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代明院士:我为何“力挺”中医?
人类常见病有4000种,其中90%没有好药物可治。占人类死因1/4的肿瘤很多都是不能治的。医学研究突飞猛进,我们为何还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我们老是在局部发力,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偏差。医学是什么?没人知道。我们可以说医学不是什么——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不是单纯的哲学,它还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可以囊括进医学。从历史来看,医学出现的时间更早。科学只是1500年前部分地球人提出的一个名词,只是天底下千百种方法学中的一种,当然不能用一种方法学的标准来要求所有方法学,包括医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格物致知,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知人扶生。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事物的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它的结果必须是百分之百。医学研究的结果是在0%到100%之间寻找可能性,就是说任何可能性都存在。医学研究的是生命,生命是什么?是物质的特殊功能,有物质才有生命,但有物质不一定有生命,人死了以后所有的物质都存在,请问死的又是什么呢?科学是唯物主义,看到了才算,所以是物质不灭;而医学研究的是功能,回答生死。西医主要研究物质,叫西医科学;中医主要研究功能,和科学不太一样,所以人家说中医不科学。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生命,不能说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其实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但也都不等同于科学。下面我从17个方面跟大家报告一下哪些地方不一样。个体与群体科学研究的个体数据是相同的,所以1+1=2。而医学不一样,一个120斤的人加一个130斤的人等于250,两个人是一样的吗?除了体重方面的考量,还有身高、性别、年龄等。科学引入医学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个体加起来算一个平均数!是不是这样?为了要求医学个体是一样的,比如说做临床试验,一个药品,先要拿准入标准去掉一部分,再用排除标准又去掉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是想让大家都能用。算在一起先是平均数,实在不行叫中位数,还不行叫标准差,仍然不行叫标准物,最后还不行就叫可信度。如果有100个心脏病的人,对其做胸外按压,3-4个人能活,但是不按压绝对一个不活。从3%到0%,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没有P值。也就是说,如果不救是符合科学的,但是违背伦理,如果施救符合伦理却违背科学。同病不同症。同样是感冒,甲为发热,乙为头痛,丙为咳嗽。既然是一种病都开一种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我们得根据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同病不同害。同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按道理应全部根除。可HP可分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前者与胃癌相关,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予根除。而后者在正常人为多见,而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所以HP感染无症状者不应根除。同病不同果。同是乙肝病毒感染,按理皆应抗病毒治疗。但有的可以自动清除,达到自愈;有的终身带毒,但不发病;有的很快发病,且向肝硬化进展,甚至发生肝癌。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治疗应区别对待。同药不同效。同是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用倍他洛克治疗,有人用25mg就见效,但有人用250mg却没效果。因此对高血压,尽管是同一种疾病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大家都在做循证医学,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药品进入一个群体拿到70%的效果好不好?好啊!但其中有30%的不用这个药品也有效,70%减去30%,只有40%有效。另外30%用了也无效。几乎所有的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都是这个结果:1/3吃了有效,1/3不吃也有效,1/3吃了也没效。不吃也有效的糊里糊涂活了,吃了也没效的明明白白地死了。为什么不针对性用药?因为医生不知道对谁有效对谁没效。医学的局限性给骗子带来空间。对有效的30%来说,医生给他们吃了药,骗子没给他们吃药,都有效。对于吃了没效的30%,医生和骗子的作用也一样,谁更强?骗子不给吃药就搞定了60%的患者。陕西有个人说什么病都可以治,有一个晚期肝癌患者,我说你怎么能骗患者,他说我什么时候骗患者了,我说晚期癌症你能治吗,他说你能治吗,我说我治不了,他说我跟你一样。体外与体内体外的表现常常代表着体内的结果。肿瘤细胞系并不能代表肿瘤,有的肿瘤细胞系已经在外面培养了数百代。特别是癌细胞建系时是在人为筛选条件下获得的,即临床患者的癌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活并长期传代成系者仅为20%左右,不是所有患者的癌细胞都可以建系的,这就出现了一个人为筛选问题,因为在体外不能传代的癌症患者患的也是癌,所以这20%的癌细胞系代表性不强,不能代表100%的患者。在药品试验中,体外有效的1万个化合物,引入动物体内有效者只占250个左右,这250个引入人体有效者仅为50个,从动物到人只有20%或10%的结果可以重复,所以要正确看待体外实验包括动物试验的正确性。用科学研究药品,现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最近50年就没有一个好药出现,出现一个好药对重要脏器的毒性就会越大。一个肿瘤患者,吃药能多活两个月。拿来给我治,什么药都不让吃,保证多活4个月!诊断出来如果不告诉患者保证多活8个月!为什么?手术化疗2个月患者就死了。用科学方法研究药品遇到的问题,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吗?什么叫医学方法?就是科学加医学的独特性。第一,从没有药效中找疗效。有药效不一定有疗效,有疗效不一定是药效所为。治疗疾病不是针对一个分子,而是改变一种状态。中医西医都认可治疗感冒的方法,一是多喝热水,二是发汗,喝水和发汗针对的是哪一个分子?治疗感冒最有效的办法可能是让患者去桑拿房,多喝水。第二,从没有药理中找道理。有药理就有道理吗?有道理就是药物所为吗?天下道理千千万万,进入药理才是道理吗?荒唐!比如基因治疗,作为科学是可以,但是拿来治病是不行的,美国花了三年时间,投入16亿美金,发了很多篇论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基因治疗进入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因是根,人家只是为了治病,你总不能把人家的根都改了吧?第三,从老药中找新药。中国花了600亿重大新药创制,结果只有找到20种药。中药不是针对靶点改变肠道病菌达到目的,而是改变环境。把健康人的粪便放到患者的肠道,93%有效。粪便肯定会成为重要的药源,小便更好,因为它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外环境与内环境地球在变化,人要进化,适应环境。但近年变化太快,地震、海啸、禽流感一个比一个厉害,这种变化给人体已经带来极大的挑战,有些局部地区已有1/5的育龄妇女生不出来孩子。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与单细胞生物不一样,单细胞生物就是一个细胞的分子变化,比较简单,调节不了就死亡。人体是由大量细胞共同组成的,每一种或每一类细胞通过发育分化,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各种独特的功能共同组合完成整体的生命功能。有的细胞增强叫进化,有的细胞减弱叫做退化,进化退化共同适应地球的变化。在身体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有一个伟大的朋友,就是Micro—Biota(微生物群),包括肠道细菌、皮肤细菌和肺部细菌。100个基因,它们占99个,我们人类只占1个,我们经常说细菌寄生在我们人体中,细菌或许会说我们寄生在它们之中。人得了病,细菌不一定病,但细菌得病人必然得病。结构与功能科学结构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打不开,要么是钥匙错了,要么是锁错了。而对于医学来讲,没有功能,结构就是没有意义的。同分异构,就是有主构就有α、β、γ等一长串亚结构。在体外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体内是一把锁需要好多把钥匙来开。同构异功,一种结构同时具有多种功能,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比如糖皮质激素既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调节糖脂代谢和水盐平衡等多种作用。同功异构,一种功能可由不同结构来实现,如升高血糖,相对应的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具体由谁执行,或由哪几个来执行,取决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局部与整体多个局部加起来就是一个整体,这是物理学的说法,医学是多个局部加在一起不等于人体,因为有生命的整体才叫人体,否则只能叫尸体。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带来的恶果是,不仅患者去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医生自己病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再这样发展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写了一本书,叫《整合眼科学》,我是主审。我为什么能主审?告诉大家,眼科疾病只有15%是眼科引起的,眼科医生只会治眼病,也就是说15%在治100%的病。事实上,全身很多部分都能引发眼睛的疾病,比如心率失常、肝脏病等。微观与宏观科学导向微观与宏观,想找到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本身。但是最近百年来的肿瘤研究,开始用整体,然后找分子,游离在分子中间,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花了大量的钱,查了大量的基因,但是肿瘤原装未动,有的发病率还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游离在分子之间。肿瘤是细胞病,有肿瘤一定是有肿瘤细胞,但分子绝对不是这样。关于胃癌的分子有这么多。如果有一个最重要的,其他就可以不要了吗?我不是反对SCI研究,本人在国外发表570多篇论文。我自问一下,这么多东西哪一个是管用的?我当医生当到了63岁,原来觉得什么病都能治,而现在,什么病都治不了。这就是现状。所以,我写了一首诗:分子复分子,分子何其多,哪个更管用,谁也不好说。国内外已发现众多胃癌相关分子,就相当于一个人很多根须,根负责树的生长,如果把所有的根都切了,肿瘤当然不再生长了,而人也死了。静态与动态科学是静态,医学是动态。上世纪感染性疾病高发,现在是肿瘤高峰。患者经常说,你能把我治好吗?你能治,我砸锅卖铁治,治不了就告诉我,我就回家,省得浪费钱。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不出现某种情况你就活了,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你就死了。细想一下,其实双方都是对的,患者是用科学态度去问科学问题,医生是用医学态度回答医学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科学是对的,但对医学来说,不全。检验实践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时间,时间是检验标准的标准之一。一个患者来医院用抗生素治好了,三个月后还是这个患者来医院还是用抗生素,有可能就死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科学要求必然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医学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病因千奇百怪,病态千形万状,病征千变万化,治病千方百计。我们老是出现意外,而科学没有意外。不该发生的发生了,医学叫意外。最高水平的医生就是能够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生理与心理科学讲究生理,医学讲究心理。一位科学家,研究性心理,我说你研究不出来,一个性活动有多少心理啊,涉及到多少分子。我说研究苍蝇比较简单,苍蝇的性分子人不一定有,即使有也不一定会发生行为。两个苍蝇在众目睽睽中,想干啥就干啥。而两个人,隔音不好都会影响两个人的重大决策。客观与主观科学研究客观,医学研究主观,主动观察,主动认识问题。肿瘤可以自己好,有的活十年、二十年没问题,有一个老太太十几年前得了乳腺癌,我说你回家吃好的,昨天又来了,我说你是谁,就是十几年前治好的那个乳腺癌患者。当然也有人过于主观,有一个院士,癌变转移30%,治疗之后一切没问题。他回去第3天就给我打电话,说随访还剩362天,你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又过了十天,打电话说还有355天,你觉得我的病因是什么。我说老兄你这样不行啊,会想出一个癌的。大家不相信?告诉你右脚大拇指有个癌变,你注意下,天天注意,三个月之后保证长出来几个东西。这就是神经高度集中导致的增生。数据与事实科学讲究数据,医学讲究事实,事实是若干数据综合得出的结果,一个数据代表不了事实。比如说我们研究数据,一个事物有正面和反面,光说正面就是片面,正面多了就变成了事实。中国CDC研究700万例的数据,最后被广州妇幼保健院用70例给否了。所以说,数据要看是从什么地方取得的。一个人有成千上万的细胞,一个细胞有成千上万的分子,一天有成千上万秒在不断发生变化,三个数乘起来最后除以1,结果是无穷大。我做了一首诗:数据复数据,数据何其多,哪个更真实,谁也不好说。证据与经验科学讲究证据,医学靠的是经验,经验大于数据。公安局讲究用证据破案,错了!更厉害是老公安的经验。他一进来说有两个小偷,咋看出来的?他说小偷看人不一样,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么看,一种是小偷,一种是偷偷爱上你了。证据能说明经验吗?医生的经验是一辈子的。年轻人要想当好医生,一定要跟自己的老师摸爬滚打,当院长的一定要这样要求学生。循证医学求证据,但不能说是经验。科学与伦理科学什么都可以做,医学不是这样,要受到伦理的要求,讲人道主义。科学家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保护自己,杀伤别人,把别人命都革了,细菌战就是这样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医学是没有国界的,医学家也应该没有国界。理论与实践科学讲究理论,医学讲究实践。一个实践包括若干个理论,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大量的实践不一定有理论指导,哪有一个理论只指挥一个实践呢?科学家讲究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科学不准抄袭,而医学主要靠模仿。怎么模仿?做手术不是模仿吗?医学可能会承认第20,虽然没有创新,但是治疗疾病就是创新。比如我是消化科专业,20个先进技术我掌握了19个,我能保证死亡率不超过3%,有人是0.3%,也有人是8%,而如果按照科学家的标准要求医生,只承认第一,将来或许就没有医生了。科学的研究结果要马上出结论,无论结论重不重要;医学的研究结果出结论主要看结局,如果结局不好,就是一片浮云。用人文打开科学之门要说医学不是科学,对不起我没这么说过。如果说医学就是科学,我也不同意。医学不属于科学范畴,但是医学比科学还要重要。五四运动以后,我们把“赛先生”引进来,当成了精神帽子,什么东西往里面一戴就成了至高无上,绝对正确,顺理成章。一切正确的就是科学,不正确的就不是科学。科学引入以后,我们就用科学的格式刷来刷医学,用科学的原理解释医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用科学的标准要求医学,用科学的规律传承医学,通过格式刷刷掉的是人的本性和特性,只剩下医学的科学主义和科学化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因曼说:“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待人文的引领。”第一,用科学理论帮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包括转化医学。大量的科学数据能进行临床应用吗,尽管提出了很多年,可收效缓慢。第二,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束缚医学。第三,用科学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之取代医生。现在“互联网+”很热,患者来了,对着计算机看看就完了,没那么简单!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买,就是治疗疾病不能。“互联网+医学服务”是可以的,“互联网+医学行为”绝对错。来了一个人你帮他挂挂号、读读片,弄点知识传播是可以的。来了5个患者在我面前,我还不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直接对着电脑诊治,不出事才怪呢!第四,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用之以偏概全。指南是准入标准,指南年年在变,已经变了十几版了。为什么?第一版死那么多人谁负责?集体犯罪吗?用科学的思维来做医学要出很大的问题。还有,中国的指南10%是中国的数据,90%抄国外,不出事才怪!比如肿瘤,有一千个肿瘤患者,有一千种抗癌药,每一种从科学上讲都是有效的,不可能一个人吃一千种药,也不可能一种药治千百个患者吧。大力提倡整合医学科学,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医学是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两个是两列不同的列车,最终是要为人类利益服务。但由于车型不一样,轨道不一样,要各走各的路,在某些地方上可以会合,但是马上要回到自己的铁轨上,否则就要撞车和翻车。科学和医学相当于降落伞和跳伞的关系,降落伞是科学,打开越大越好,但是怎么实现平安着陆呢?一定要抓住合适的点,否则全部抓住或者只抓住一点都会摔死。降落伞的十几根绳子就是我讲的十几种关系,如果你搞一根绳子那叫科学,如果你搞十几根那叫医学,医学比科学复杂到什么程度!整合医学,就是要把数据和证据变成事实,要把认识和共识变成经验,在事实和经验的层次反复实践就叫整合医学。科学来源于自然哲学,科学进入医学后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产生了畸变,要回归本原,再来一次革命。我之所以做这个报告,第一是提倡整合医学,第二是想让国人知道医学比科学难,应该让所有的科学来支撑大卫生。
2018-03-25 74392 看过 免费 -
张国清:医学院研究生的社会科学教育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攀升。如果任由医疗领域继续不平衡和不充分地发展下去,民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会大打折扣。改善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更好体现中国社会新时代对人的尊重。医学是人学,医学的科学技术性质与人文性质不可分割。虽然它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应该是社会的,是以“人”为目的的。所以医学教育必须格外关注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熏陶。“东西南北中·医学人文教育高峰论坛”旨在推进中国医学人文教育,顺应新时代的呼唤,让医学的另一只翅膀——医学人文更加健康有力。
2018-03-25 50816 看过 免费 -
2018-03-22 433 看过 免费
-
樊代明院士: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人类常见病有4000种,其中90%没有好药物可治。占人类死因1/4的肿瘤很多都是不能治的。医学研究突飞猛进,我们为何还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我们老是在局部发力,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偏差。医学是什么?没人知道。我们可以说医学不是什么——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不是单纯的哲学,它还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可以囊括进医学。从历史来看,医学出现的时间更早。科学只是1500年前部分地球人提出的一个名词,只是天底下千百种方法学中的一种,当然不能用一种方法学的标准来要求所有方法学,包括医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格物致知,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知人扶生。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事物的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它的结果必须是百分之百。医学研究的结果是在0%到100%之间寻找可能性,就是说任何可能性都存在。医学研究的是生命,生命是什么?是物质的特殊功能,有物质才有生命,但有物质不一定有生命,人死了以后所有的物质都存在,请问死的又是什么呢?科学是唯物主义,看到了才算,所以是物质不灭;而医学研究的是功能,回答生死。西医主要研究物质,叫西医科学;中医主要研究功能,和科学不太一样,所以人家说中医不科学。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生命,不能说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其实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但也都不等同于科学。下面我从17个方面跟大家报告一下哪些地方不一样。个体与群体科学研究的个体数据是相同的,所以1+1=2。而医学不一样,一个120斤的人加一个130斤的人等于250,两个人是一样的吗?除了体重方面的考量,还有身高、性别、年龄等。科学引入医学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个体加起来算一个平均数!是不是这样?为了要求医学个体是一样的,比如说做临床试验,一个药品,先要拿准入标准去掉一部分,再用排除标准又去掉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是想让大家都能用。算在一起先是平均数,实在不行叫中位数,还不行叫标准差,仍然不行叫标准物,最后还不行就叫可信度。如果有100个心脏病的人,对其做胸外按压,3-4个人能活,但是不按压绝对一个不活。从3%到0%,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没有P值。也就是说,如果不救是符合科学的,但是违背伦理,如果施救符合伦理却违背科学。同病不同症。同样是感冒,甲为发热,乙为头痛,丙为咳嗽。既然是一种病都开一种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我们得根据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同病不同害。同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按道理应全部根除。可HP可分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前者与胃癌相关,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予根除。而后者在正常人为多见,而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所以HP感染无症状者不应根除。同病不同果。同是乙肝病毒感染,按理皆应抗病毒治疗。但有的可以自动清除,达到自愈;有的终身带毒,但不发病;有的很快发病,且向肝硬化进展,甚至发生肝癌。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治疗应区别对待。同药不同效。同是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用倍他洛克治疗,有人用25mg就见效,但有人用250mg却没效果。因此对高血压,尽管是同一种疾病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大家都在做循证医学,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药品进入一个群体拿到70%的效果好不好?好啊!但其中有30%的不用这个药品也有效,70%减去30%,只有40%有效。另外30%用了也无效。几乎所有的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都是这个结果:1/3吃了有效,1/3不吃也有效,1/3吃了也没效。不吃也有效的糊里糊涂活了,吃了也没效的明明白白地死了。为什么不针对性用药?因为医生不知道对谁有效对谁没效。医学的局限性给骗子带来空间。对有效的30%来说,医生给他们吃了药,骗子没给他们吃药,都有效。对于吃了没效的30%,医生和骗子的作用也一样,谁更强?骗子不给吃药就搞定了60%的患者。陕西有个人说什么病都可以治,有一个晚期肝癌患者,我说你怎么能骗患者,他说我什么时候骗患者了,我说晚期癌症你能治吗,他说你能治吗,我说我治不了,他说我跟你一样。体外与体内体外的表现常常代表着体内的结果。肿瘤细胞系并不能代表肿瘤,有的肿瘤细胞系已经在外面培养了数百代。特别是癌细胞建系时是在人为筛选条件下获得的,即临床患者的癌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活并长期传代成系者仅为20%左右,不是所有患者的癌细胞都可以建系的,这就出现了一个人为筛选问题,因为在体外不能传代的癌症患者患的也是癌,所以这20%的癌细胞系代表性不强,不能代表100%的患者。在药品试验中,体外有效的1万个化合物,引入动物体内有效者只占250个左右,这250个引入人体有效者仅为50个,从动物到人只有20%或10%的结果可以重复,所以要正确看待体外实验包括动物试验的正确性。用科学研究药品,现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最近50年就没有一个好药出现,出现一个好药对重要脏器的毒性就会越大。一个肿瘤患者,吃药能多活两个月。拿来给我治,什么药都不让吃,保证多活4个月!诊断出来如果不告诉患者保证多活8个月!为什么?手术化疗2个月患者就死了。用科学方法研究药品遇到的问题,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吗?什么叫医学方法?就是科学加医学的独特性。第一,从没有药效中找疗效。有药效不一定有疗效,有疗效不一定是药效所为。治疗疾病不是针对一个分子,而是改变一种状态。中医西医都认可治疗感冒的方法,一是多喝热水,二是发汗,喝水和发汗针对的是哪一个分子?治疗感冒最有效的办法可能是让患者去桑拿房,多喝水。第二,从没有药理中找道理。有药理就有道理吗?有道理就是药物所为吗?天下道理千千万万,进入药理才是道理吗?荒唐!比如基因治疗,作为科学是可以,但是拿来治病是不行的,美国花了三年时间,投入16亿美金,发了很多篇论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基因治疗进入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因是根,人家只是为了治病,你总不能把人家的根都改了吧?第三,从老药中找新药。中国花了600亿重大新药创制,结果只有找到20种药。中药不是针对靶点改变肠道病菌达到目的,而是改变环境。把健康人的粪便放到患者的肠道,93%有效。粪便肯定会成为重要的药源,小便更好,因为它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外环境与内环境地球在变化,人要进化,适应环境。但近年变化太快,地震、海啸、禽流感一个比一个厉害,这种变化给人体已经带来极大的挑战,有些局部地区已有1/5的育龄妇女生不出来孩子。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与单细胞生物不一样,单细胞生物就是一个细胞的分子变化,比较简单,调节不了就死亡。人体是由大量细胞共同组成的,每一种或每一类细胞通过发育分化,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各种独特的功能共同组合完成整体的生命功能。有的细胞增强叫进化,有的细胞减弱叫做退化,进化退化共同适应地球的变化。在身体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有一个伟大的朋友,就是Micro—Biota(微生物群),包括肠道细菌、皮肤细菌和肺部细菌。100个基因,它们占99个,我们人类只占1个,我们经常说细菌寄生在我们人体中,细菌或许会说我们寄生在它们之中。人得了病,细菌不一定病,但细菌得病人必然得病。结构与功能科学结构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打不开,要么是钥匙错了,要么是锁错了。而对于医学来讲,没有功能,结构就是没有意义的。同分异构,就是有主构就有α、β、γ等一长串亚结构。在体外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体内是一把锁需要好多把钥匙来开。同构异功,一种结构同时具有多种功能,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比如糖皮质激素既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调节糖脂代谢和水盐平衡等多种作用。同功异构,一种功能可由不同结构来实现,如升高血糖,相对应的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具体由谁执行,或由哪几个来执行,取决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局部与整体多个局部加起来就是一个整体,这是物理学的说法,医学是多个局部加在一起不等于人体,因为有生命的整体才叫人体,否则只能叫尸体。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带来的恶果是,不仅患者去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医生自己病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再这样发展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写了一本书,叫《整合眼科学》,我是主审。我为什么能主审?告诉大家,眼科疾病只有15%是眼科引起的,眼科医生只会治眼病,也就是说15%在治100%的病。事实上,全身很多部分都能引发眼睛的疾病,比如心率失常、肝脏病等。微观与宏观科学导向微观与宏观,想找到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本身。但是最近百年来的肿瘤研究,开始用整体,然后找分子,游离在分子中间,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花了大量的钱,查了大量的基因,但是肿瘤原装未动,有的发病率还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游离在分子之间。肿瘤是细胞病,有肿瘤一定是有肿瘤细胞,但分子绝对不是这样。关于胃癌的分子有这么多。如果有一个最重要的,其他就可以不要了吗?我不是反对SCI研究,本人在国外发表570多篇论文。我自问一下,这么多东西哪一个是管用的?我当医生当到了63岁,原来觉得什么病都能治,而现在,什么病都治不了。这就是现状。所以,我写了一首诗:分子复分子,分子何其多,哪个更管用,谁也不好说。国内外已发现众多胃癌相关分子,就相当于一个人很多根须,根负责树的生长,如果把所有的根都切了,肿瘤当然不再生长了,而人也死了。静态与动态科学是静态,医学是动态。上世纪感染性疾病高发,现在是肿瘤高峰。患者经常说,你能把我治好吗?你能治,我砸锅卖铁治,治不了就告诉我,我就回家,省得浪费钱。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不出现某种情况你就活了,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你就死了。细想一下,其实双方都是对的,患者是用科学态度去问科学问题,医生是用医学态度回答医学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科学是对的,但对医学来说,不全。检验实践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时间,时间是检验标准的标准之一。一个患者来医院用抗生素治好了,三个月后还是这个患者来医院还是用抗生素,有可能就死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科学要求必然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医学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病因千奇百怪,病态千形万状,病征千变万化,治病千方百计。我们老是出现意外,而科学没有意外。不该发生的发生了,医学叫意外。最高水平的医生就是能够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生理与心理科学讲究生理,医学讲究心理。一位科学家,研究性心理,我说你研究不出来,一个性活动有多少心理啊,涉及到多少分子。我说研究苍蝇比较简单,苍蝇的性分子人不一定有,即使有也不一定会发生行为。两个苍蝇在众目睽睽中,想干啥就干啥。而两个人,隔音不好都会影响两个人的重大决策。客观与主观科学研究客观,医学研究主观,主动观察,主动认识问题。肿瘤可以自己好,有的活十年、二十年没问题,有一个老太太十几年前得了乳腺癌,我说你回家吃好的,昨天又来了,我说你是谁,就是十几年前治好的那个乳腺癌患者。当然也有人过于主观,有一个院士,癌变转移30%,治疗之后一切没问题。他回去第3天就给我打电话,说随访还剩362天,你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又过了十天,打电话说还有355天,你觉得我的病因是什么。我说老兄你这样不行啊,会想出一个癌的。大家不相信?告诉你右脚大拇指有个癌变,你注意下,天天注意,三个月之后保证长出来几个东西。这就是神经高度集中导致的增生。数据与事实科学讲究数据,医学讲究事实,事实是若干数据综合得出的结果,一个数据代表不了事实。比如说我们研究数据,一个事物有正面和反面,光说正面就是片面,正面多了就变成了事实。中国CDC研究700万例的数据,最后被广州妇幼保健院用70例给否了。所以说,数据要看是从什么地方取得的。一个人有成千上万的细胞,一个细胞有成千上万的分子,一天有成千上万秒在不断发生变化,三个数乘起来最后除以1,结果是无穷大。我做了一首诗:数据复数据,数据何其多,哪个更真实,谁也不好说。证据与经验科学讲究证据,医学靠的是经验,经验大于数据。公安局讲究用证据破案,错了!更厉害是老公安的经验。他一进来说有两个小偷,咋看出来的?他说小偷看人不一样,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么看,一种是小偷,一种是偷偷爱上你了。证据能说明经验吗?医生的经验是一辈子的。年轻人要想当好医生,一定要跟自己的老师摸爬滚打,当院长的一定要这样要求学生。循证医学求证据,但不能说是经验。科学与伦理科学什么都可以做,医学不是这样,要受到伦理的要求,讲人道主义。科学家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保护自己,杀伤别人,把别人命都革了,细菌战就是这样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医学是没有国界的,医学家也应该没有国界。理论与实践科学讲究理论,医学讲究实践。一个实践包括若干个理论,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大量的实践不一定有理论指导,哪有一个理论只指挥一个实践呢?科学家讲究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科学不准抄袭,而医学主要靠模仿。怎么模仿?做手术不是模仿吗?医学可能会承认第20,虽然没有创新,但是治疗疾病就是创新。比如我是消化科专业,20个先进技术我掌握了19个,我能保证死亡率不超过3%,有人是0.3%,也有人是8%,而如果按照科学家的标准要求医生,只承认第一,将来或许就没有医生了。科学的研究结果要马上出结论,无论结论重不重要;医学的研究结果出结论主要看结局,如果结局不好,就是一片浮云。用人文打开科学之门要说医学不是科学,对不起我没这么说过。如果说医学就是科学,我也不同意。医学不属于科学范畴,但是医学比科学还要重要。五四运动以后,我们把“赛先生”引进来,当成了精神帽子,什么东西往里面一戴就成了至高无上,绝对正确,顺理成章。一切正确的就是科学,不正确的就不是科学。科学引入以后,我们就用科学的格式刷来刷医学,用科学的原理解释医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用科学的标准要求医学,用科学的规律传承医学,通过格式刷刷掉的是人的本性和特性,只剩下医学的科学主义和科学化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因曼说:“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待人文的引领。”第一,用科学理论帮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包括转化医学。大量的科学数据能进行临床应用吗,尽管提出了很多年,可收效缓慢。第二,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束缚医学。第三,用科学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之取代医生。现在“互联网+”很热,患者来了,对着计算机看看就完了,没那么简单!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买,就是治疗疾病不能。“互联网+医学服务”是可以的,“互联网+医学行为”绝对错。来了一个人你帮他挂挂号、读读片,弄点知识传播是可以的。来了5个患者在我面前,我还不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直接对着电脑诊治,不出事才怪呢!第四,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用之以偏概全。指南是准入标准,指南年年在变,已经变了十几版了。为什么?第一版死那么多人谁负责?集体犯罪吗?用科学的思维来做医学要出很大的问题。还有,中国的指南10%是中国的数据,90%抄国外,不出事才怪!比如肿瘤,有一千个肿瘤患者,有一千种抗癌药,每一种从科学上讲都是有效的,不可能一个人吃一千种药,也不可能一种药治千百个患者吧。大力提倡整合医学科学,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医学是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两个是两列不同的列车,最终是要为人类利益服务。但由于车型不一样,轨道不一样,要各走各的路,在某些地方上可以会合,但是马上要回到自己的铁轨上,否则就要撞车和翻车。科学和医学相当于降落伞和跳伞的关系,降落伞是科学,打开越大越好,但是怎么实现平安着陆呢?一定要抓住合适的点,否则全部抓住或者只抓住一点都会摔死。降落伞的十几根绳子就是我讲的十几种关系,如果你搞一根绳子那叫科学,如果你搞十几根那叫医学,医学比科学复杂到什么程度!整合医学,就是要把数据和证据变成事实,要把认识和共识变成经验,在事实和经验的层次反复实践就叫整合医学。科学来源于自然哲学,科学进入医学后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产生了畸变,要回归本原,再来一次革命。我之所以做这个报告,第一是提倡整合医学,第二是想让国人知道医学比科学难,应该让所有的科学来支撑大卫生。
2018-03-18 66696 看过 免费 -
冯占春: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攀升。如果任由医疗领域继续不平衡和不充分地发展下去,民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会大打折扣。改善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更好体现中国社会新时代对人的尊重。医学是人学,医学的科学技术性质与人文性质不可分割。虽然它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应该是社会的,是以“人”为目的的。所以医学教育必须格外关注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熏陶。“东西南北中·医学人文教育高峰论坛”旨在推进中国医学人文教育,顺应新时代的呼唤,让医学的另一只翅膀——医学人文更加健康有力。
2018-03-18 57085 看过 免费 -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做一名好医生,做最受尊敬的人!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做一名好医生,做最受尊敬的人!
2018-03-18 22182 看过 免费 -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医生们请记住,“出来混”是要还的!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医生们请记住,“出来混”是要还的!
2018-03-11 16531 看过 免费 -
王一方:人文医教的思路与价值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攀升。如果任由医疗领域继续不平衡和不充分地发展下去,民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会大打折扣。改善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更好体现中国社会新时代对人的尊重。医学是人学,医学的科学技术性质与人文性质不可分割。虽然它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应该是社会的,是以“人”为目的的。所以医学教育必须格外关注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熏陶。“东西南北中·医学人文教育高峰论坛”旨在推进中国医学人文教育,顺应新时代的呼唤,让医学的另一只翅膀——医学人文更加健康有力。
2018-03-11 51683 看过 免费 -
HIV患者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生了病也不敢让人知道……
我叫宋晓璟,做艾滋病专科护士满7年了。如果你愿意来花时间了解艾滋病专科护士,那真好。如果你愿意花时间来了解艾滋病患者,那更好,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生了病也不敢让人知道,好多时候家人也都不知道。他们就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守着这个秘密,一个人面对疾病的痛苦。现在,接受治疗且健康状况良好的HIV感染患者寿命预期可以到70+岁,对很多人来讲,不被接纳的痛苦比疾病的痛苦大得多。你认为呢?接纳,可以很难,也可以很容易。
2018-03-10 25109 看过 免费 -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谈一谈作为一名医生的“初心”
袁钟教授的人文对话——谈一谈作为一名医生的“初心”
2018-03-04 16568 看过 免费
热门资讯
- Rock Master Dialogue 大师对话:cGVHD 线上诊疗间第十六期精彩来袭!
- Rock Master Dialogue 大师对话:cGVHD 线上诊疗间第十五期精彩来袭!
- Rock Master Dialogue 大师对话:cGVHD 线上诊疗间第十七期精彩来袭!
- Rock Master Dialogue 大师对话:cGVHD 线上诊疗间第十八期精彩来袭!
- Rock Master Dialogue 大师对话:cGVHD 线上诊疗间第十九期精彩来袭!
- 10张图片搞懂肝脏的分段 | 临床干货
- Wiley首席执行官Matt Kissner访问中国:加强中国市场投入,助力中国科研发展
- 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7大评分量表 | 诊疗干货
- 以创新为钥,以患者至上——安斯泰来中国区赵萍总裁专访
- 如何判断早期食管癌的浸润深度?目前常用的IPCL分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