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年龄:66
性别: 女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2P1
主诉:乳腺癌右乳术后7年,纵隔淋巴结转移2年
现病史:乳腺癌IV期,纵隔淋巴结转移
既往史/家族史:无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慢性病容,全身⽪肤⽆⻩染及瘀斑瘀点、肝掌、蜘蛛痣,淋巴结⽆肿⼤,眼睑正常,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染。右侧乳房内侧象限可扪及⼀直径约3*3cm的肿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腹稍膨隆,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尿常规、心电图无异常。
超声:右侧乳腺⽪肤回声清晰,线体回声呈散在光点,分布欠均匀,11点钟腺体边缘处探及大小约25x15mm低弱回声结节,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可⻅点状强回声灶及粗大血管。
CDFI未见明显异常⾎流分布
PET/CT:全身骨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全身骨未见异常。
2012年12月8日因“右乳癌”入院,专科查体:双乳大小对称,未见“酒窝征”,未见皮肤隆起、“橘皮现象”,双乳头位于同一水平上,未见乳头内线、以为或固定,未见如有溢液溢血,双乳质软,右乳外侧可见一6cm手术切口,左乳未扪及明显异常。双侧腋窝及双锁骨上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辅查:外院病检:右乳浸润性乳腺癌。我院切片会诊结果:右乳浸润性乳腺癌。
于2012年12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右乳切除术+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任意皮瓣修复术,术中见:右乳切除,清扫出右侧腋窝及胸大小肌之间数个肿大淋巴结。彻底止血后,予温蒸馏水冲洗切口,创面置二根引流管,关闭创面,手术顺利,术毕安返病房,术后予以止血、补液等对症支持处理。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7分,2级),淋巴结有癌转移(共20/23,其中标本腋窝淋巴结12/14,送检“右侧腋窝淋巴结“7/8,“右胸大小肌间淋巴结1/1”),免疫组化:ER(+,60%)PR(-)HER2(0)P53(+)VRGF(+)CK5/6(-)EGFR(-)E-CADFHERIN(+)Ki67(阳性率30%),免疫表型提示本例乳腺癌分子型:管腔B型。
术后治疗2012年12月18日开始行术后第一次辅助化疗,方案为TEC(多西他赛120mg+表柔比星130mg+环磷酰胺0.8g)。化疗6次,辅以抗过敏、止吐、护胃、保肝、升白等辅助支持治疗,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
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2013.04开始行来曲唑内分泌治疗(末次治疗为2018.01)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影像学CT(2018.01)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复发转移时间:2018.01
CT报告显示:
颅内未见确切异常。右乳缺如。
右肺上叶尖段见斑片影,考虑为炎性病变,不除外放疗后改变。
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大者直径约1.3cm
右肺中叶内侧段条索影。主动脉弓、左冠状动脉壁钙化。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一线内分泌维持治疗至今22个月
复发转移时间:2018.01
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
评价依据:胸部CT 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大者直径约1.3cm
治疗方案:行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剂量为每月给药一次,一次500mg ,首次给药后两周时需要再给予500mg.
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情况
2018.01——至今 氟维司群500mg
2018.06 胸部CT显示: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与前片比较有缩小
2018.09 胸部CT显示: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与前片比较有缩小
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情况
2018.01——至今 氟维司群500mg
2019.09 胸部CT显示: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
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情况
2018.01——至今 氟维司群500mg
2019.03 胸部CT显示: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
2019.06 胸部CT显示:纵隔内见数个淋巴结显示
治疗历程——晚期一线治疗
评价:乳腺癌术后肺转移,单药氟维斯群获益截至目前总时间为22个月,其中2018.01-2018.09共9个月,疗效评价可为PR,从2018.09——2019.09,疗评估为SD,其中PFS获益有待进一步观察。
患者为59岁绝经状态女性,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癌术后 (PT1N3M0) LumialB型;术后予以TEC方案辅助化疗6次;来曲唑内分泌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因内分泌获益时长5年+,为内分泌继发耐药患者,2018.01开始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至今
根据2019年CSCO指南,患者为PT1N3M0,ER阳性,HER-2阴性,有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指征:辅助化疗方案可选择AC-T、Tcb、TC方案,在这里选择TEC方案。
患者为绝经女性,且淋巴结转移癌转移(20/23),术后需口服来曲唑内分泌治疗5年。
患者为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内脏危相。根据2019CSCO指南指出: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适应症中提到:1.初始治疗或复发转移后病理证实为雌激素受体阳性;2.肿瘤进展缓慢;3.无内脏危象的患者,可选择内分泌治疗。此患者术后辅助来曲唑5年。DFS期长,肿瘤进展缓慢,且无内脏危象,故可选择晚期内分泌治疗。
2019CSCO乳腺癌指征推荐AI治疗失败后一级推荐氟维司群。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作用于抑制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他莫昔芬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但仅使AF2失活,而AF1活性依然存在,且有类雌激素作用。
芳香化酶抑制剂阻断雄激素转换成雌激素,并不直接作用于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
氟维司群使雌激素受体上的转录活性区域AF1和AF2均失活,并加速了雌激素受体的降解和功能丧失。是唯一一个结合、阻断并且降解ER的内分泌药物,结合力是三氧苯胺的100倍,对AI耐药的患者依然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