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跟着“国家队”学常见疾病诊疗
部分不明原因卒中(CS)或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与心脏卵圆孔未闭(PFO)有关,如何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PFO?哪些患者能从导管封堵治疗中获益?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本期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杨静
卵圆孔是胎儿期生理学通道,引导脐静脉血从右房流入左房,维持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大多数人卵圆孔会闭合,若3岁后卵圆孔仍不闭合,遗留裂隙样通道称为PFO,解剖学上成年人PFO的发生率约为25%。
CS或ESUS是指经现代化的各种检查手段广泛评估仍找不到病因的卒中,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PFO相关卒中的发病机理是反常栓塞(见下图)。
发生机理:反常栓塞
右房血栓
经卵圆孔延伸至左房
①17世纪Antonio Maria Valsalva 首先提出并命名,用来检查咽鼓管的通畅程度或排出中耳里的脓液;
②标准的Valsalva动作:先缓慢深吸气,然后屏气的同时做类似于排便的动作,腹部向下用力,持续 10~15s,最后呼气直至平静呼吸,整个动作持续 20~30s
③标准Valsalva动作使胸腔压力增加,肺静脉回心血流减少,继而引起左心充盈减少,E峰值、A峰值减低;
体静脉回流受限,右心房充盈减少;
Valsalva动作结束瞬间右心房压一过性高于左心房压,继而导致卵圆孔开放或变大,实现RLS。
Valsalva动作可以提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诊断PFO的阳性率。
哪些卒中患者需要筛查PFO?临床诊断ESUS者需要进行PFO筛查。
注:腔隙性梗死定义为皮质下梗死灶MRI中最大直径<2 cm(CT < 1.5 cm),位于深部小血管供血区。包括持续性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扑、心脏内血栓、人工心脏瓣膜、心房黏液瘤或其他心脏肿瘤、二尖瓣狭窄、4周内的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30%的心力衰竭、瓣膜赘生物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以下两个图可以帮助判断PFO相关卒中或反常栓塞的可能性。
注:RoPE 评分越高,卒中与 PFO 相关的可能性越大;RoPE 评分 0~3 分,几乎不考虑 PFO为其病因,目前将RoPE 评分>6 分定义为 PFO 相关性卒中。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FO最重要的检查,应联合应用经胸食管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并结合右心声学造影明确诊断。
PFO评价应包括形态学评价(是否高危PFO)和分流评价(是否存在RLS);
大多数情况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PFO处是左向右分流,一些特殊情况下(如Valsalva动作,咳嗽等)右房心力升高,当高于左心房时出现RLS;
TTE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RLS检出率不足25%;
TEE是评价PFO的金标准,可以评价PFO的具体形态;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可更清晰提供PFO处分流的大小和方向等信息,对右向左分流检出率高达95%左右。
TTE评价PFO,第一隔与第二隔“搭错样改变”
TTE评价PFO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可以协助诊断PFO及明确PFO右向左分流情况。
一般应用震荡生理盐水进行右心声学造影(需配合Valsalva动作,Valsalva动作过程中有一过性的右房压力升高,如存在PFO就会出现RLS)。
方法: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切面监测静息状态及Valsalva 动作后左心腔内出现微泡的时间(从右心腔开始出现微泡开始计算)和数量并进行RLS分级。
0 级(无 RLS) :无微泡
1级(少量 RLS): 1~10个微泡/帧
2级(中量 RLS):10~30个微泡/帧
3级(大量 RLS):>30个微泡/帧,或几乎充满微泡,心腔浑浊
无残余微泡干扰,RLS 3个心动周期内考虑心内分流(如PFO),>6个心动周期考虑肺内水平分流(如动静脉瘘),4~6个心动周期间两者皆有可能。
一过性RLS见于心内分流(如PFO),持续性RLS见于考虑肺内分流(如动静脉瘘)。
部分健康人群可以存在生理性的肺循环来源微泡,1~2级肺内分流不建议下诊断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通过TCD栓子监测软件监测到进入脑动脉的微栓子信号常常作为偏头痛及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常规筛查PFO的检查手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RLS,但不能准确定位(心内/心外分流)。
右心声学造影
右向左分流0级
右心声学造影
右向左分流1级
右心声学造影
右向左分流2级
右心声学造影
右向左分流3级
经导管封堵PFO可以减少PFO相关卒中复发的风险,临床上有专门用于PFO的封堵伞。
(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 PFO相关卒中二级预防评估流程
其他可能与PFO有关的疾病
偏头痛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冠脉正常心肌梗死
外周动脉栓塞
减压病
斜卧位呼吸困难——直立性低氧血症
部分CS或ESUS和PFO相关,联合应用TEE、TEE、cTTE、cTCD诊断PFO并在有指征的患者中行经导管封堵治疗,可以减少PFO相关卒中复发的风险。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上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第三位常见急性心血管综合征,也是排位第三的常见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但由于诊断意识不足,急性肺栓塞的误诊漏诊及诊治不规范等现象仍较普遍。明日话题将聚焦急性肺栓塞的诊疗,重点介绍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估与临床诊疗等内容。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明!天!见!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