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精准检测动态管理,MDT共定最佳方案

2025-08-02作者:曹正歌资讯

6.25 金句海报.jpg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MDT样板间访谈中,肿瘤内科侯培峰教授、胸外科徐驰教授、放射治疗科陈诚教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系统阐述了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多学科协作模式及脑转移综合治疗策略。

一、耐药机制与精准检测
侯培峰教授指出,靶向药耐药分为靶点依赖性(如EGFR T790M突变)与非依赖性(MET扩增、组织学转化)两类,需通过基线及进展后的动态基因检测明确机制。他强调,初诊时应完善驱动基因检测,进展后优先活检取材,无法取材时可用血液ctDNA替代。检测需覆盖二次突变基因、旁路激活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相关指标(如FGFR、TMB、PD-L1),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
徐驰教授从外科视角解析MDT团队分工:胸外科评估手术可行性,病理科与影像科辅助分期,内科与放疗科制定围术期方案。新辅助治疗需分层管理: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优先靶向治疗,阴性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转化治疗手术标准包括肿瘤缩小>30%、淋巴结短径<1cm,术后需结合病理退缩程度制定辅助方案。
侯培峰教授补充,耐药患者常合并脑转移或器官功能不全,需MDT团队协同决策。例如脑转移患者优先选择血脑屏障穿透性强的三代TKI药物(如劳拉替尼),老年体弱患者则采用低毒靶向药联合小剂量化疗。

三、脑转移综合治疗策略
陈诚教授提出,脑转移治疗需根据负荷与症状个体化决策:症状重者首选手术,可观察者先用三代TKI控制。若药物控制良好可延迟放疗,残留病灶稳定时行局部放疗(1-5个病灶采用立体定向放疗,>10个病灶考虑全脑放疗),兼顾疗效与认知功能保护。
侯培峰教授强调,洛拉替尼对脑转移控制率优异,基线无脑转移患者一线使用五年无颅内进展率达96%,基线脑转移患者颅内缓解率达72%,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全程管理。

本次访谈凸显了动态基因检测、MDT协作及精准放疗在肺癌诊疗中的核心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严谨的决策框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