继续使用小剂量利尿剂以维持干重状态。同时积极应用“金三角”药物,调整使用剂量。RAAS抑制剂如ACEI、ARB或沙库巴曲缬沙坦,都应用至目标剂量。β受体阻滞剂也应用至目标剂量或耐受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用到每天20 mg。
如果患者心率明显增快,且为窦性心律,应用“金三角”治疗后仍有症状,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无法递增,此时也可以加用伊伐布雷定来减慢心率,这对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也有好处。
此外,心衰伴轻度肾功能损害很常见。如无慢性肾病(CKD),肾功能损害可能主要由心衰所致(心肾综合征),此时治疗重点仍在心衰,如心衰得到改善,肾功能损害也会减轻,血肌酐水平可降低或恢复正常。有肾功能损害时应选择袢利尿剂,不宜用噻嗪类。
"新四联"药物对肾功能有什么要求?
1.洋地黄类在临床上的应用体现心衰、心房颤动(房颤)、心衰合并房颤。
2.初始用药时,地高辛口服常用剂量为 0.125~0.25 mg/d。
3.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监测:心率和心律、症状和体征、肾功能和电解质、地高辛血药浓度。
4.洋地黄(地高辛)长期使用的时机:根据《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应用利尿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后,仍持续有症状的HFrEF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地高辛,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
合并痛风的心衰病人如何选用“新四联”药物?
使用利尿剂后血尿酸很高如700~800 μmol/L,如何处理?
房颤如何分类与治疗?机制又如何?Nature 新综述来了!(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