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多科织网,全程守护
破解NSCLC治疗难题

2025-07-31作者:曹正歌资讯

7.1 北大金句海报.jpg

在近期"MDT样板间"学术活动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翠艳教授、聂立功教授、顾楠教授、李凡教授、王洁教授五位专家,围绕肺癌全病程管理展开深度探讨,系统阐释了多学科协作(MDT)在靶向治疗、毒副反应管理、代谢疾病干预等领域的实践范式。


一、呼吸危重症医学科:靶向治疗全程管理的核心驱动

郭教授强调,呼吸科在肺癌靶向治疗中承担双重角色:

  1. 治疗决策中枢:主导洛拉替尼等三代ALK抑制剂的用药方案制定,需动态评估肿瘤进展与药物敏感性。

  2. 毒副反应管控:针对靶向治疗引发的间质性肺病、皮疹等不良反应,建立分级管理流程。以一例ALK阳性患者为例,通过MDT团队调整激素用量与氧疗方案,成功逆转Ⅲ级肺间质改变。

聂教授进一步提出MDT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1+N"协作模式(1个主责科室+N个参验科室),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病例复盘。

  • 开发在线协作平台,实现病理、影像、药学数据的实时共享,缩短决策周期至24小时内。


二、内分泌科:代谢并发症的精准干预

顾楠教授揭示肺癌治疗中代谢管理的三大原则:

  1. 基线评估优先:治疗前完成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检测,识别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危人群。

  2. 药物相互作用筛查:例如EGFR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时,需监测乳酸酸中毒风险。

  3. 动态调整策略:对靶向治疗后出现空腹血糖≥11.1mmol/L的患者,启动"胰岛素过渡疗法",待病情稳定后切换为SGLT-2抑制剂维持。


三、神经内科:神经系统毒性的早期预警

李凡教授提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三级防控体系:

  • 一级预防:治疗前完成MMSE量表评估,建立认知功能基线。

  • 二级监测:每周期化疗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识别周围神经病变。

  • 三级干预:对出现震颤、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严重病例暂停靶向药物并启动神经电生理评估。


四、心内科:心血管风险的分层管理

王洁教授分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处置流程:

  1. 风险分层:根据LVEF值、cTnI水平划分为低危(LVEF>50%)、中危(LVEF 40%-50%)、高危(LVEF<40%)三级。

  2. 治疗策略

    • 低危患者继续免疫治疗,加用β受体阻滞剂;

    • 中危患者暂停治疗,启动激素冲击疗法;

    • 高危患者转入CCU,联合ECMO支持。


结语
本次研讨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不可替代性。正如聂教授总结:"每个科室都是MDT拼图中的关键一块,唯有系统整合,方能实现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双重获益。"这一实践范式为肿瘤诊疗的精细化、个体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